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六百五十七章 要做就做最大的

  連大市的大老板做事果然利落,第二天就跟許振鳴約談,敲定一鳴集團公司購買連大市重型機械廠的價格和協議條款。

  “什么,你們決定把廠址遷到濱海港口附近?好,我同意。許董,貴集團公司最好也把連大港口機械廠一起兼并了吧。”

  “什么,你們一鳴集團公司要把重型機械廠的原址開發商務廣場和職工住宅區?好,我同意。現在和許董這樣有良心的企業家不多了。”

  “什么,你們拿不出這么多的現金出來?沒關系,我們這邊的企業扶持資金很寬裕。你要貸多少?少于10億元你不要找我,江主任就能搞定。”

  …等等,諸如此類。總之一句話,連大市的團隊為了把一鳴集團公司招商引資到連大市來投資,什么條件都好談。

  既然如此盛情難卻,許振鳴真不好推辭了。他覺決定在連大市貸款30億元,投資一個振華重工集團。

  振華重工集團是由連大重型機械廠、連大港口機械廠、連大傳動機械廠等三大國企,還有五個市內集體制的企業合并而成。

  一鳴集團公司為了兼并這八家單位,一共掏出24億現金。好在是,這些鈔票都是從連大市這邊的銀行貸出來,一鳴集團公司的現金流壓力倒是不大。

  這一番并購下來,振華重工集團公司占地5萬多畝,擁有一個自己的臨海碼頭,還有大片臨海荒地有待于購買和開發。總之,這種硬件條件和發展前景非常不錯。

  7月30日上午9點多鐘,連大市皇冠假日大酒店的二樓大會議室,一鳴集團公司和連大市經濟開發區簽署項目投資的儀式正在舉行。

  這筆投資非常大,據說要超過40億。遼東省的電視臺、連大電視臺等新聞媒體都非常重視。特別是連大電視臺會全程直播,通過衛星把信號發送到全國各地。

  隨著老東北工業區的衰落,很少有企業如同一鳴集團公司這樣,花40億元來投資重型裝備制造企業。是以,今天的簽約儀式就一個特大新聞。

  得到這消息,遼東省的大老板都親自趕來,出席今天的簽約儀式,造成的轟動可想而知。

  作為沈京的一把手,龍老板此時有點酸酸的。他沒答應連大市經濟開發區的要求,卻領著一幫團隊人員正在看電視直播。

  “大家都要做筆記。看看人家連大市經濟開發區是怎么做工作的?他們只用了五天時間,就把40億的大項目落地連大市經濟開發區。你們想想看,40億元的重型裝備項目,可不是電子項目,能解決多少人就業?”

  沈京市的一把手龍老板,臉色鐵青的大吼著。

  按照他的設想,這種大型重型裝備項目,本就就應該落戶沈京市經濟開發區。要不是盛京重型機械廠的張廠長出了問題,煮熟鴨子就不會飛掉。

  “這件事必須要調查,主要責任人必須要受到處罰!”龍老板暴跳如雷的大吼。

  這時,電視屏幕上顯示出許振鳴放大的畫面。他已經完成簽約儀式,正在接受記者們的采訪。

  “許董,請問貴集團公司為何會來我們連大市投資?”姿色一流的女記者,典型的自戀,恨不得許振鳴在電視上猛夸連大市。

  而許振鳴也是這么做的,“連大市是老工業基地,高素質的熟練工人比較多,所以我們集團公司公司經過慎重考慮,才特意落戶連大市。”

  “許董,一鳴集團公司作為國內最大的芯片設計和制造企業,為何要來我們連大市投資重型裝備制造型企業?”

  女記者還是那么自戀,一直在引導許振鳴把連大市的有點說出來。

  而她好像沒做過功課,不知道一鳴集團公司是以智能裝備制造起家的。

  但美女如此提問,顯然有所準備,目的還是要許振鳴夸一夸連大市的團隊和連大市的投資環境而已。

  念及此,許振鳴笑了笑,“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們連大市經濟開發區的優惠政策和工作效率。因為這兩點,我們一鳴集團公司才會在連大市投資一個重型智能裝備制造基地項目。”

  “許董,聽說振華重工集團總投資要超過40億,屬實么?”

  “不!準確的說是48億元。我們振華重工集團準備打造一個全國最大的港口機械制造基地。”

  “哇,全國最大?我們將拭目以待!”美女記者重要接過話語權,對著攝影機鏡頭款款而談。在她的背后,許振鳴的圖案漸漸淡化了。

  電視直播到這一步,肯定是經濟專家在演播室里開始做評論,水一波。

  龍老板對那種水不感興趣,隨手按下遙控器的關機鍵,把電視關掉。

  “同志們,連大市已經走在我們前面,搶到一個48億元的智能重型裝備項目。他們這項目而且還是全國最大的港口機械項目。我們該怎么辦?”龍老板目光犀利的盯著自己的團隊成員,把困難擺在桌面上。

  “報到蘇書.記,我認為咱們條件不能跟連大市相比。他們拿出30億的貸款來吸引一鳴集團公司投資。我們能做到么?”沈京市經濟開發區劉主任苦著臉匯報。

  “肯定沒問題!我們也有企業扶持資金。”龍老板大手一揮就否定劉主任的疑問。他對劉主任的表態很不滿意,決定考慮換一位有沖勁的項目負責人去公關許振鳴。

  “若是有資金,我們可以把盛京重型機械廠和盛京煤機廠打包,一起拿出來改制。”

  “王主任說得對,最好也把盛京機床廠、盛京第三機床廠、盛京友誼機床廠等三家單位拿出來。”

  “這個提議很有建設性。聽說一鳴集團公司承擔了國家五軸聯動數控機床科研項目。他們應該對我們的三家機床廠有興趣。”

  在龍老板虎視眈眈的目光下,團隊成員們立即爆發很大的熱情,出謀劃策。

  經過一番激烈的爭吵和辯論,他們決定拿出兩個重點項目來吸引許振鳴。一個是重型裝備項目,一個是機床項目。

  “王主任,你下面的任務就是立即去連大市,把許振鳴請到沈京市來。劉主任的工作還是負責一鳴集團公司的智能電子產業園項目。”

  會議結束的時候,龍老板根據會議討論的結果,讓大家都行動起來,爭取再把許振鳴的口袋炸干。

  另一邊,許振鳴正在接待連大市重型機械廠的一幫領導干部。他要在離開連大市之前,把振華重工集團的領導班子和企業發展方向確定下來。

  第一個和他見面的是梅廠長。

  梅廠長四十多歲,不到五十歲。他現在已經做出決策,不想離開振華重工集團,準備給許振鳴打工。

  “許董,按照我的級別和年齡,完全可以到連大市的機關單位混一個處級調研員。但那種日子我不想過,想到你的麾下聽令。”梅廠長目光真誠的看著許振鳴,提出要效力的請求。

  此人文化程度高,有在職研究生學歷;素質不錯,是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這種人才若是南下打工,江浙滬一代的機械廠特別歡迎,年薪不會低于十萬元。

  話說在另一個時空,東北老工業基地衰敗以后,江浙滬地區企業里的技術骨干都是從東北來的工程師。

  既然這樣,許振鳴肯定要留住此人。

  “梅廠長,我有兩個問題。第一,你為啥要留在振華重工集團?第二,你認為振華重工集團以后該怎么走?”一念至此,許振鳴當場給梅廠長出面試考題。

  “這…”聽到這話,梅廠長愣神了片刻。

  他稍稍平復內心的波動,然后才說出自己想留下來的理由,“許董,我認為振華重工集團現在的體量,完全可以去魔都股市去走IPO的流程。這才是我留下來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梅廠長的野心很大。

  他告訴許振鳴,振華重工集團第一步是到魔都股市上市;第二步是把港口機械做大做強,最好能做全球最大的船塢、港口吊機、港口裝載機等裝備。只有這樣,振華重工集團才能達到許振鳴說提出的要求。

  他這種理論雖然有欠缺,但不是沒有道理。除了把振華重型集團打包上市的理念跟許振鳴的理念不相符,其他的倒是沒沖突。

  “梅廠長,我們振華重工集團為啥要上市?”想到這些,許振鳴笑嘻嘻的拿出特供小熊貓,給梅廠長散了一支香煙。

  熟悉許振鳴性格的人都知道,他這種動作表示已經認可了梅廠長。

  而梅廠長卻不知道,認為許振鳴還在給他考試。他因此點煙的動作都有些不利索,笨手笨腳的點燃香煙,在搜腸刮肚的組織說辭。

  “許董,振華重工集團若是能上市,可以給我們募集一批資金過來。”

  “我不缺資金,隨時能調動十幾二十億資金!”許振鳴笑道。

  “我們可以發行內部股,把所有職工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事實上,我們重型機械廠的職工素質非常好,每個人都有技術。”

  “嗯…你這條意見倒是有幾分道理。特別是你和邵總工這樣的人才,沒有股份是留不住的。哈哈哈哈…”

  見梅廠長終于說出大實話,許振鳴大笑道。

  按照他的判斷,這位梅廠長就想通過振華重工集團上市來獲得原始股。

  “嘿嘿嘿…”梅廠長被許振鳴點破小心思,一邊吸煙一邊尷尬的笑著。

  這時候,許振鳴很鄭重的表示,梅廠長被他聘用為振華重工集團的總經理,負責企業IPO的流程事宜。

  “謝謝許董的賞識!”聽到這話,梅廠長先是一愣,然后驚喜萬分的跟許振鳴道謝。怎么離開這間辦公室,他都有點不記得了。

  “老邵…老邵,許董有請!”梅廠長正好和邵總工迎面相遇,于是把許振鳴的指令傳達一遍。

  邵總工也是許振鳴主要考察對象。若是可以,許振鳴決定聘用此人擔任常務副總經理,主管振華重工集團的一切事物。

  梅廠長關系網不錯,負責企業的外部聯絡和上市工作;邵總工精通技術業務,正好可以主內。用人就要用他的長處,這就是許振鳴所設想的理想管理團隊。

  但邵總工卻提出一些不同意見。

  “許董,我認為咱們振華重工集團應該三條腿同時走路。一是港口機械,二是起重機械,三是軸承。”在面試的時候,邵總工跟許振鳴推心置腹,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至于港口機械和起重機械這兩大產品,許振鳴是能理解的。

  這兩種重型裝備的系列產品,都是連大重型機械廠的原來的主打產品。但軸承這種產品,好像不是振華重工集團所兼并企業的主要產品呀。

  在遼東半島的瓦房店倒是有一家“瓦軸集團”專門生產軸承的企業。這跟連大重型機械廠有啥關系?

  想到這些,許振鳴目光狐疑的看著邵總工。

  邵總工能猜出許振鳴的想法。

  他捋了捋花白的頭發,笑嘻嘻的告訴許振鳴:“許董,咱們振華重工集團收購的連大傳動機械廠,在瓦房店還有一家聯營小廠。那家小廠就是專門做軸承的集體制企業。”

  “額?還有這種事?”許振鳴頓時有點興趣。

  他面帶微笑的示意邵總工繼續往下介紹,自己卻拿出筆記本開始做記錄。

  邵總工告訴他一個驚人的消息:瓦房店的那家小軸承廠的總工李堯,居然發明了流體軸承技術。但這種技術在國內沒有市場需求,卻只能擱置在那里。

  但這種流體軸承技術,一鳴集團公司卻非常需要。高精度的五軸聯動數控機床或者光刻機的基礎工作臺,就是需要這種流體軸承。

  比方說,米國用空氣軸承來傳動,把五軸數控機床的精度提高一個檔次。德國人也是一樣,同樣是用流體軸承技術來傳動。

  一念至此,許振鳴朝邵總工一揮手,“你這個提議很重要,非常重要。這樣吧邵總,你愿意留下來擔任振華重工集團的常務副總經理么?”

  “許董,你若愿意把振華重工集團打造成兩種產品的最大制造企業,我就會留下來工作。”而這時,邵總工卻給許振鳴提出兩個要求。

  他認為振華重工集團要把室內起重機械做成全國最大的制造型企業,要把港口機械做成全國最大的制造型企業。

  只有這樣,他才會留下來效力。

飛翔鳥中文    大國智能制造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