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六百四十九章 聯合生產法

  “老萬,趕緊帶我去看看你改造的生產線。速度!”許振鳴迫不及待。

  單晶硅光伏電池板的原料生產技術一直都把持在歐洲某些國家,一鳴集團公司若能生產出來,又是填補國內一項空白的好事。

  “好吧。呵呵!”萬寧古臉上的笑容都沒有離開過。他含著笑頭前帶路,領著許振鳴等人來到8英寸硅晶圓第一條線的廠房內。

  這間廠房里的設備已經完成設備就位、安裝工序,工人們正在單機調試設備,看到許振鳴走來也沒停下的意思。

  “小王小宋,你們倆去把裝配工具小車倒運來,這臺設備要重新拆開調試一下。”李全戴著安全帽,指著手中的圖紙給工人們分配任務。

  看到許振鳴走來,李全愣了一下,“你什么時間回來的?”他露出笑容問許振鳴。他們師徒倆有好長時間沒見面,自然要交流一下。

  “許董,萬總設計的這條分流生產線很先進,能節省20的hcl試劑,成本要降低不少。”李全指著面前的這臺化學反應釜,微笑著跟許振鳴介紹。

  硅晶圓工廠使用的hcl、hf等試劑,都是純凈級別的化學產品。目前國內的化工企業生產不了,全部從島國進口。

  總部這邊的情況和江夏一鳴光谷公司一樣,都是被化學原料的問題所困擾。不但如此,鳴芯制造公司的光刻膠,也是從島國進口而來的。

  所有說,島國人一旦掐住化學試劑這一關,一鳴集團公司的生產線也得停擺。

  聽完李全的介紹,許振鳴目光凝重的點點頭。“集團公司準備啟動化學工業園的生產計劃,最近應該會有眉目了。”他跟王寧古保證,一定會解決硅晶圓生產線的后顧之憂。

  就在剛才,許振鳴偷偷算了一筆賬,一鳴集團公司自己生產化學試劑,只要成本不超過島國產品的20,就可以做下去。因為萬寧古這邊能節省20的成本,正好可以抵消自己生產化學原料多出來的成本預算。

  “許董,這條分流生產線和8英寸硅晶圓生產線對接,把提純硅晶圓的下腳料用在這條生產線。一來可以生產單晶硅光伏電池板的原料,二來可以給光纖預制棒提供純凈級別的硅原料。可謂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硅晶圓片需要純凈級別的單晶硅,光纖預制棒需要純凈級別的二氧化硅。這兩種產品放在一起聯合生產,成本自然要簡單很多。

  聽完這番話,許振鳴不禁對萬寧古兩眼相看,“老萬不愧是世界級的材料專家,思路就是好。”

  在另一個時空,萬寧古以米國人的身份得到米國計算機科學界的大獎,被列入名人堂的存在。他所學的專業就是材料學,主攻高分子材料合成技術。曾經在ti、貝爾實驗室等知名公司工作過。

  許振鳴感覺讓萬寧古來擔任硅晶圓生產和研發,都有點大材小用了。可是,他現在還找不出來一位可以替代萬寧古的專家,只能這么做。

  “許董,我們沿著這條管道一直朝前走,就可以看到光纖預制棒的生產線。”這時,黃麗邀請許振鳴去參觀光纖預制棒的生產線。

  但許振鳴還沒跟萬寧古落實好硅晶圓生產線的項目進度,怎能隨意放過老萬。“萬總,你這兩條線什么時間能開工?”他停下腳步問萬寧古。

  “報告許董,8月30日之前,你肯定能看到,我們把自己生產的硅晶圓棒切成硅晶圓片。”萬寧國拍著胸部保證。

  聽到這話,許振鳴才終于放了心。要知道,制作合格單晶硅圓棒的工藝要求比較高,8英寸的直徑是目前生產工藝能做到的極致。

  單硅晶圓棒的生產有點像做麥芽糖一樣,單晶硅沒有結晶的時候,是液體狀態。這時候,從提純爐的頂部剩下一根單晶硅棒在單晶硅的液體里轉動。隨著這跟單晶硅棒的轉動,單晶硅的液體吸附在單晶硅棒上凝固結晶。

  單晶硅棒也越來越粗,直徑完全可以超過8英寸。因為生產技術和工藝問題,超過8英寸以上的部分,晶體結構不合理,單晶硅棒有彎曲度。

  這樣粗預制的單晶硅棒還不能用,需要上磨床打磨外徑。然后上機床切片,得到合格的8英寸硅晶圓片。

  許振鳴雖然不是這發面的專家,但知道硅晶圓的發展趨勢。他握住萬寧古的右手,表情凝重的囑咐,“萬總,按照我的推測,硅晶圓片越做越大,12英寸,16英寸是未來的主流。我們要努力才行吶。”

  “我知道許董。我們團隊的計劃是今年完成8英寸硅晶圓生產線的研發任務。咱們明年再攻關12英寸硅晶圓的生產技術。”

  萬寧古收斂笑容,很正式的跟許振鳴保證:他們有信心走在世界技術的前列,會在米國人和島國人的前面拿出12英寸硅晶圓片。

  聽到這話,許振鳴微笑著點點頭。

  他當場拿出手機,撥通了桂長樹的電話。“桂總,我們集團公司從9月份開始能給你們供應8英寸的硅晶圓片,你可要照顧我們的生意呀。”電話接通以后,許振鳴立即開始推銷產品。

  “你放心,鈔票都已經給你準備好了。”這時,電話里出來桂長樹爽朗的大笑聲。

  他還跟許振鳴開玩笑,讓許振鳴不要按照國際行情價賣8英寸硅晶圓片。

  “你放心吧。到時候,國際上的硅晶圓片會跳水。島國人和米國人肯定會大降價的。我這邊的價格不會跟國際價格同步。只要能保證15的毛利潤,我們就出貨。”

  許振鳴就是擔心老外會用低價傾銷的方法,來擠垮剛剛涉及硅晶圓片生產的一鳴集團公司。他這是提前打預防針,準備跟桂長樹和宋時添把硅晶圓片的銷路確定好。

  “老外就那樣。我心里有數,總部的領導心里也有數。另外,我一會兒再給老宋打個電話,幫你把這事敲定。”這時候,桂長樹在電話里給許振鳴吃下一個定心丸。

  他已經接受了許振鳴的建議,同意長弓集團、花晶芯片公司和一鳴集團公司結盟,共同進退。

  得到這個保證,許振鳴才安心的掛上電話,跟萬寧古道別。不久后,他跟在黃麗和吳天凌的身后來到光纖預制棒的生產車間。

  這條生產線其實也是化工生產線,主要原料是硅晶圓生產線車間的下腳料單晶硅。單晶硅通過熔融、提純、氧化等一系列化學反應,再次變成純凈級的二氧化硅液體。

  用二氧化硅制作光纖預制棒的工藝過程,跟制作單晶硅棒很類似,也是一種逐步結晶的工程。制作好的預制棒是無色、透明的二氧化硅晶體棒。一根預制棒可以拉出幾十公里長的光纖。

  “黃博士、吳博士,這條生產線咱們公司能不能仿制?”聽完黃麗博士的介紹,許振鳴興致勃勃的問兩位專家。

  按照他的想法,這種光纖預制棒生產線,一鳴集團公司要能自己設計和生產。

  一鳴集團公司在全國布置那么多的硅晶圓生產基地,應該都利用起來。再過幾年以后,光纖產業紅火起來,一鳴集團公司可以給全國的光纖工廠提供廉價光纖預制棒。在這種行業,一鳴集團公司至少能做到獨霸國內市場。

  “許董,未來的光纖還有一種材料也比較關鍵。”而這時,吳天凌卻提出不同意見。他告訴許振鳴,島國人正在研究塑料光纖,而且進展不錯。

  “塑料光纖是利用高分子聚合物制成,成本低,容易拉制成光纖。而且比較柔軟、堅固、光纖直徑能放大,光信號的持續損耗低。這種產品將來非常有潛力。所以,我們光纖研發中心的方向要偏向塑料光纖。”

  吳天凌認為塑料光纖有前途,建議許振鳴調整一鳴實驗室的研發戰略方向。

  但黃麗卻持有反對意見,“師弟,我們國家高分子化學的技術不成熟,要做到你說的那一步,還要走很長的路。”她建議許振鳴,以玻璃光纖為主,先把利潤掙到手再說話。

  這兩人的觀點都有道理,許振鳴不是這方面的專家。

  他只能憑著感覺來做決策,“兩位博士,我們有最廉價的光纖預制棒原料,最少能占領國內市場。所以,我認為咱們未來還是以玻璃光纖為主要研究方向,把成本降到最低限度。”

  聽到這命令,黃麗和吳天凌不再過多討論光纖材料種類的問題。老板既然已經做出決策,他們只能按照老板指出的方向來努力。

  吳天凌當場接下研發光纖預制棒生產的任務,爭取在1997年元月份拿出全套的國產化生產線圖紙。

  這套圖紙和國際上流行的生產線技術工藝不一樣,是利用一鳴集團公司硅晶圓生產線來做聯合生產的生產工藝。就好比鋼鐵公司利用尾氣來生產硫酸,既環保又能生產高附加值的另外一種產品。

  所以說,吳天凌一旦拿出全套國產化的光纖預制棒生產線圖紙,國際上的光纖預制棒價格將會瞬間跳水。許振鳴也想做一次光纖預制棒的莊家,可以操控市場價格。

  當然,這都是理想化的模式,還需要吳天凌和黃麗兩位博士的努力才行。

  “許董,你就安心的等我們的好消息吧!”而黃麗特別有信心。她信心十足的跟許振鳴道別,拉著吳天凌鉆入光纖預制棒生產車間。

  許振鳴跟這兩人道別以后,卻沒能自己回到自己的辦公室。他被何昌林一個電話喊到鳴芯制造公司的大院里。

  何昌林負責研發的國產lc項目,已經拿出第一款ycl的試驗機原型,想要請許振鳴去看看,提出一些意見。

  “許董好,什么時間回來的?”這時候,章釹金卻笑嘻嘻的攔著剛剛才下車的許振鳴。他剛從花晶芯片公司出差回來,還沒到集團公司總部報到備案。

  章釹金和許振鳴一樣,這段時間以來一直在外面出差連軸轉。

  他先到長弓集團,幫助長弓集團公司理順三條二手芯片生產線的生產工藝。長弓集團的芯片foundry投產以后,他又應邀去了花晶芯片公司,支援花晶公司把生產線調試好,達到量產狀態。

  “許董,花晶芯片公司的情況很不樂觀。他們這家企業遲早會拖垮的。”章釹金一邊跟許振鳴握手,一邊吐槽著。

  他告訴許振鳴,花晶芯片公司的管理成本高。即使15微米、12微米和10微米三條芯片生產線都能達產,也在虧本。

  話說花晶芯片公司可不簡單,前身是742工廠,引進島國技術以后,全國彩電的芯片都是這家公司生產的。這家公司就是華國后來的ic芯片黃埔軍校。正式因為上馬了908工程,花晶芯片公司才會走到今天這個局面。

  “另一個時空,他們是因為生產線不能達產,所以才資產重組賣給港商。現在已經達產了,怎么會還不行?”

  聽完章釹金的介紹,許振鳴很納悶,“僅僅是管理問題,用先進的foundry生產工藝能解決。這其中難道還有別的問題?”

  看著許振鳴驚訝的模樣,章釹金笑了笑,“許董。他們沒有設計能力,沒有學習能力,團隊人員也不愿學習,而愿意學習的團隊人員不愿留下來。你說,他們還有前途嗎?”

  “哦…”許振鳴恍然大悟。花晶芯片在另一個時空出現的問題,現在還沒能解決。

  話又說回來,他們也解決不好這個問題。作為大型國營企業,一線工人們的工資無法調整。沒有學習能力的職工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有學習能力的職工拿不到鈔票,誰愿意干活?

  念及此,許振鳴朝章釹金微微一笑,“你可以展開金元攻勢,把那些好學生挖過來。”

  許振鳴決定挖花晶芯片公司的墻腳,提高鳴芯制造公司的勢力。

  在未來的97年,一鳴集團公司布置在全國各地半導體產業園都要建成投產,需要大量的ic技術人才。

  這時候不準備,何時準備?

  “哈哈哈哈。我正有此意,準備向你請示啊許董。”聽完許振鳴的這番話,章釹金大笑起來。

  他告訴許振鳴,自己已經開始行動了,挖來十幾個骨干人員。

  “許董,我建議你準備好資金,隨時收購花晶芯片公司。”

  章釹金跟許振鳴透露一個消息,說宋時添準備返回京師,花晶芯片公司有可能會改制。

飛翔鳥中文    大國智能制造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