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四千二百零四章 能照亮戈壁的光

  軍工科技4204_四千二百零四章能照亮戈壁的光_平板電子書網(qiqixs)

  »歷史小說»»正文卷四千二百零四章能照亮戈壁的光:qiqixs正文卷四千二百零四章能照亮戈壁的光文/止天戈本章:2281:

  說到這里,張副總頓了頓,提高聲調講道“這種‘扎根精神’,比任何技術參數都珍貴。回去之后,我會讓發改委牽頭,把你們的‘基地生態’寫成案例,不光軍工系統,全國的科技園區都該學學——怎么讓技術不懸在天上,怎么讓科研人員能安心‘種好自己的田’。”

  汪良工從煙盒里抽出一支煙又放回去,這次卻沒覺得煩躁,反而笑出聲:“剛才看紅柳固沙的視頻時,我就想,你們這群人跟這紅柳真像——看著不起眼,根卻扎得深。”他看向吳浩,語氣里帶著熟人間的坦誠,“明年靶場二期共享,我們科工系統第一個報名。另外,塔克拉瑪干的紅柳林,能不能多劃兩千畝給我們?讓軍工系統的年輕人也來看看,科研不光能造武器,還能給沙漠披綠裝——這比任何動員講話都管用。”

  王主任抬手敬了個不標準的軍禮,掌心的老繭在陽光下格外清晰:“吳總剛才說遠程測試系統下個月試運行,我現在就表個態——海軍某試驗基地的艦炮校準任務,我們包了首測。”他指了指屏幕上的單兵終端,眼神發亮,“至于系統適配,下午實彈演示結束,我讓技術團隊跟你們對接,爭取三個月內拿出適配方案——戰士們在前線等不起,好技術更等不起。”

  軍事醫學科學院的教授已經掏出筆記本,筆尖在紙上沙沙作響:“納米分子篩的參數,下午對接時我帶了便攜式檢測儀,咱們現場測幾組數據,要是符合高原環境,下個月就能送樣到喀喇昆侖山口試裝。”他抬頭朝吳浩笑了笑,“你們救了我們的急,這份情,我們記著——以后你們有任何極端環境醫學的需求,我們團隊隨叫隨到。”

  后排的年輕工程師們湊在一起,有人舉著手機錄下剛才的對話,有人在筆記本上寫著“18天一項專利”旁邊畫了個感嘆號。其中一個戴眼鏡的姑娘忍不住開口,聲音還有點怯生生的:“吳總,我們是航天科工的研發組,剛才看你們的數字孿生模型,有個算法邏輯我們琢磨了半年沒弄透…能不能求份技術白皮書?”

  吳浩剛要回應,張副總已經笑著擺手:“小吳,這可得答應——讓年輕人多交流,技術才能長得快。”

  會議室里的笑聲混著空調風漫開來,周院士重新戴上眼鏡,看向窗外戈壁上的光伏陣列,忽然道:“你們看那片藍色海洋,每塊板都朝著太陽,卻又連在一起發電。”他轉頭看向吳浩,“就像你們——每個人都有銳氣,合在一起,就成了能照亮戈壁的光。”

  這話落地時,不知是誰先鼓起了掌,接著掌聲便像潮水般漫過整個會議室。陽光透過落地窗,把每個人的影子拉得很長,落在大屏幕上那些跳動的技術圖譜上,像是無數雙手,正托著這些創新成果,往更遠的地方去。

  一位來自兵器工業集團的專家推了推眼鏡,接過話頭:“吳總,我比較關心電磁炮的實戰化應用進度。

  我們之前在艦船上測試過幾款電磁炮,要么威力不夠,要么續航太差。你們的產品在這兩方面,具體有什么突破?”

  旁邊一位航天領域的專家也補充道:“還有電磁炮的發射精度,在高速飛行狀態下,如何保證對遠距離目標的精準打擊?你們在制導系統上,有沒有什么創新?”

  吳浩先是朝兵器工業集團的專家點了點頭,語氣自信地回應:“關于威力和續航,我們的電磁炮采用了新型復合材料炮管,能承受更高的電磁強度,威力比傳統型號提升了50以上。再加上智能能源管理系統,單次充電可以連續發射30發,遠超目前行業內15發左右的平均水平。”

  他又轉向航天領域的專家,調出一組測試數據圖表:“在制導系統上,我們研發了毫米波雷達與光學復合制導技術,結合基地自主研發的高速數據處理芯片,能實時修正彈道偏差。

  在之前的測試中,對200公里外的固定目標,命中精度可以控制在3米以內;對移動目標,精度也能達到5米左右。”

  聽到吳浩的結束,在座眾人都不由的點了點頭。張副總呢,看著大屏幕上展示的數據資料信息,隨即笑著說道:“這款新型電磁炮的各項性能都非常不錯,期待它的實彈測試表現。”

  說到這,他看向吳浩說道:“其實相比于這款大口徑遠程電磁炮,我對于你們這幾天正在測試的小口徑電磁速射炮更加感興趣。

  給我們大家介紹介紹吧,這次我們很多人可都是沖著它來的。”

  張副總話音剛落,會議室里像是被投入了一顆石子,原本稍緩的氣氛瞬間又沸騰起來。

  兵器工業集團的那位專家猛地坐直了身體,手指在筆記本上快速圈下“小口徑速射”幾個字,鏡片后的眼睛亮得驚人:“張副總說到點子上了!大口徑電磁炮追求射程和威力,小口徑速射炮才是近防體系的命門——我們之前搞過25毫米電磁炮,射速卡在每分鐘1200發就上不去了,卡彈率還居高不下。”

  坐在他旁邊的海軍裝備研究院的少將往前探了探身,軍裝上的星徽在燈光下閃了閃:“艦艇近防系統現在就缺這種硬家伙。傳統速射炮靠機械結構,極限射速也就4500發/分鐘,還得頻繁換槍管。電磁炮要是能突破四千發,攔截超音速反艦導彈的概率能提升至少三成。”

  后排幾位負責防空系統的工程師已經開始交頭接耳,有人拿出手機翻出之前搜集的零星資料:“聽說浩宇科技這款30毫米炮,上個月在靶場試射時,連續打了五分鐘沒停?這散熱要是真能頂住,簡直是顛覆性的。”

  周院士也放下了手里的資料,指尖在桌面上輕輕點著:“小口徑速射的難點不在‘快’,在‘穩’。電磁脈沖的瞬間穩定性、供彈系統的同步精度、炮管的熱疲勞抗性,哪一環出問題都不行。”他看向吳浩,眼神里帶著探究,“你們是怎么把這些矛盾點捏合到一起的?”地址:::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頂部""記錄本次(四千二百零四章能照亮戈壁的光)的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止天戈謝謝您的支持!!()(→):

飛翔鳥中文    軍工科技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