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看書啦]
https://www.kanshu5/最快更新!無廣告!
“官家為何如此勞累?”朱璉看著宮內熟睡的趙桓,一臉疑惑的看著朱鳳英問道。<r
朱鳳英一臉無辜的看著自己的姐姐,官家為了從沈州趕往燕京,路上一天都沒歇著,都是在大駕玉轤上過的,心心念念就是長江流域的水災,天下百姓。<r
有些疲憊,實屬正常。<r
“早就跟你說了,官家體弱,還有一次簡單的受了風寒,就昏了三天,讓你悠著點,你怎么還是如此,看把官家累的。”朱璉一臉憂愁的責備著自己的妹妹。<r
朱鳳英看了看趙桓,再看著姐姐問道“姐姐,你說官家體弱?我這地差地就被耕壞了。”<r
她想起了野豬沖撞的大宋皇帝,小腹就升起一股熱流,官家這身子骨,哪里看得出來是體弱?<r
不過她很快就知道為何姐姐如此的誤會,不光是官家勞累,她也是行容枯槁,一臉的憔悴。<r
五六日沒有好好洗漱,車馬勞頓,要不是姐姐喊她,她也早就睡去了。<r
“姐姐可是冤枉我了,官家這是心念南方水災。”朱鳳英連連搖頭說道“官家那忙起來,誰都不見的樣子,姐姐又不是不知道,這幾天我在車上偶爾還能睡一下,官家可是熬到頂不住才會小憩一會兒。”<r
“何必這么拼命呢。”朱鳳英始終不能理解的是,眼前這個大宋皇帝,勤政的模樣,實在是太過于勤勉。<r
朱璉仔細端詳了一下朱鳳英,才發現朱鳳英眉宇間精氣不散,一點不像是房事過重導致的臉色蒼白,才知道自己怕是誤會了。<r
“那咱們商量給官家的驚喜…”朱鳳英看著熟睡的大宋皇帝,臉色極為猶豫的問道。<r
“暫且緩緩,等官家沒有心事再說。”朱璉想了想,驚喜也也得等官家有閑情的時候才算是驚喜,現在只能算是累贅。<r
趙桓睡了三個時辰,猛的睜開了眼睛,喘著粗氣,坐了起來,一臉驚魂不定的擦著額頭的汗珠。<r
朱璉看著坐起來的官家,關切的問道“官家你這是怎么了?”<r
“做噩夢,江南水患,數以千萬計的百姓沒有了自己的土地,聯袂攻破了汴京,朕夢到自己死在了文華樓上。”趙桓擦著額頭的汗回答著。<r
朱璉掩著嘴,被官家的話嚇的失魂落魄,趕忙說道“官家,夢都是相反的,李太宰已經在汴京主持賑災了,安置災民發放賑災糧食等事,官家不需要太過擔心。”<r
趙桓是一個堅定的唯物主義者,自然不相信夢是預言,他更趨向于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他心心念念著長江水患,自然做夢會夢到。<r
“趙英!把李太宰的札子送來,把車駕準備好,一會兒就起駕回汴京。”趙桓將額頭的汗擦干凈,一邊起身下榻,一邊大聲的喊道。<r
“稍后你也收拾下,不用太過匆忙回京。”趙桓對著朱璉說道。<r
朱鳳英跟著自己車馬勞頓數日,還是有些辛苦了。<r
“是。”朱璉沒有猶豫的說道。<r
雖然她早就接到了趙桓要回京的消息,也早就收拾停當,準備跟隨官家一起回京,但,官家說了,她就準備照做。<r
她不愿意在官家正忙的時候,給官家添亂。<r
汴燕馳道的修建,果然是一個極其明智的抉擇!趙桓越來越覺得自己當初決策的正確。<r
此時從燕京趕回汴京,只需要兩天的時間,不管是出現什么亂子,都能趕得上。<r
“囑咐李太宰,不能按著工賑院那套,以工代賑的法子去賑濟。等百姓安定復產之時,再言工賑。”<r
“眼下當務之急,是讓百姓們吃上飯,穿上衣,不受風寒之苦,讓胡元帶著御醫院的御醫和學生去災區。”<r
趙桓看著李綱的札子,讓趙英記了下來。<r
以工代賑,是有條件的。<r
像水災這種突發性的大范圍的災禍,稍有不慎就是民變,干活才給糧食吃,餓著肚子剛經歷洪災的大宋百姓,你讓他們干活?<r
那是在激發民變!<r
稍微有幾個有心人,帶頭振臂,就是聯袂數十個州縣跟著遭殃。<r
以工代賑的法子,并不是普世的法子,任何災禍都套用以工代賑,良政就會變成惡政。<r
趙桓當初以工代賑,賑的是兵災,而現在這是水患,有著本質性的區別。<r
“官家仁善,恩澤四方。”趙英記下了趙桓說的話,順帶著拍了一句馬屁。<r
趙桓沒有理會這句好聽話,繼續說道“還有蘇州知府押解進京之事,暫且緩一下,讓其戴罪立功,好好賑災撫民。”<r
趙桓的罷黜蘇州知府的圣旨到了汴京,之后被迅速執行了。<r
但是李太宰在札子里,為蘇州知府求了情。<r
趙桓這才知道為什么自己在汴京時候,一天到頭忙的頭昏眼花,札子都批不完,感覺整個大宋朝就是個大漏斗,事情多的處理不完。到了沈州卻每天收到各種問安札子的原因。<r
這都是大宋朝的潛規則,官家遠征遼東郡,身處大宋最北端,戰事大于一切。<r
朝臣們也就是會第一時間將各種棘手的事物,交給監國太子和輔國大臣去解決。<r
這都是為了不讓皇帝在前線,擔憂后院起火之事。<r
蘇州知府的確給皇帝上的札子,是問安的札子,但是蘇州受災情況,也是向朝廷報備了,并且協作賑災。<r
行無差錯。<r
趙桓這才明白了,什么叫做京官和地方官員的本質區別,也明白了為何淮南陳家,傾盡家財也要讓陳沖走入三公六卿這一權力中心的理由。<r
做小官,太難了。<r
蘇州知府雖然在蘇州官階最大,但依舊是個知府。若非李綱給他求情,這人進了汴京大獄之后,沒事也惹得一身騷。<r
而他有一萬張嘴,也解釋不清潛規則。<r
潛規則之所以是潛規則,都是上不了臺面的規則。<r
蘇州知府是按著潛規則辦事,但有點目無圣上的嫌疑,災情不稟報皇帝,卻稟報李綱?<r
這蘇州知府進了邢獄,刑部侍郎,也得給他定個目無尊上的罪名。<r
否則,豈不是官家在這件事上,誤解了臣子?<r
在皇帝對還是皇帝錯之間選擇,刑部侍郎宋世卿就是再正直,他也只能閉著眼睛選皇帝對這個選項。<r
趙桓理清楚這其中的彎彎繞繞之后,也是連連感慨,政治正確這種事,不管在哪個角落,哪個時代,都存在。<r
“欽天監的札子,問是不是提前搭建好祈天臺等官家回京?”趙英將一本札子遞給了官家。<r
“怎么,欽天監這是準備讓朕效仿漢文帝,不問蒼生問鬼神?”趙桓打開了札子,嗤笑的說道。<r
不過趙桓猶豫再三,還是決定搭建祈天臺,為水災之地的百姓祈福。<r
理由很簡單,官家信不信鬼神不重要,重要的是百姓們信,中安換這么做,是為了安定民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