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婉秋拿起來一件已經畫好一半的工藝品,說道:“湯老師,那這個陶瓷上畫畫,我們也可以的嗎?”
“當然可以的啊。”湯老師說道,“只要你們想畫,都可以的。我們白胎充足,你們可以去選擇自己喜歡的器型,畫完燒制好后送給你們,就可以拿回家當做紀念品了。”
大家都熱情高漲,躍躍欲試。王一元笑道:“還有最后的一個車間要參觀,看完后我們再畫不遲。”
最后看的是庫房間。不過現在這里不僅僅只是堆放成品的地方,也是王麗萍的工作間。
日用陶瓷的銷售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努力,總算逐步的慢慢在探索中打開了銷路。在上海和江浙,還成功的打入了好幾家的五星級酒店的市場。
陶瓷業務的開拓放在上海的業務中心。王麗萍負責的就是每一單業務的最后落實和發貨,也就是相當于業務后臺。當然,這里的工作間也有對接的業務員,專門開發線上市場。
至于發貨,散客就直接由唐山發貨。只有大客戶才會把貨物集中到上海后再統一發出去。因為接近年根底,所以現在生意非常的不錯,在倉庫里忙碌打包的師傅就足有三位,都在忙著按網上的接單打包發貨。
前后在唐山待了有兩天三個晚上的時間。第四天,一行人坐上商務車,直奔北京。
王一元一上車后就在最后一排斜躺在座位上哈哈大睡。在唐山的兩個晚上連續喝了兩頓酒,一是和康立新的親戚,一是和在唐山的潮州人肖總他們。
之所以去北京,是因為學區房移動端的事情。年初,經過內部增資入股后的學區房移動端面市,開始線上測試。也在這時候,該項目正式啟動了對外的第一次融資。
曹總的公司領投了這一輪的融資。移動端上線以后經過不斷地改進和完善,五月一號開始正式上線,在曹總公司的幫助下,做為一個獨立的移動端APP,開始在上海和北京同時發力。
經過周總公司的推薦和統籌,十月一號,該移動端項目完成了第二輪的融資。而這一次融資得到了國際資本的青睞,某一頂級的投資機構戰略投資了其中大部份的份額。
曹總不僅跟投,而且還把他們北京公司的相關技術支持和系統做為投入的資本,與項目平臺融合,最后徹底合并。
同時該項目啟動全房域的平臺開發,還對外正式開放該系統,不僅僅是學區房,還開始向二手房、新房和出租房領域快速復制和拓展,堅持只做國內房地產租售服務平臺的定位,構建面向新房、二手房、租房等全領域業務,專注于房地產租售信息服務,全面覆蓋新房、二手房、租房、商業地產四大業務,同時為房地產開發商與經紀人提供高效的網絡推廣平臺。
到上個月底,“手機找房APP”使用用戶突破兩千萬,占有移動找房市場相當部分的市場份額。網站月獨立訪問用戶已突破三千萬。
勢如破竹,占盡先機。這樣的發展速度和業績,是王一元沒有想到過,也是很多的同行都沒有想到過的。
項目目前的重點還是深耕上海以及江浙滬,還有北京以及天津的市場,其在北京、上海、南京、天津、蘇州、寧波、杭州等超過十個城市均設有分公司。
王一元他們直接抵達設在北京上地的服務中心。曹總和任子平他們己經在等著了。
寒喧過后,直接進入最核心的研發中心。
一邊介紹,任子平告訴了王一元一個好消息。他說道:“老王,我們開發的“手機找房APP”,在剛剛過去的這個月,榮獲了APPSTORE生活類專業房產軟件排名第一的佳績。”
王一元點點頭,帶頭鼓掌祝賀。
任子平領導的這套系統,陸續開發出“經紀人網上房源發布系統”、“地圖找房”、“房源智能推薦系統”、“房源Rank”、“新房精準營銷”、“經紀人競價排名系統及服務評價體系”、“開發商自營銷系統”、“移動找房應用”等不同的功能模塊,為不同領域的找房用戶提供移動找房體驗。
任子平講解說:“為用戶開發的多維搜索功能,幫助用戶在大量房源庫中找到所需房源,我除了菜單選項式的搜索,用戶還可以通過網站首創的“地圖找房”功能來搜索房源。同時,網站的“微評價”則方便用戶通過評價口碑篩選更專業的經紀人,助其尋找房源。此外,站內“問答頻道”更是邀請到了很多權威的業內人士為用戶答疑解問。”
他說:“不過因為南北方的差異和行為習慣的不同,所以一些個性化的方面,區域不同還是稍有改變。”
出來研發中心,大家在會議室稍事休息后,又聽取任子平為代表的項目相關工作匯報。
經過多輪的融資,王一元和團隊有一個清晰和毫不動搖的原則,在股權結構上自己始終保留了對公司的控制權和話語權。
甚至有好幾家房地產行業的專業公司想開高價要收購該項目,王一元一直都沒有同意。他認為現在正是移動互聯網發展的開始,還遠沒有要到把正在高速成長中的公司賣掉的時候。
不過王一元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項月現在還只是暫時保持領先的優勢,實際上在資本的重壓之下,有很多類似的項目正在迅速的開發和快速的跟進。要知道,類似自已項目這樣的APP,總有一天技術會走到天花板,也就是說除非有更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做顛覆,否則技術上的進步將會是少之又少。這時候,真正拉開差距的,還是來自于各家公司的服務。而對于王一元他們公司來說,線下的服務,就是他們的領先優勢。這種服務,是和曹總的中介服務公司線下力量的強大分不開的。
曹總一直對這個項月平臺青睞有加,不僅是幾乎全程參與技術的研發,還自始至終都領投或者是跟投了項目的每一次的融資。實際上,他們在公司的股本上現在是僅低于王一元團隊的第二大股東。他不止一次的表達過想要全盤接手的意向,甚至還承諾,管理和技術團隊一個不變,包括王一元本人的安排還是繼續做這個項目的負責人。
但是每一次王一元都委婉的拒絕了。當然也不是說曹總的條件沒有誘惑力,相反,他開出來的條件對于整個團隊,特別是對于王一元來說,還是具有相當的吸引力的。
養豬玀的理論,王一元是知道的,并且自己已經有過親身的體驗,嘗到過甜頭,中介公司當初賣給曹總的公司就是這樣。
實際上,王一元的內心里還有一個想法,公司就是要賣,也一定要讓吳總的房地產公司參與進來。
吳總多次表示要參與項目的每一次融資計劃,只是奈何公司的資金有限,又要參與到房地產并購基金的運作,所以就一直只是少量的跟投。
不過,吳總的公司過完年就會重啟第二次上市的沖刺計劃。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只要市場行情還過得去,那么在明年的七八月份基本上就能在香港主板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