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82章 做事和做人

  王一元想了一會兒,說道,原來你們倆也都是老狐貍。呵呵,我以后應該也要去慢慢學會用人,這樣自己才不會被別人算計,最終搞得來自己吃虧了的。

  三人哈哈大笑,又碰了一大杯。

  任學明丟進嘴里一個花生米,說,這就又涉及到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正所謂是大公司做人,小公司做事。雖然每個公司的實際情況各有不同,但意思是基本差不多的。不過我覺得,只有先把這個做人的道理弄清爽了,才會游刃有余的去用人的。

  杜建峰說,老任講的有道理。小王,雖然你以前在寧波工作的時候,也是一家較大的企業,但你做的是工廠的內部管理,相對來說還是封閉和有局限的。你現在最欠缺的,其實就是在大公司,特別是合資或者是外資大企業的工作經驗。

  他說,很簡單的道理,因為你現在所處的位置不同了,這么多的事情都壓在你身上,你說你再是一件件的自己都去親力親為,就算你是三頭六臂,那還得干到什么時候,還不得把自己給活活累死?

  任學明笑道,當然你要是自己愿意干,倒是也可以理解。但是你要多想一想,如果一家公司,什么事情都要老大話親手干活,你覺得還需要員工干什么?他們會形成一種依賴和惰性的。

  任學明說,“做事”主要指做好業務工作;“做人”就是搞好人際關系。但是,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真的就僅僅只是字面上的意思這些嗎,或者說我們又該怎么去理解它呢?

  他說,小公司內部結構簡單,制度也不夠完善。靈活性是它的先天優勢,沒有也不需要太“正規”的管理系統,分工也不甚明確,幾乎每人都得獨當一面,甚至身兼數職,有的時候一個人還需要做很多人的事情,基本不養“閑人”。

  杜建鋒說,就像你的那個印刷廠一樣。那個肖云華,王麗萍他們的工作,分工雖然很明確,但是其實都沒有邊界的,所以肯定會比較累,但是他們也能夠充分的表現自己,只要多嘗試,多錯,多努力,就一能夠在眾多的同事中展現出自己的能力。

  他說,組織松散、平臺弱小意味著無法有效給個體賦能,他們很大程度上只能依靠自身素質,考驗個體內外協調的綜合能力,而不僅是某個專項技能,所以要求不但能“做事”還要會“做人”。

  任學明端起來酒杯,說,但從小公司的內部角度講,“做人”是為了“做事”,目的性很強,“做事”也是“做人”。只有事兒做好了才能活下去。因此小公司更偏重“做事”的能力。

  杜建鋒和王一元他倆碰了一杯,問道,小王你做印刷廠這么多年,是不是這方面深有體會?

  王一元點點頭。

  任學明說道,那大公司又是什么?大公司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大公司的能力如何體現?它們的能力體現在每一個細小的工作,公司制度都安排了專人來完成。并且,一個人走了,馬上就有下一個完美接替。

  他說,一個大公司能夠玩得轉,一定是有其內在的運轉邏輯的,或依賴流程或約定俗成的慣例或有人協調,雖然不一定每個公司流程都很完善,但絕對不會因為某一個環節卡住了就導致事情做不下去。如果真的出現卡住的現象,一定會有一股力量推動它前進,因為整個公司畢竟是要賺錢的。

  杜建鋒也說道,所謂“小企業靠老板,中企業靠制度,大企業靠文化。”一些成熟的大公司,管理體系比較完善,職責分工相對明晰。企業發展靠的是整體力量。不管你多高職位,也只相當于“流水線”上的一個工位而已,你能做的只有你眼前的事情,并且要和他人做好縱向和橫向的溝通,以達成共識。這就是團隊協作。

  他還說,而大公司做人,是因為大公司的工作流程比較多,分工也比較明確。一個人只需要做自己份內的事情就好了。所以閑下來的時間就需要和其他的部門搞好關系,有時候一件工作需要很多人來協同完成,這就增加了人和人之間的交流,只有保持好關系,才能夠更好的發揮團隊精神,才能夠把任務完成得更好。

  任學明說道,做事是能力,做人也是能力。怎么學會“作”人工作,更是一種大能力和考驗。

  杜建鋒說,大公司里面的競爭壓力那是非常大的,每一個人當年都是英雄一樣的人物,工作的能力非常的強。有的時候,你發現雖然有人比你早來一年,可業績不漂亮、能力也不出眾,方方面面你都后來居上了,為什么他還能在你前面升職加薪?

  他說,但是你想想:公司雙一流大學的一抓一大把,為什么唯獨你會覺得好多人沒能力?你覺得能力不出眾的那些,是真的不出眾嗎?你會發現公司里總有那么個別傻逼,從做人角度來看完全是失敗的,但照樣混得下去。

  任學明說,其實不是的,他們只是早早掌握了在大公司生存的規則,將自己的實力隱藏起來留在最有利的地方。大家不是真慫,只是裝慫。上海的那些頂級獵頭公司里,連打coldcall陌生電話的,都是研究生。你能力很強,但如果得不到老板和客戶的喜歡,照樣玩兒完。

  任學明說,有意思的是:狹義的“做人”和“做事”貌似存在一種相克相生的關系。大公司的功利本性顯而易見,所以提倡個人道德,而小公司唯老板的馬首是瞻,它自帶道德光環,所以強調社會功利。

  他說道,所以說,工作中,人事密不可分。但,事在人為,管理的核心還是人。所謂“對事不對人”的哲學,不是“淘漿糊”、別有用心,而是本來就糊涂。

  杜建鋒端起來酒杯,問王一元,你有沒有發現,自己找別人辦事很艱難,甚至還要賠笑臉,而別人找你辦事,卻理直氣壯,而你卻怕得罪,恨不得馬上就完成。為什么會有這種現象呢?

  王一元搖頭。杜建鋒說,因為你把需要別人配合的事當做是自己的私事,不好意思麻煩別人,而把別人需要你配合的事當做公事,怕影響了公司利益被投訴。

  他說,一個人在公司辦事如果需要動用到私人關系或者需要去求別人辦事,這是不符合大公司利益的,因為并不是每個人都有很高的情商的。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那并不是你不會做人,而是你沒找對方法。

飛翔鳥中文    上海繁華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