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繁華 第262章 家紡廠的塑料包袋
王一元回上海后的第二天,也就是節后上班的第一天下午,任學明打電話約他,說是晚上聚會,還有老杜,任子平和楊磊到時都會參加的。
其時王一元本來正在奉賢的家紡廠和老朱正在聊天。他一聽聚會的名單,知道可能是和發地產公司吳總說過的方案有關,于是就答應了。
王一元抱歉的對老朱說道,老朱,今天晚上恐怕是不能再陪你喝老酒了。你看,有老板叫我回工廠,現在就得要回去了。
老朱現在雖然是采購部的副經理,只是辦公的地方仍然是放在倉庫。按他自己的說法,現在主管的就是工廠的采購,在倉庫辦公免得和辦公室來來回回兩頭跑,方便工作。
現在家紡廠生意已經大有好轉,出口基本上止住了下滑的勢頭,最為關鍵的是,國內的市場也逐漸的打開,在很多的大城市鋪設了專賣店或者是專柜,呈現出日銷日旺的良好勢頭。
因為有了老朱的照顧,現在家紡廠的印刷業務,基本都是交給王一元的印刷廠來做,紙箱車間的業務基本上就是來自家紡廠。
這次是老朱打電話讓王一元特意過來的。他的意思,就是家紡廠的一些塑料包袋,看看王一元他們工廠能不能生產。
老朱說的很實在,家紡廠的這個塑料制品的包裝,現在數量上和紙制品差不多,要是王一元能做,他就慢慢的把這一部分的業務逐漸轉過來給他們印刷廠生產。
王一元接過來老朱拿著的塑料包袋的樣品,說道,我去想辦法,肯定能生產的。
老朱笑道,呵呵,小王,就你辦法多的。我只有兩個要求,一是質量不能比現在用的差。二是價格,不能比現在用的要高,甚至是還要能低上那么一點點,我就更好說話了。
王一元把一條用報紙包著的香煙放進老朱的抽屜板,說,老朱,這一條香煙是別人送給我的,你也知道,我不抽煙的,所以就拿來送給你了。你不要推辭,這一點東西,應該是談不上什么行賄的吧?
老朱笑道,小王,你我認識都兩三年了吧?好了,這條煙,我就暫時收下了,下不為例。呵呵,下次我請你喝老酒。
回去的車上,周晚秋問王一元,老王,這個老朱,看來和你關系很好的啊?前幾天我自己一個人過來送貨,順便給老朱送端午的粽子和紅包,他都對我沒有這么親熱的。
王一元笑道,呵呵,我和他是什么關系?我們都是患難之交,從一個戰壕里摸爬滾打過的。想當初,他在工廠受到排擠的時候,我當時還答應他到我們印刷廠來上班的。
呵呵,原來你們還有這么一層關系在里面?周晚秋很意外,說道,好像沒有聽你說過的啊。我只知道當初是你把他們當時的采購部經理給搞倒了,然后這位老朱大爺才上臺當副經理的。
王一元說,什么叫做我搞倒,是那人特意為難我們,還想要占據我們辛辛苦苦的勞動成果,我只是沒有讓他得逞而已。
周晚秋呵呵一笑,說,結果不都是一樣的嗎?還有,這次塑料袋拿樣品,上次我來也是沒聽他有說起過的。看來,你們是關系真的很好。只是,這個塑料袋的打樣,怎么辦
王一元笑道,周晚秋,你做印刷的時間不我還長,業務比我還熟悉,你不會說你沒有地方去打樣的吧?
周晚秋笑道,上浙江北路印刷一條街,找溫州蒼南人?
哈哈哈。王一元不由得笑出聲來,說,心有靈犀一點通,你和我想道一塊去了的。
他拿出來手機,在通信錄里翻了一遍,說道,原來我有那邊一個廠家的電話,手機上怎么沒有了?回去我找一下老的記事本,上面應該有的。
過了一會兒,周晚秋說,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胡雪和我打電話,說是你幫她把鋼管公司的錢全部要了回來,她說回上海后一定要請你吃飯的。
這時候貨車開上了閔浦大橋。看著滾滾東流去的黃浦江,王一元說,請客就算了吧。我們大家這么辛辛苦苦,賺點錢都不容易。聽說她們廣告公司工資都快要發不出來,估計這些錢也是撐不了胡雪她幾個月的,還是希望她們公司能好起來吧。
他問道,只是我們這么要賬,后來鋼管公司在展會上沒有為難她吧?
周晚秋說,后來端午節一忙,我也沒有打電話再問她這個事情。反正過兩天就要回來了,到時候再問她吧。
嘆了一口氣,周晚秋說道,哎,這個胡雪,是真的可惜了啊,老娘我當初是極力的給她推薦,想把你們倆撮合在一起的。
王一元呵呵一笑,沒有作聲。
周晚秋接著說道,只是這個胡雪,不知道是哪根神經不對付,總是說對你的感覺還不夠。這下好了,最后你們兩個真的失之交臂了。
王一元開玩笑說,呵呵,你就不從自己找找問題,或者說有可能是你這個紅娘沒有做到位的呢?
算了,都過去了,就不說這個鬧心的事了。周晚秋說,老王,我覺得你現在的做法,就是四處尋找機會的做法,是正確的。以我們的小印刷廠,能做到現在這樣的規模,差不多就快要觸及到天花板了。
她說,印刷廠現在基本上算是擺脫了最困難的時候,走上了正軌。如果還想著要更上一層樓,那就需要大規模的投資,對現有的設施設備進行更新換代,加上配套,這不是現在的我們能承受的。
王一元說,我也是這么想的。其實我也是容易滿足的,知足常樂吧,總歸比我們以前打工要強很多的。印刷這一塊就先保持現有的規模了,或者說是以后又有了好的機會再說吧。
周晚秋說,投資有風險,大投資有大的風險,我們這么一個小廠的規模,還經不起多少風浪的啊。關鍵的是,我們都是要靠自己,并沒有多少鈔票可以去擴大再生產的。你看看,一臺超過十年的海德堡四開四色,就是上好幾百萬。
王一元說,可不是這樣?我以前的印刷廠搬到昆山去了后,因為投資大,業務又跟不上,這兩年印刷的價格又都是在往下走,所以現在他們日子其實并不好過的。老板還打電話給我,希望我能在業務方面,給予他們幫助。
周晚秋笑道,呵呵,你們老板對你還是蠻好的,現在竟然還念念不忘。只是實際上,我們自己的工廠還照顧不來的呢,老王你說對吧?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