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繁華 第234章 樣品詢價
張小姐說,航空瓷的質量要求更高,生產要更復雜一些,成本上面也會比一般的陶瓷品種要增加,所以在最終的價格上都會相對要高一些的。這一點你們要先有準備。
王一元問,那你們的這個起訂數量,有要求的嗎?
是有要求的。張小姐笑道,這個可能不僅僅是我們陶瓷廠,其他所有做生產的工廠,都會有這個最低數量的說法的。當然了,單個品種下單的數量越多,價格相對就越便宜的。
王一元對陶瓷的理解,這時候還僅僅只是停留在一些書面和圖片上的知識,對一些基本的陶瓷專業知識和術語,生產燒制的完整過程等,都還沒有直觀的感受和認知。
他對張小姐說道,這樣好不好,我們想先進去你們的生產車間參觀看看,讓我們對陶瓷也有一個直觀的印象。然后你就把這兩個產品的報價,仔細給我們核算一下。至于數量,就按照第一批兩千個的數量下單計算吧?
張小姐同意了。她拿起來桌上的電話機,撥出了一個電話,在里面簡單的說了幾句話。不一會兒,推門走進來一個年輕的小姑娘。
張小姐吩咐進來的小姑娘道,小林,這三位客戶,你帶他們去車間和展廳參觀一下吧。
王一元明白過來,這位叫做小林的女孩,可能就是這家公司里類似于業務助理的角色。
小林對王一元他們笑了笑,做了一個請的姿勢,說,三位請跟我走吧。
在路上,王一元對這位小林說道,林小姐,我們三個對陶瓷都是不太懂的,基本上就是文盲,以前也從來都沒有接觸過陶瓷廠,所以麻煩你等會能介紹的詳細一點些,車間的生產過程也能讓我們多看看。
小林想了想,說,好的,沒有問題。既然是這樣,那我們就按照骨質瓷大概的生產流程,從頭到尾一項項往后看。
一行人先去的成型車間。這也是王一元第一次正式的看到骨質瓷生產車間。
成型車間很大,很多工人正在忙碌的干著活計。不過王一元他們很快就發現,至少有四分之一的機器是停在那里的,上面都用白色的塑料布蓋著,應該是有一段時間沒有使用了。
通過小林的講解,王一元才大致明白,這個骨質瓷從陶泥到成坯成型的過程底是怎么來的。
原來陶瓷的成型基本上有三種主要的方式。一是機器滾壓成型,通過專門的滾壓成型機,將已經配置好的泥坯,在模型中壓制成需要的各種不同形狀。這個方法主要用于式樣所規整的陶瓷器型,比如說,常見的吃飯盛菜用的飯碗,盤子之類。
二是對于一些不規則的器型,也就是俗稱的異形件,則一般采用高壓注漿或者是手工注漿成型。就是把陶泥先制成泥漿,然后灌入事先設計好的石膏模型中,石膏因為能夠將泥漿中的懸浮物吸附于內壁,因此而最終成型,比如說調羹,勺子之類的品種。
這兩種方式都適用于大規模的量產。此外,工廠還保留有一種看上去比較原始的生產方式,那就是純手工制作。不過這種方式,顯然不能滿足現代化大批量生產的要求,只能是個性化的需求數量少的生產。
接下來是參觀素燒車間。一進車間,三人就被眼前規模宏大的車間,和現代化的壯觀生產場景震撼住了。
只見八條宛若長龍的五十二米和四十八米長的全自動燃氣隧道窯,整齊排列,一頭吞吐,一頭出來,其間窯車進進出出,工人正在忙忙碌碌的裝上去已經干透的陶坯,或者是卸下來已經燒成的毛坯。幾條隧道窯內,呼呼的天燃氣燃燒的聲音,混合著往外排熱,排廢氣的大功率風機聲音,震耳欲聾般彷佛就在耳邊吼吼的震響。
最后看的是烤花的車間。車間場面也很大氣寬敞,四條三十八米米和四十六米米全自動燃氣輥道烤花窯。貼花的工人一字排列,緊張有序。還有好些個的工人正在車間的最后面打包裝箱。
看完車間,三人就去參觀設在辦公室一樓的展廳。展廳大概有五百平方,展品琳瑯滿目,各具特色。這些陳列的骨質瓷在精心設計的燈光照射下,可謂美輪美奐,顯得一個個分外精彩出色。
小林的介紹,這家公司主要產品有賓館、酒店用瓷、禮品中西餐具、茶具、咖啡具、藝術瓷器五大系列兩千多個品種。她特別的說道,我們公司的年生產能力差不多兩千萬件,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骨質瓷專業生產工廠。
三人免不了又是一番贊嘆。王一元問小林,這個骨質瓷的好壞,主要指的是那些方面?
小林笑了笑,說,我們一般把骨質瓷的特點,概括為四句話,“薄如紙、白如玉、明如鏡、聲如磬”,只要是達到了這四點,就是合格的骨質瓷了。
她說,至于好的骨質瓷,還有另外一個比較重要的指標,就是還要看這其中的骨碳含量和精挑細選的原材料。一般來說好的骨質瓷,都要求骨碳含量在百分之四十五以上的。
大概一個多小時,三人又回到了張小姐的辦公室。
兩個腰盤的報價已經出來,張小姐給了王一元報價單,說,這是報價單,你們先看看。不過要是生產的話,因為這兩個產品都是是異形件,需要重新開模具打樣,要你們確認了以后才能正式生產的。
王一元問,這兩個品種要是打樣的話,樣品大概多久可以到上海?
張小姐心里估算了一下,說,至于時間,從現在開始算,開模具大概是十至十五天左右,整個的打樣到成品出來又得有至少二十天左右,再要快件到上海。所以說你們要看到樣品,大概需要一個半月的時間。
不能再加快嗎?王一元笑了笑,說,一個半月太長了,就是我們能等,客戶也等不及的啊。
呵呵,這個我們恐怕是沒有辦法的,要提前比較困難。張小姐笑道,其實剛才說的還是比較理想的狀態,也就是說,中間的各個環節還不能出現任何差錯。
她說,但是這個又誰能保證得了呢?你們剛才也看到了,這個陶瓷的生產過程,可塑性是比較大的。
王一元對產品的打樣竟然需要這么長的時間,自然沒有心里準備。他有些著急的問,真沒辦法可想?
張小姐說道,一件陶瓷,從泥坯開始,到成品出來,中間要經過很多道復雜繁瑣的工序,任何其中的一道工序出錯,都可能會導致產品要從頭再來的。所以我剛才說的一個半月,其實都已經是比較快的速度了。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