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繁華 第27章 新氣象,新起點
王一元坐在辦公桌前。桌上有一筐桔子,紅彤彤的,是正宗的崇明桔子,工廠國慶節的福利。他信手剝開一個橘子,一瓣瓣的放進嘴里。王一元看著眼前的這一切,思緒萬千。
新臺滬公司為節省開支,廠房約四分之一面積的的前半部分,改建搭裝成了兩層。底下一層作為曬版洗版,對樣和原輔材料倉庫使用,上面作為公司的辦公室,會客室和設計等用途。王一元辦公室在二樓的最里間,打開百葉窗,從房間整面墻的玻璃望出去,車間的一切盡收眼底。
公司目前承接的主要還是原來臺滬公司的一些訂單。原臺滬公司因為體量大,機器安裝調試周期長,搬遷至今還沒有正式恢復生產,所以有相當的產能照顧分拆到了新工廠。肖云華施展了他多年來生產管理獨當一面的能力,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將車間的生產工序逐漸打通融合。
工廠現有工人二十名,新招的員工基本都是熟練工,簡單培訓后即可上崗。半個多月過去,目前整個工廠生產已漸漸趨于正常。不管是車間的規劃裝修,日常生產調度,還是工人的精神面貌,都一派蒸蒸日上的新氣象。
孫玉泉經理少見的主動要求做了新臺滬公司的顧問。他現在還在臺滬公司兼著廠長,雖然因為剛搬遷還有很多很多需要處理的大小事務,但他還是盡可能的利用調休的時間,充分發揚了他的技術熟練,處事老道的優勢,這段時期幫了王一元公司不少的忙。
所謂老將出馬,一個頂三。特別是在紙張油墨等大的品類供應商方面,他親自開車,帶著王一元一一逐個拜訪,很短的時間就疏通了渠道,拿到了非常合適的價格,付款上也給了新臺滬公司長短不一的帳期。與這些供應商良好的關系的建立,大大的緩解了新臺滬公司先期的資金壓力。
吃飯和宿舍的問題也得到妥善安排。紙箱廠謝老板的工廠建有專門食堂,提供早中晚三餐。但紙箱廠員工卻不多,只有不到四十人。就餐的人少,還要配備兩個廚師和一個打雜,一直都是入不敷出。廚房久而久之,成了精明的謝老板的一個雞肋。新臺滬公司一搬過來,他就打上了王一元他們的主意。
王一元也正愁員工就餐這事,不管吧,心里過意不去,讓員工去外面吃,飲食等方面也不衛生和安全,管吧,就二十來人,又不好操作。兩家公司不謀而合,皆大歡喜。
至于住宿。這個工業小區配套建設有兩幢五層宿舍樓,每間房二十平方,放有六張上下床,每月租金只有二百八十元。房東送了王一元一間房,王一元又租下來四間作為公司宿舍。謝老板笑話王一元,王老板,你太摳了。你去看看,這兩幢樓里,哪里有老板住這里的?你至少應該去鎮上借房子住的啊。
因為缺人手,國慶期間五天,王麗萍特意叫上她放假的老公,在廠里幫忙。小伙子高高大大,身高年紀和王一元差不多,只是更加寬大一些。他是莘莊工業區一家外資工廠的維護部工長,專業電工。他的到來剛好彌補了工廠電工的欠缺,算是幫了大忙。王一元過意不去,他又正好在交大上課,分不開身。
一天晚上,王一元只好約了她們夫妻倆,還有肖云華在交大的六號小食堂的小包間吃飯。王麗萍倒是大大咧咧,對她老公說道,我們工廠現在資金緊張,這里吃飯便宜一些,味道不許挑剔。王一元連忙說道,這頓飯不報銷,我私人請客,不讓我們的大管家為難。
肖云華樂了,說道,王麗萍你也太實在了。再怎么說,工廠一頓飯錢還是有的吧。你現在叫王老板掏錢,他還有得掏嗎?他現在身上比任何人都干干凈凈。王麗萍卻說道,我們本來就沒想到他請我們吃這頓飯的。再說了,公司的錢大家都有份,不能讓我們自己給吃了。幾個人哈哈大笑。
他老公倒是隨和,和王一元,肖云華連連碰杯,很快就處的像好哥們一樣。
王一元絕對做夢也不會想到,有一天自己竟然能夠坐在現在的這個位置上。盡管這樣的場景,他不是沒有想象過,但他絕對沒想到會有這么的快。他有時候想想,一年半前的自己,還只不過是一個初到上海,茫然四顧,懵懵懂懂不知前方道路在何方的外地傻小子。
整個的創業過程,雖然有很多充滿了戲劇性,還間乎有許多無可奈何,甚至有被迫上梁山的成分,但王一元知道,流水無意,落花有情。命運會如此的厚待自己,王一元覺得,除了歸功于運氣,還特別要感恩他來上海后很多人大度的幫助。其中,還要好好感謝這次虹橋交通樞紐的動遷,意料之外給了自己難得的機會。
雖然新臺滬公司目前還只是一家毫不起眼,近乎于作坊式的小小企業,但都是給了王一元一個能充分發展的平臺,一個一切皆有可能的難得機遇。
同時,王一元感覺到了另外一種沉甸甸的的責任和壓力。首先王一元自己,他只不過是紙上財富,看起來好像風光,其實還背負著許多的債務,并且這一次的債務,比起之前的不知多了多少倍。其次,現在王一元也不是以前的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光桿司令了,不僅有了肖云華,王麗萍等好伙伴,還有了樓下的這些工人,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會與之關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他心里不由得一次次想道,不管怎么樣,都只能帶著兄弟姐妹們往前走,唯有好好努力,才能對得起大家對自己的信任。
隨著工廠逐漸走上正軌,王一元接下來的工作重點,還是放在業務的拓展上。
他首先花了近一個星期的時間,把原來公司劃撥過來的業務一家家走過。很快發現一個問題,這些業務基本都是一些小而散,而且發展前景不明朗,一年總的營業接近一百五十萬,卻有大大小小近四十個單位。王一元暗道,這近乎是揮淚大甩賣啊,這幾只臺巴子,到底還是腳底抹油,一個個老奸巨猾。
他反反復復想了很久,覺得像自己這種小公司,如果在印刷方面和別人全面競爭,光靠目前工廠的這些設備設施,肯定不占優勢,局限很大,競爭力遠遠不夠。他認為最好的做法是術業有專攻,如果專做某一項,希望的可能性或許就大一些。
國慶之前,王一元,肖云華還有王麗萍連續開了好幾個晚上的碰頭會,頭腦風暴,主要探索工廠接下來業務如何開展。大家一致同意王一元的判斷。
幾個人商量后,根據公司的實際,最后做出兩個決定,一是將公司現有業務,主要就是原來公司劃撥過來的業務,全部交由王麗萍聯系協調,當然將外出跑腿的事情還是交由王一元。二是將公司業務的開拓集中于一點,包裝印刷,主要定位于包袋,包裝盒以及說明書等,而近期的著重點放在鞋盒,化妝品盒子,包袋等方面,王一元騰出手來,全權負責開發。
肖云華說道,老王,王麗萍,我可以在這里立下軍令狀,工廠的生產,協調管理以及工人等,凡是工廠的內部事務,我都盡我所能,竭盡全力。王麗萍也說道,我也保證,我負責的事情,一定盡心盡力,不拖后腿。王一元看著這情形,不由得苦笑道,老肖,王麗萍,你們這是在逼我啊。你們知道,這業務還沒開始呢,不好保證什么的。
肖云華說道,老王,你知道,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啊。王一元笑道,巧婦,你是什么巧婦,王麗萍還差不多的。三人都笑了起來。王一元接著說道,不過,有你們的支持,千難萬難,我肯定會想盡一切辦法的。要不然,我還欠著肖總這只臺巴子那么多的賬款呢。
王麗萍笑道,不要說臺巴子了,現在我們也都成了要飯的幾只外地巴子了。
王一元最后大聲說道,肖云華,我一定會讓你這個巧男把飯繼續做下去,還會做的更香的。不信,我們就等著瞧。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