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繁華 第23章 橫生枝節
第二天早上,王一元酒醒。他搖了搖還有些沉重的腦袋,人慢慢的清醒過來。他斷斷續續想起來昨晚的宿醉,記起來那些在醉酒狀態中說過的那些豪言壯語,不禁一陣陣汗顏。心里暗道,酒精這玩意還真不是個什么好東西。這次創業,要是能成還好說。如果萬一要是最后沒有辦成功,真不知道要怎么去收場。看來以后喝酒還是要控制,至少不能喝醉。
起床洗漱后,他去了辦公室,喝過一大杯涼水,精神徹底恢復過來。一個人坐在辦公桌前,從抽屜里拿出來一包餅干,準備早餐。他突然覺得自己這次出來創業,還是覺得沒有多大把握,有些心里發虛,萬一失敗了怎么辦?他人一下子就顯得不免忐忑,患得患失起來。
王一元找到交大農學院植物科學系的時候,老謝正帶著幾個研究生剛做完在的遺傳育種中心的實驗。他脫下白大褂,洗過手,把王一元領到他在實驗室隔壁的辦公室。
我覺得這是一件好事,至少也是一個機會。老謝聽完王一元的詳細介紹,高聲說道。王一元上午剛好到七寶客戶送貨,他來交大之前已向老謝打過電話,簡單說了自己想創業的事情。老謝覺得電話里三言兩語說不清楚,就把王一元叫來了他的辦公室。小王,你要把握住這次的機會。他遞給王一元水杯,戲謔的說道,現在雖然天氣比較熱,但你也不至于這么大汗滴滴答答的吧。
你早上電話給我后,我其實就一直在思考你這個創業的課題。雖然對你們印刷行業不太懂,但我知道,印刷作為一個古老悠久的行業,這么多年來能不斷發展繁榮,自然就有他的存在和興盛的理由。我這里借用清朝三代帝師翁同酥的一副對聯,送給你作為鼓勵。
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說到這副對聯,我今天就算是給你上一課,講講這個靜氣。老謝笑著說道,你也不要以為我只是一個農民教授,其實我對歷史,特別是清史的研究也是有一些心得的。
老謝說道,萬物靜觀皆自得,人生寧靜方致遠。這次創業,對你而言就是一件大事。古今圣賢,越是遇到驚天動地之事,越能心靜如水,沉著淡定,舉重若輕,應對裕如。再說了,你的這次創業,還遠不至于驚天動地吧。但你也要沉著應對,不能因此而自己首先亂了方寸。
他說道,常有人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為什么會是這樣?現實的骨感是因為朝目標前進的過程中,偏離了既定的軌道,到最后變成了無力掌控。現在市場經濟環境中,激烈的競爭,快節奏的生活,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強烈追求物質生活的欲望,給我們增加了無形的壓力,也使一些人的心態浮躁得宛若湯煮,身上或多或少充斥著匠氣、俗氣、躁氣,心煩意亂者有之,神不守舍者有之,著急上火者有之,但歸根結底就是缺少一些靜氣。
老謝接著分析,說道,如果內心不安靜,怎么會抽絲剝繭尋找本質,又怎會考慮各種的可能?平心靜氣處理好小事,面對大事就不至于慌亂;平心靜氣全方位的分析,才能掌控局面,按照自己的計劃前行。任何的社會都是復雜的,任何人都會生活在一定的麻煩之中,這常常會給我們帶來緊張和壓力。情況越是危急,事情越是麻煩,就越需要“每臨大事有靜氣”的心態,只有這樣,才能靜心凝神,做到舉重若輕。
老謝最后說道,寧靜才能致遠,平心才能靜氣,靜氣才能干事,干事才能成事。遇到大事一定要有靜氣,要按部就班地做好充分的準備,而不是忙碌躁動耍心眼找技巧。這種心態,我們不經過一些事情來歷練是很難達到的。面對各種喧囂忙碌、紛繁復雜的人事,平心靜氣,淡泊名利,執著于自己內心的追求,人生寧靜方能致遠。
聆聽過耳提面命的敦敦教誨,王一元內心滿滿當當的走出了老謝的辦公室。交大的七寶校區,草坪綠地遍布,小橋流水,蘭桂齊芳,古木參天,樓閣爭輝,是滬上一處不可多得的教書育人的好去處。
特別是教學樓前的一泓小巧細致的荷塘,菡萏新花曉并開,濃妝美笑面相隈。靜靜的湖面上布滿了碧翠欲滴的荷葉,像是插滿了密密麻麻的翡翠傘似的,把湖面蓋的嚴嚴實實,有翠綠的、墨綠的,顏色不一。荷葉叢中,一枝枝亭亭玉立的荷花,錦上添花般為單調的荷葉,添了一份清雅與柔美。那些成熟了的蓮蓬,垂著黝黑的腦袋,鼓著大大的眼睛,不經意間就與你相對而視。
走近荷塘,一股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讓人神清氣爽,心境突然之間豁然開朗起來。乘沒人注意,王一元迅速的俯身摘取下一個大大的成熟的蓮蓬,馬上放進隨身的背包里。在公交車上,王一元拿出蓮蓬,剝開幾顆鮮嫩的青蓮子,吃到嘴里甜滋滋、涼絲絲的,盡管還有一些些的生澀和味苦,但在齒間細細品味,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王一元的自信又漸漸多了起來。第二天一上班,王一元就去找肖總,直接了當的說了他自己的想法,表示愿意接手公司處理下來的設施設備,重啟爐灶新開張,同時也可以幫助公司解決一部分不愿意外遷的員工的工作。
肖總聽了很高興,因為這樣一來,臺滬公司不僅可以放心大膽地借這次搬遷的機會實行騰籠換鳥的升級改造,還沒有了一切后顧之憂。
他對王一元贊賞的說道,男人,就是要有擔當,關鍵時刻要站的起來。他接著說,這段時間,我還有事,要回一趟臺灣。這樣,我讓工廠把設施設備的清單列出來,財務也核算統計一下,你先看看,我們到時再合計合計。
創業的大方向定了下來,王一元接下來要緊的就兩件事,籌錢,找廠址。
找廠房是件大事。其時因為建設虹橋交通樞紐,需要搬遷的企業太多,很多附近的廠房早已坐地漲價,價格遠遠超出了王一元他們的預估。這時要找一個價格合中,面積合適,交通出行等方面也較為方便的廠房,確實不太容易,只能等機會。但這事反正也急不來,王一元想著先把風聲放出去,再發動大家的力量,他相信總歸會找得著的。
六月中旬,公司財務部門的清單出來了,按照市場價一共處理一百五十多萬元的設備設施,給予王一元八折優惠,約略一百二十萬元。此筆錢分三年還清,并且王一元必須以這些設備設施對臺滬公司提供反擔保。也就是說,在該筆款項沒有完全付清之前,這些設備設施的所有權還是歸屬于臺滬公司,王一元只有使用權,沒有任何處置的權利。
這其中主要包括了一臺雙色四開印刷機,一臺單色四開印刷機,一臺雙色八開打碼印刷機,兩臺250的商標印刷機,電子切紙機,折頁機,裱糊機,三臺軋車等,以及相關聯的輔助設備,還有一些后道的設備和一部分的紙張。
王一元不是很懂這些設備的價值,但肖云華內行,他看過清單后對王一元說,如果按照市場價的話,一百五十萬這個價格也算還可以。但是如果按照內部處理的價格的話,應該還可以有空間,可以和公司談談再簽字。
此外,公司還對王一元附加了三個主要條件,并要求寫進和王一元的協議合同,一是同業競爭禁止,凡是臺滬公司現有的客戶,王一元在至少五年內不允許進入。二是提拔王一元為臺滬公司業務部副經理兼上海辦事處主任,負責協調臺滬公司在上海區域客戶業務方面關系的處理,但是相關的工資只負責發放到今年的年底。
最狠的是第三條,關于國立襪業的業務,王一元需要全部移交給臺滬公司,并且臺滬公司即日起不再與王一元結算相關的業務費用。直白地說,就是要求王一元從國立襪業的業務中凈身退出。
這明顯是一份不公平不對等的協議。先不說是王一元要花大價錢,幫助臺滬公司處置大量的本就要淘汰的生產設施設備,還要接收安置一批的臺滬公司因搬遷遺留下來的員工。
單單說國立襪業公司的這筆業務。首先這單業務,基本是由王一元憑一己之力,經歷了很多努力和心血才開發出來的。第二,如果臺滬公司如約履行之前和王一元之間達成的業務費結算方式,王一元光憑這一單一年就能拿到超過十五萬元,即使這樣,也還沒有算上國立襪業每年業務增加的量。五年就是超過八十多萬元。
也就是說,王一元光這一單的所得,五年就差不多能大部分的抵消掉了臺滬公司處置給王一元的同等價值的設備設施。何況五年之后,臺滬公司對國立襪業的業務還有可能繼續,而這些設備設施的價值可能就要幾乎大打折扣了,甚至連報廢都有可能。更何況,除了國立襪業,王一元還有其他的業務單位呢?
王一元當然不愿意去簽這份所謂的協議。他找到孫經理,說道,這份協議太有失公平了。我沒法干。孫經理顯然已經知道了這份協議,他沒有說話。王一元接著抱怨的說道,與其這樣勞心勞力的去創辦所謂的工廠,那我還不如帶著自己的業務直接出來單干,這樣還省力氣一些,也沒有什么風險。
到最后,孫經理說話了,這份協議是丁經理起草的。我也不知情,所以也沒有辦法去說什么意見。但是肖總臺灣大概還有半個月左右就回來,你先不要著急。有些話你也先不要說出來,自己心里有數就可以了。一切可以等肖總回來再做商量。
王一元沒有它法。這件事情就僵持著在那里耽擱了下來。
離公司搬遷的時間越來越近,找廠房還沒有著落,也不知道是不是還應該繼續,還有比如資金,人員的調配等問題還要不要繼續推進,王一元心里沒數,也不知道接下去該怎么辦,他不免開始著急起來。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