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繁華 第2章 初入上海
早上業務部晨會前,王一元一般都會先到公司生產車間轉轉。今天興中公司的化妝品盒子要出貨,還有幾個打樣,他都得去看看。這是王一元多年工作形成的習慣,他對自己正在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要求自己盡量做到隨時心中有數。
倉庫前臺,業務助理小林正在開單。興中公司的化妝品盒子已打好包,整齊的碼放在待發貨區。王一元和業務助理小林以及生管肖云華交代了幾句,還和肖云華開了幾句玩笑話。肖云華老家是湖北監利縣,王一元老家湖南雙峰縣,一個湖北一個湖南,算是半個老鄉,兩人走的自然就近些。
這時,打樣部的王麗萍手里拿了幾個盒子樣品,“咚咚咚咚”的踩著高跟鞋,裊裊婷婷的走了過來,笑著對王一元說道,王哥,剛好你在這,這色你看看對不?
王麗萍是遼寧盤錦人,個子比較高,長得還算漂亮,加上性格爽直,在工廠里頗受歡迎,得一綽號叫“標準件”,就是廠花的意思。和南方跟別人打招呼的方式不同,來自東北的王麗萍不管對方熟不熟悉,稱呼一出口就是哥啊,姐的,叫的特別親熱。王一元到現在也不是很習慣,總覺得怪怪的。他于是就笑話王麗萍,說道,你這么想攀親戚,為什么不叫爹呢?
周圍幾個人哈哈大笑,王麗萍有些氣惱,作勢上來就要掐王一元的腰,她假裝惡狠狠地睜著大眼睛對王一元說道,我這樣叫你,你敢應嗎?王哥。你這是打樣不想要了吧。別,別,哥過幾天帶你去看f1大獎賽。王一元投降,趕緊說道。他順手拿過樣品和原樣,走到桌子前,湊到日光燈下仔細對比著看了會,轉身對王麗萍說道,這個打樣的藍顏色淺了些,還要再調調,再深一點點,就是那種接近于深藍,就好看了。
王一元在一家臺灣人投資的印刷廠做業務經理。工廠在老青滬路靠近華翔路,和上海東方國貿批發市場不遠,是一個當地村里開發建設的工業小區。工廠占據了這個工業小區其中的兩幢單層的專業廠房,三千平米多一點。公司名字很是大氣,叫上海臺滬國際印務有限公司。公司的業務主要是和在上海及附近江浙的臺資企業配套,專門做包裝袋和紙制品的印刷,員工有一百五十多人。
老板是臺灣臺中人,叫肖景東,他更喜歡別人叫他阿東,為人很隨和,但做事很精明,四十多歲。肖老板相傳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隨臺灣迪比亞電子來的大陸。迪比亞電子大陸的總部設在上海,它生產的迪比亞品牌的手機在國內一度很有名氣。肖老板看到機會,后來便出來單干開辦了這家印刷廠,專門供應迪比亞電子的包裝盒和產品說明書,從而由此慢慢起家。
現在臺滬公司擁有最新的海德堡對開六色,四開四色印刷機各一臺,以及完善的一系列印后包裝加工設備,在上海的印刷行業內小有名氣。
在私下里,員工卻都把肖老板稱之為肖巴子,主要指其小氣和有時候的做法做派不近人情。巴子的“巴”本來是一個形容詞,大致和鄉巴佬里的意思差不多,而在上海話里,巴子除了有鄉下人的這層意思,最主要還是指不懂上海市面行情,自以為是,容易被騙的外地人,但也不能算是罵人的詞句。
一般來說,上海本地人為體現自己作為大都市人的素質,總喜歡把上海人看不慣,或者覺得不合時宜的外地人稱之謂巴子。他們口頭的說法就是,格幾只巴子,勿經花,一歇歇就勿曉得東西南北勒。
這上海話其中的巴子,自然是指全中國除上海市中心城區以外的人,不僅包括了上海的鄉下人,中國其他各省市區的人,甚至還包括了一部分外國人,而且離上海中心城區越遠,好像“巴”得就越厲害,比如京巴子,臺巴子,港巴子,韓巴子,甚至美巴子,歐巴子......等等。
而肖景東肖老板格只巴子,卻更加不幸,不僅全部完整包括了上面巴子的這些含義,在員工心里還有另外的一層奧義,媽了個巴子,活多又累,吃的又差,睡的也不行,錢還總是被七摳八扣的,這個人不要太巴了,他們經常對老板和工廠有這樣那樣的抱怨。
說是業務經理,王一元其實就只是一個普通業務員,上面還有業務部經理。臺滬公司業務部里具體做業務的有六個人,一個跟單和協調的業務助理小林,再加上部門經理總共八人。
業務部經理也是臺灣人,姓丁,是肖老板的表弟。這個人整天一副洋式的派頭,頭發打理得油光水滑,即使在大熱天有時還要穿上西裝,系上領帶,特別是一雙皮鞋,硬是一整天都見不得有一絲灰塵。為更顯示自己的洋氣與眾不同,丁經理一般說話連續不超過三句,嘴里就肯定會蹦出一兩個英文的單詞出來,搞得來員工們經常似懂非懂。忍無可忍,員工私下里大多將他斥之為人模狗樣。
此丁君有兩個特別的愛好,一是最喜歡開會,業務部有晨會,星期六上午公司正常上班,下午要開本周的業務調度總結會。會議開始時還喜歡講究有儀式感,要求全體起立,或者表決心,或者唱歌,或者有節奏的鼓掌,互相擊掌歡呼。二是填表格,并且美其名曰表格化管理。業務人員要填寫日常工作管理跟蹤表,不僅要填寫具體聯系人,聯系電話及方式,經辦項目和地點,甚至連具體的時間都要按照要求以一小時為分段,每一小時干的任何事情,都要逐項列式寫得明明白白。
星期六的調度會上,每個業務員都要上交上星期的工作總結,還要填寫下周的工作計劃,要定具體目標及達成的時間,最后簽字畫押,下次開會報告時要逐一對照檢查。
其時在上海,還有周邊的江浙兩地,聚集了很多很多的臺資企業。相對來說,因為同根同源又遠離故土臺灣,所以在大陸的臺資企業更愿意和臺資企業打交道。有了這種天然的優勢,臺滬公司的業務拓展順風順水,很短的時間就得到較大的,目前更是有了像華碩電腦,仁寶電腦等這樣的多家大客戶。
在臺滬公司總體業務份額中,老板肖總和丁經理加起來占了有一多半。而王一元等幾個業務員,除了要不斷開拓新的客戶,還要負責公司分配的不同片區現有客戶的溝通協調,回款,走訪,客情和維護等等。
說起來王一元之所以進入臺滬公司,過程比較曲折,也挺有意思。王一元之前在寧波工作,今年三月份剛到上海找工作時,兩眼一抹黑,他除了以前曾來上海公務出差的幾次有限的經歷,對上海有個粗略簡單而膚淺的印象外,基本上沒有認識的人。
王一元雖然有過幾年的工作經歷,甚至也算還有點成績,但上海初來乍到,繼續找工作一切就都得推倒重來。他在寧波曾經做的是生產管理,一家較大規模的服裝輔料生產企業,但這次到上海,他卻想做一下改變,他下定決心要學習做業務,一方面因為生產管理做的時間久了有了一定的惰性,缺少了激情,主要的原因還是他覺得做業務更富有挑戰性,對自己以后的或許更有幫助,做好了可能也比較有前程,這樣更契合他來上海的沖動和決心。
想清楚了要做什么,王一元接下來找工作目標自然就很明確:自己能做的了的行業性大公司。找工作的過程倒還算順利,經過多次的進出人才市場,比較了各種報刊上的招聘,經過不斷聯系,面試,篩選,到上海十天后,王一元最后選擇了臺滬。
說來有點搞笑,之所以是臺滬公司,這主要還要歸功于“51job”那一期報紙上臺滬公司半個版的彩色招聘。王一元當時心里想,既然能用半個彩色版來做招人,這個公司實力應該還行。
《2》情節跌宕起伏、2扣人心弦,是一本情節與文筆俱佳的小說,鳳凰小說網提供第2章初入上海在線閱讀。
2內容由網友收集并提供,轉載至鳳凰小說網只是為了宣傳《第2章初入上海》讓更多書友知曉。
如果對作品瀏覽,或對作品內容、版權等方面有質疑,或對本站有意見建議請聯系本站,感謝您的合作與!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