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 第兩百一十八章 絕地反擊
在萬眾矚目中,一輛小型suv“宋”被送上了碰撞試驗軌道,它將開始第一次正面碰撞。
伴隨軌道不斷加速,“宋”以40英里(折合64公里)的時速正面撞向墻體,發出重重“砰”的一聲。
許多現場的觀眾忍不住站了起來,想要更加看清楚整個碰撞過程。
一陣硝煙過后,“宋”的輪廓出現在大家眼前,車身沒有太過變形,a柱、b柱都保存完好,發動機艙潰敗后并未侵入駕駛艙,光用肉眼觀看就能知道“宋”的表現足以通過這次碰撞測試。
“噢,它看上去表現完美!”
有歐洲記者見狀,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宋”開始碰撞時,電視臺攝像機一直近距離拍攝韓皓的表情,還特意放了小窗口同步直播。
鏡頭前的韓皓在“宋”啟動后,臉上就帶著淡淡的表情,就算碰撞瞬間全場發出一陣呼叫,他依舊面不改色,一臉胸有成竹的姿態。
覺察到攝像機拍攝著自己,韓皓拿起眼前的水杯喝上一口,然后對鏡頭露出自信的微笑。
他大氣沉穩的表現,繼續征服了許多電視機前的觀眾,這個中國企業家身上展現出來的個人魅力,實在是出乎許多歐洲人民的意料。
現場大屏幕開始慢鏡頭回放車內高速攝像機拍攝的假人碰撞瞬間表現。只見正面安全氣囊彈出,膝部氣囊也同時彈出,假人在安全帶和氣囊的保護下,僅僅身體略微往前傾斜,頭部和膝部都被安全氣囊保護,沒有遭受過多傷害。
從駕駛座后面的另一個鏡頭重復回看,可以看到碰撞瞬間車內方向盤和儀表臺都沒有破壞,保持了安全標準,假人并未因此受到任何傷害。
事實勝于雄辯,第一次碰撞“宋”完美通過了考核。
在清理現場更換第二輛車進行側面撞擊測試之前,主持人趁此機會繼續采訪韓皓。
“你怎么看待剛才的碰撞測試,是否達到了你的心理預期?”
“正常表現吧,在‘宋’上市前我們就進行過多次類似試驗,實際上這樣的畫面我已經看過至少12次。
中國制造的汽車雖然便宜,但同樣足夠安全!”
韓皓可沒忘記今天的任務,他必須扭轉歐洲人民對中國汽車惡劣的印象。
第一次碰撞結果,讓許多原本打算看熱鬧的歐洲觀眾大感意外,跟之前媒體上反復播放的中國兩大品牌一撞即潰的畫面不同,他們看到了完全脫胎換骨的產品展示。
“中國人是不是特意更換了產品,還是做了什么手腳?剛才的碰撞結果比我看過的許多歐洲車都要優秀?”
有人在電視劇前大為不解的問道。
“伙計,你沒看到是電視臺和adac聯合挑選的車輛嗎?中國人想在歐洲作弊,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另一位同伴就此提醒道,雖然他也挺驚訝,但中國這輛汽車確實表現很好。
第一次碰撞表現優秀,反而讓更多人期待第二次碰撞的結果,他們一動不動守在電視機前等待。
“我有預感,第二次碰撞測試結果一樣優秀。你看這個姓韓中國人自信的表情,像是一早就知道成績似的。
今天這次直播,我看完全給中國人的汽車做了廣告,大家都親眼見證了中國汽車的安全,說不定今天就是中國汽車大舉進入歐洲市場的前哨戰。”
一位對汽車工業相對有些了解的歐洲觀眾在電視機前感嘆道。
很快,第二次碰撞測試開始,撞擊物以32英里(折合50公里)的時速狠狠撞擊第二輛嶄新的“宋”側面。
“砰——”
硝煙散去,只見“宋”的左側車身變形,但駕駛艙未被擠壓,側氣簾順利彈出,假人的頭部受到良好保護。
“哦,老天!”
現場觀眾不得不接受讓他們大感意外的結果,就是今天中國品牌的汽車在碰撞試驗中表現優異,兩次碰撞測試都取得好成績。
換好衣服重新上臺的嘉賓威廉見此情景,臉色鐵青,他認定中國汽車質量不堪一擊的觀點,活生生在眼前被撕得粉碎。
剛才自己對韓皓的刻意刁難挑釁,看上去就像是一場跳梁小丑般的鬧劇。
不等主持人發話,他就以身體不適為由提前離開了直播間回到后臺,再留下便是自取其辱。
與此同時,主持人突然走到韓皓身邊,對其竊竊私語,只見韓皓聽完點點頭,像是答應了什么。
正當觀眾們以為今天直播到此為止之時,沒想到現場清理完畢后,又有第三輛“宋”被請上了碰撞場地。
“就在剛才我們節目組跟adac緊急協商,并且經過韓皓先生的同意后,臨時決定追加一場碰撞測試。
這輛作為兩場碰撞測試的備份新車,將會挑戰正面40位置的碰撞測試,這也是adac將在明年首次引進的測試考核項目。據統計,在日常駕駛中,正面小重疊面碰撞是許多傷亡事故發生的罪魁禍首。因此,今天‘宋’將一鼓作氣為大家提前進行演練。
我在這里要聲明一點,就是第三次碰撞的成績并不列入今天最終成績考核。因為這是臨時安排的測試,大家可以把其看成是一種演習,或者是一場表演賽!”
經過現場主持人介紹,所有人明白了還會有第三場碰撞測試的存在,難度會提高許多。
40面積碰撞比正面180度100碰撞難度要求更高,在adac內部碰撞測試中,許多車輛180度正面碰撞取得好成績,但換成40面積碰撞的話成績卻慘不忍睹。
為了挽回一定顏面,adac主動提出了如此建議,希望能讓“宋”至少在鏡頭前留下相對不足的表現。
本以為韓皓可能不會同意,為此他們特意說此次碰撞結果不加入今天成績的考核,沒想到中國人卻很爽快答應了。
看著韓皓胸有成竹的表現,adac方面不禁產生了懷疑,這次刻意打壓難道又為中國人無意間達成錦上添花之舉?
看熱鬧不嫌多,知曉第三場碰撞即將開始,現場觀眾再次爆發出熱烈掌聲。
跟第一次碰撞試驗類似,唯一不同就是碰撞接觸面積主要在駕駛員位置車頭40面積。
“砰——”
硝煙散盡,“宋”依舊保持了好形態,a柱完好,正面氣囊和側氣簾一起彈開,給予假人足夠安全的保護。
“這太不可思議了!”
adac方面的工程師們有些不敢相信,“宋”在這樣突擊考試中依舊取得了好成績。
他們今天想盡了種種辦法,最終卻發現對這輛中國生產的suv無可奈何。
出口到歐洲的“宋”實際上是一款全球車型,在安全碰撞上做到了最高標準要求,不但符合歐洲也符合美國的碰撞標準,因此這樣臨時提出的測試韓皓想都不想就點頭同意了。
如此大好舞臺給“宋”表現,十足的免費廣告,他當然不能錯過。
“我就說嘛,中國汽車有不那么好的產品,同樣也會有好的產品存在。希望今后歐洲消費者在選購汽車時,能把中國汽車列入考慮范疇,它一定不會讓你們失望!”
第三場碰撞測試結束后,韓皓并未忘記在電視上給中國汽車打廣告。
其他多余的話他并不需要講太多,“宋”的表現足夠說明了一切。
一場本以為是公開審判的直播,沒想到演變成中國汽車尤其是中華集團的產品廣告,這讓許多歐洲媒體大為郁悶。
adac最終給“宋”打出了五星標準的最高評價,同時在節目結束前,他們的主管公開為之前質疑全部中國汽車質量不合格的觀點道歉,表示中華集團是一大例外。
面對歐洲媒體針對中國汽車鋪天蓋地的指責,韓皓以及中華集團在歐洲上演了一場絕地大反擊,以無可辯駁的事實反駁了種種莫須有的批評,并且為中國汽車正名,挽回了中國商品的國家形象。
這使得他一躍成為在歐洲知名度最廣的中國企業家,順帶也讓“宋”的銷量得到出乎意料的熱銷。
在這樣背景下,對中國汽車工業真正實力的討論,成為許多歐洲媒體的近期熱點。
還是直播碰撞的德國知名電視臺,他們特意做了一期關于中國汽車工業的節目,邀請本國著名汽車行業專家,請他談一談對中國汽車的看法。
“中國汽車工業起步于60年代,跟韓國汽車工業相近。但他們由于各種原因一直沒能跟上國際發展潮流,如果不是吸引外國汽車巨頭到中國投資,帶去大批技術和管理經驗,中國汽車業現在跟印度應該是同一個水平。
如果用具體數值說明的話,以我們德國汽車工業為參照物,印度落后30年時間,而中國則是20年。就是得益于我們為中國帶去現代汽車工業的火種,讓他們得以燃起火把趕路,進而超過印度10年時間。
從先前參加碰撞試驗的兩個中國品牌汽車來看,他們采用的技術平臺跟我們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近似,并且在對汽車工業理解上相差有20年差距,這其實是中國汽車工業的普遍表現。”
這位汽車行業的專家看來對中國汽車乃至亞洲汽車了解很客觀。
“你的意思是說,中國人以現在的發展水平,還需要20年時間才能追趕上我們引以為傲的德國汽車工業?”
主持人很快抓住觀眾的痛點,問出大家都想知道的東西。
皺了皺眉頭,汽車行業專家簡單想了一會后,繼續回答道。
“我的本意是雙方技術差距在20年時間,不過如果考慮到我們德國汽車工業也在不斷發展,你也可以理解為中國人得用20年時間來追上我們。
但是,我們不能忽視后發優勢帶來的趕超能力,像參加碰撞試驗的中華集團,他們推出的車型產品就是例外,‘宋’據我估計已經接近國際主流水準,技術差距控制在6年時間即一代車型以內。”
“噢——”
坐在演播室現場旁聽的觀眾集體發出感嘆,對專家剛才的話感到意外。
“等等,我跟現場觀眾一樣,被您的回答給弄糊涂了。剛才您說中國汽車工業跟我們德國相差20年,現在突然又冒出來一個中國企業只差了6年時間,這不是前后矛盾嗎?”
主持人身經百戰,很快注意到這個明顯的漏洞。
“我說的20年是從整個國家層面考慮,中國現在的自主車企基本沒有自我研發能力,可以說才剛起步,從其一年寥寥可數的銷量足以證明。中國的汽車工業要整體追趕上德國,確實需要20年時間。
不過好比沙漠中會存在綠洲,綠洲是沙漠中不可思議的奇跡。在中國這片貧瘠的汽車沙漠,也有一塊奪目的綠洲存在,就是中華集團。他們這些年吸納了許多國外人才,并且積極利用國際最新技術打造自己的產品,例如這款小型suv‘宋’出眾的碰撞測試,在安全水平上就已經追上我們。但在發動機等其他核心技術,‘宋’跟我們主流車型的差距還控制在一代車型之內。
車型只是個例,以我對中華集團的研究,他們跟我們真實水平差距應該是10年時間。如果他們保持這樣的發展速度,很可能在6—10年后就會追上我們發展的步伐。但這只針對他們一家企業而言,無法代替整個中國汽車工業。
在這里我要提醒大家,不要忘記韓國汽車一夜崛起的經歷,2002年以前韓國車還沒有進入我們眼簾,但現在他們已經迅速發展成為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我們德國汽車工業,乃至全世界的汽車巨頭,都要從今天開始留心中國汽車的崛起。”
汽車專家侃侃而談,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毫無保留公開。他在研究中國汽車業時,就留意到類似異端的中華集團。
為此,他曾親自來到法蘭克福車展上觀察中華集團展出的車型,原創性的設計賦予了中國汽車產品更多可供解讀的細節。
他認為中華集團很可能復制韓國汽車的發展道路,成為國際汽車業的又一家新貴。
在歐洲媒體的大肆渲染報道中,中國汽車一下子從之前的不堪一擊,華麗轉身成為了歐洲汽車重大威脅,這可真出乎韓皓的意料。
不過剛回國的他顧不得理會太多,因為他馬上要迎來自己的終身大事,迎娶自己的未婚妻進家門。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