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流逝,轉眼已經到了十月。
古代所用乃農歷,十月天氣已經十分寒冷,特別是北方,甚至有人凍死。
申岐之地,中陽,平岐君府。
李斯奏曰:“秋耕已畢,如今天氣嚴寒,百姓們卻大多節衣省食,蝸居家中艱難度日。”
趙嘉問道:“府庫錢糧可還充足?”
李斯對曰:“自齊國所換糧草,大王分給了君上不少,然滅蝗消耗錢糧過多,若僅僅依靠那些分配而來之糧草,根本不可能撐到來年開春。”
“好在這些年君上以釀酒為由,從各國購得糧草無數,絕大多數都已經被秘密儲存,若算上這些糧草,申岐之地并不缺糧。”
趙嘉聞言,臉上不由浮現出了些許笑意。
亂世之中,最為重要者莫過于糧草以及人口,昔年長平之戰,趙國正是因為糧草不足才被迫主動出擊,以致落得慘敗的結局。
作為有長遠目光的穿越者,趙嘉不可能想不到這點。
昔年趙嘉做出了高度白酒,在整個趙國甚至九州大肆販賣,曾一度被趙國文武所反對。
眾所周知,釀酒消耗糧食過甚,趙國本就不產糧食,若再大肆釀酒,縱然能夠憑借賣酒賺到許多錢財,也會將趙國糧食消耗殆盡。
亂世之中,糧草可是極其重要的戰略物資,縱然手中有錢,想要大批量從其余各國購買糧食,也絕對不容易。
趙嘉卻另辟蹊徑,先將釀造的美酒推廣出去,待高度美酒成為各國權貴寵兒以后,再以沒有糧食釀酒為由,大幅度縮減美酒的供給。
俗話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列國權貴習慣了高度烈酒以后,再喝原來的酒便感覺寡淡無味。
一時間,各國高度白酒價格暴漲。
重利之下,必有勇夫。
價格暴漲的高度白酒,讓各國權貴看到了賺錢的路子,于是就開始暗中與趙嘉做起了糧食生意。
對于此事,各國國君或許早有察覺,不過趙嘉也是打著釀酒的幌子購糧,再加上走私糧食者皆為各國大商賈、大權貴,縱然是各國國君也只能睜只眼閉只眼。
就這樣,趙嘉用從各國購買到的糧食釀酒牟取暴利,又暗中囤積了無數糧食以備不時之需。
“吾乃平岐君,自然要顧治下百姓死活。既然錢糧充足,那就不能讓百姓們忍饑挨餓。”
李斯勸道:“話雖如此,然開倉賑災并非小事,如今百姓們尚能勉強度日,若君上開倉放糧,百姓們雖然會感恩戴德,也難保不會讓部分人寄希望于官府開倉放糧之上,繼而疏于耕種。”
“更何況,糧草不動,君上隨時可以領兵征伐,一旦動了備用糧草,若天下有變,恐失良機啊!”
說到這里,李斯朝著西方指了指。
趙嘉聞言,沉默了下來。
李斯的意思,趙嘉如何不懂?
就連全民滅蝗的趙國,且有從齊國換來的糧草作為支撐,百姓今年冬季生活都如此艱難。
反觀秦國,數年來不斷與各國交戰,消耗錢糧不計其數,卻是施屢戰屢敗,根本沒有什么繳獲。
縱然沒有今歲的干旱與蝗災,秦國都很難支撐過這個冬季。
有了干旱與蝗災,更是讓秦國雪上加霜,許多地方已經發生了餓死人的事情。
李斯所說的天下有變,正是等到來年開春,秦國經受過寒冷與饑荒的摧殘以后。再調集備用糧草西征。
屆時,必然能夠大破秦國,廣地無數,乃王霸天下之策。
“賑災還是留下糧食準備攻打秦國?”
趙嘉右手手指輕輕敲打著案幾,發出了‘篤篤篤’的聲響,正在心中權衡著得失。
“秦國急報,請君上過目!”
就在此時,邊城卻是拿著一封急報跑了進來。
趙嘉拆開書信,看完里面內容以后,臉上露出極度復雜之色,不知該喜該悲。
李斯察言觀色,看出了趙嘉的不對之處,急忙問道:“敢問君上,信中內容乃何事?”
趙嘉將書信遞了過去,嘆道:“秦國大疫,死傷無數。”
李斯聞言,急忙將書信接了過來。
果不出李斯所料,秦國連年征戰不休,而且屢戰屢敗,哪怕家底非常渾厚,在經歷過干旱以及蝗災以后,國內仍舊出現了大規模饑荒。
饑荒,往往伴隨著大量百姓的死亡。
只是這一次,秦國的饑荒太過嚴重,秦王政為了緩解饑荒,甚至下詔以糧食換爵位。
饒是如此,仍舊有大量秦國百姓被餓死。
死人太多沒有及時處理,哪怕如今天氣寒冷,尸體仍然逐漸發臭,繼而引起了瘟疫。
瘟疫先是從某幾個地點開始散播,由于整個秦國官府都將精力放在饑荒上,以致忽視了瘟疫的蔓延。
以至于,短短半個月時間,瘟疫在秦國迅速蔓延開來,讓無數秦國百姓發病。
當秦國政府反應過來的時候,想要阻止已經有些晚了,哪怕處理了許多被感染的病人,短時間內仍舊未能控制瘟疫的蔓延。
李斯看完書信以后,臉上喜色越來越濃。
他揮舞著手中書信,振奮道:“秦國大疫,實乃天賜良機與君上,想必過了這個冬季,縱然秦國能夠控制住饑荒與瘟疫,必然也會元氣大傷。”
“彼時君上上書大王,再動用存儲之糧草,趁著秦國缺糧少人之際,盡起大軍攻入秦境,縱不能一戰滅之,亦可廣奪其地!”
趙嘉看著興奮的李斯,再聽完對方的一番話,亦是怦然心動。
歷史上這個時候的秦國,究竟有沒有爆發饑荒、瘟疫,趙嘉并不知曉。
然而,縱然那時的秦國果真爆發了饑荒瘟疫,趙國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根本沒有余力趁機向秦國發動進攻。
現在可就大不一樣了。
由于趙嘉的出現,趙國國力如今幾乎提升了一倍,反觀秦國卻被削弱了不少。
如今趙國百姓因為干旱蝗災,雖然也不好過,卻不會出現餓死人的事情,申岐之地的府庫內,甚至還秘密堆積著許多糧草。
趙嘉真要趁著秦國饑荒、瘟疫之際,出兵伐之,未嘗不能大獲全勝。
李斯看到趙嘉仍在猶豫,諫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還望君上當機立斷!”
:《史記·秦始皇本紀》:十月庚寅,蝗蟲從東方來,蔽天,天下疫。
請記住本書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biqug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