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七十四章 鄭國

  韓都新鄭。

  四十多歲,一身樸素裝扮的鄭國,看著田間飛來飛去的蝗蟲,眉頭緊鎖。

  “許仲,有沒有人愿意與吾等一起滅蝗?”

  臉色略顯稚嫩的許仲,聞言不由苦著臉,道:“回稟老師,百姓都認為蝗災天授,不可輕易捕殺,否則必遭天譴。”

  “如今坊間皆言大王失德,以致天降大旱與蝗災,各地豪紳、族老紛紛上書,請求官府祭告上天,以平息蝗災!”

  鄭國聞言,不由面露怒色,喝道:“遭遇干旱不知修渠灌溉,蝗災爆發亦不知捕殺救糧,反而將希望寄托在虛無縹緲的天意之上,簡直愚昧、荒謬至極!”

  鄭國乃韓國卓越的水工(官名),師承農家,其弟子許仲,便是農家創始人許行的后人。

  農家雖然被稱為九流之一,并且去勸說農耕的主張為各國采納,然農家的某些主張并不符合統治者之意,故此農家也逐漸走向沒落,甚至許多農家著作都遺失了。

  鄭國師承農家,滿心想要構建天府之國,并屢次向韓王上書,請求韓王開挖溝渠,修建水利工事,積流灌溉,以保證農作物能夠旱澇保收。

  奈何韓王認為開挖溝渠工程量太過巨大,將會消耗掉韓國太多國力,所以不予采納。

  甚至于,秦王政繼位那年,韓王還準備將鄭國送往秦國,令其幫助秦國修建水利工事,從而達到“疲秦”的目的。

  歷史上韓國為了阻擋秦國東出,的確派遣鄭國前往秦國修建鄭國渠,本來是想要以此“疲秦”,卻沒想到鄭國實在太過敬業,哪怕身為間諜,仍舊將自己本分工作做得極好。

  秦國在鄭國的倡導下,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修建了規模浩大的水利設施,反而讓關中生為沃野,不再遭遇兇年,秦得以富強,卒并諸侯。

  由于鄭國所修建的水利設施,讓關中成為天下糧倉,被稱為‘天府之國’,替秦國日后統一華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為了紀念鄭國的功勞,秦王遂將其所修建的溝渠命名為‘鄭國渠’。

  鄭國主持修建的鄭國渠,也與都江堰以及靈渠二者,并稱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

  這個時空,由于趙嘉的橫空出世,吸引了秦國太多注意力,韓國并未像歷史上那般有巨大壓力,以致韓王最終沒有實施這個失敗的‘疲秦’計劃。

  再加上鄭國屢次上書修建溝渠,逐漸引得韓王不滿,以致鄭國也開始被冷遇。

  許仲聽聞鄭國之言,當即不忿道:“若大王早日聽從老師之言,提前開挖溝渠、引水灌溉,哪怕遭逢大旱,也絕不至于達到如此地步!”

  “旱災若能緩解,蝗災自然不會產生。”

  鄭國看著憤憤不平的弟子,心中忽然充滿了疲憊,臉上也滿是沒落之色。

  他有滿腔抱負,奈何韓王不予采納,如今只淪為各級官吏呼來喝去的閑雜人等。

  明明能夠提前預防旱災、蝗災,卻眼睜睜的看著它們爆發,鄭國只感覺無奈與悲痛。

  “可惜老師滿腹才學,諸侯竟然無人能識!”

  許仲擊掌而嘆,為自己的老師感到遺憾。

  鄭國無力癱坐在干裂的土地上,目光沒有焦距望著田間蹦跶的蝗蟲,臉上滿是無奈的苦笑。

  “老師,趙國平岐君公子嘉賢明遠播,求賢若渴,只要有真才實學之人,無論出身何者學派,皆能虛心采納。”

  “既然韓王沒有識人之能,不肯讓老師一展兄中所學,老師何不棄官而走,前往中陽投奔平岐君?”

  鄭國聞言,灰敗的臉上浮現出了些許光彩,不過很快就褪去了。

  趙嘉的名聲,鄭國何嘗沒有聽過?

  他曾經也考慮過前往中陽投奔趙嘉,只是想到趙嘉對于商人的重視,很快就掐滅了這個念頭。

  農家主張播百谷,勸耕桑,以足衣食。

  農家除了主張人人平等,希望君王與百姓一同從事農耕,最重要的主張就是重農抑商。

  農家認為商人逐利,若給商賈便利,則人人企圖不勞而獲,那樣就沒有人從事耕種了,就會讓國家走向衰弱,

  農家重農抑商的思想,被諸侯國所接納。

  只是欲使君臣并耕之主張,卻是觸犯了統治者的逆鱗,這才不被重用。

  這種主張與孔子的‘君臣’思想相悖,再加上曾經有兩個儒家門徒,棄儒家而跟隨農家許行,以致儒家與農家結怨。

  孟子甚至發書激烈抨擊農家思想,稱‘所重民食’,此百姓所長也,牧養天下,此圣王所長也。

  及鄙者為之,以為無所事圣王,欲使君臣并耕,有悖上下之序。

  儒家的抨擊,再加上其主張的確不被諸侯所喜,這才導致了農家的沒落。

  時至今日,經歷過風風雨雨的農家,已經開始逐漸撇棄君臣共耕的思想,只是農為本的思想,卻從來不曾轉變過。

  “平岐君雖招賢納士,奈何其太過注重商賈之利,未必肯采納農家之言。”

  許仲聞言,遂不再多語。

  趙嘉注重商賈之事天下皆知,正是因為趙嘉給商賈的便利,這才導致九州大商賈紛紛前往趙國經商,讓趙國賺了不少錢。

  就這樣,師徒兩人看著干裂的土地,以及田間那些活蹦亂跳的蝗蟲,居然都有些不知所措。

  “荒謬,簡直荒謬之際!”

  就在此時,兩人忽然聽到了激烈的斥責聲,急忙抬頭望去,卻是發現兩個身穿儒衫的士子,正拿著一張告示,邊走邊高談闊論。

  “干旱、蝗災乃天授,平岐君不思祭天、養德平息天怒,反而下令百姓群起滅蝗,此舉豈非妄遭殺孽,有悖天意?”

  “是極是極!”

  “最讓人難以接受者,乃是這平岐君居然當眾烹食蝗蟲,并且下令官府以錢糧、谷粟向百姓求購蝗蟲,而后又將這些蝗蟲當做菜品在天香樓推出,簡直有辱斯文!”

  鄭國、許仲聽著幾個儒生的談論,當即面面相覷。

  他急忙起身攔住幾個儒生,先是向他們施禮,而后問道:“不知諸位所談何事?”

  這幾個儒生士子打量鄭國、許仲穿著,倒也沒有因為他們穿著樸素就輕視,反而將拿著的告示遞給了鄭國。

  “先生且看,此乃平岐君在上黨頒布的文書,簡直荒謬之際!”

  鄭國接過告示,看完里面的內容以后,忽然感覺呼吸變得急促起來。

  他猛然轉頭看向許仲,喝道:“收拾東西,辭官前往趙地!”

  請記住本書域名:www.touxiang。偷香小說網手機版閱讀網址:.touxiang

飛翔鳥中文    趙公子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