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趙嘉已經跳下懸崖!”
聽到秦舞陽的稟報,田光急忙問道:“可曾找到尸體?”
秦舞陽面露難色,道:“懸崖太過陡峭,想要攀爬下去尋人并不容易,且此處懸崖號稱鷹愁渡,就連雄鷹掉進懸崖之內都很難飛起來,趙嘉跳崖必死無疑!”
田光當即臉色微沉,喝道:“如此軍國大事,豈能不謹慎對待?活要見人,死要見尸,無論損失多少人,也要將其尸首找出來!”
秦舞陽咬牙領命。
鷹愁渡,果然是個無比險峻的懸崖,具體有多深根本無人知曉。
可是如今,燕軍卻要探探這個人跡罕至的地點,由于懸崖下面比較大,且人跡罕至,想要搜尋趙嘉尸體并不容易,故需要數量不菲的燕軍聯合行動才行。
而且,由于這里人跡罕至,也就導致各種猛獸、毒蟲橫行,兩日內燕軍已經死傷超過三十人。
“這里有碎骨!”
忽然間,一位負責搜尋的士卒發下碎骨,當即大聲喊叫起來。
秦舞陽得到消息,急忙帶人過去,發現到處都是殘留的碎骨以及殘缺不全的尸骸,尸體顯然被猛獸啃食過,就連血肉都所剩無幾,更不用說是辨認面容了。
“這里還有被撕碎帶血的衣服!”
秦舞陽走過去,將那些帶血的衣服撿起來,細細打量過后,發現果然是上等料子。
只不過,衣服已經破的不成樣子,雖有極大可能為趙嘉所穿衣服,卻也不能明確辨別身份。
“這里還有印綬以及玉佩!”
秦舞陽聞言急忙走過去,接過印綬以及玉佩以后,不由大喜過望。
印綬,正是平岐君印綬。
至于那塊玉佩,乃是上等美玉打造而成,前面刻了一個‘趙’字,后面刻了一個‘嘉’字。
有此兩件物品,足以證明這具尸體就是趙嘉本人。
督亢之地,戰事爆發的迅速而激烈。
雖說齊國國力超過燕國,可是由于齊國多年來偏安一隅的鴕鳥政策,以致齊軍戰斗力頗為低下。
此番燕以舉國之力攻督亢之地,再加上這里的百姓心向燕國,里應外合之下大破齊軍,燕軍連戰連捷,不足半月就已經收復了整個督亢之地。
齊王聞言大怒,一面派遣使者入趙請求趙王出面給燕國施壓,一面調集國內兵馬,準備再與燕國交戰。
而此時,燕國也因為大破齊軍復奪督亢之地而歡迎鼓舞。
只不過,由于趙嘉死于燕國境內,在沒有處理好這件事情以前,燕王始終有些心神不寧。
邯鄲,王宮大殿。
“啟稟大王,平岐君公子嘉在返回趙國之際,不幸遭遇秦國刺客襲殺,下落不明,吾王得到消息派兵搜尋,最終在公子嘉遇刺之地附近的懸崖下面,發現了染血的印綬以及玉佩。”
由于這次出使趙國關系重大,燕王遂遣心腹蔡鳥入趙。
蔡鳥稟報完畢以后,朝堂內眾趙國公卿盡皆臉色大變。
趙相韓倉更是厲聲喝道:“公子嘉麾下有三百虎賁,皆為百戰之兵,除非遭受上千軍隊圍剿,否則又怎會出事?”
“秦國雖然有心對公子不利,又如何能夠派遣如此多兵馬入燕截殺?”
蔡鳥面露悲苦之色,道:“燕連年征戰,國力羸弱無比,為了恢復國內生產,對于別國商隊都大開方便之門,不曾想卻是放進了許多秦國奸細,以致公子嘉不幸殞命于鷹愁渡。”
“若相國不信,可派人前往燕國查探事情詳情,秦國雖然伏殺了公子嘉,自身卻也傷亡慘重,我王得知消息以后,更是盡起大軍前去剿滅那些刺客。”
“秦國黑冰臺首領,都被我王所殺,尸體正停留在燕國。”
“除此之外,我王尚且繳獲許多秦軍甲胄、武器、箭矢,以及那些戰死的秦人尸首,這些只要大王派人前去查探,定然能夠查出事情真相。”
蔡鳥言語雖然悲戚,卻也信心十足,哪怕趙國真的派人前去查探,也只能將趙嘉之死歸咎于秦國身上。
畢竟,死在十里亭附近的秦人不在少數,只要詳細探查,想要確定他們秦人的身份并不難。
蔡鳥話音落下,趙國朝堂之上頓時議論紛紛。
韓倉率先出來喝道:“公子死于燕國境內,燕國絕對脫不開關系,誰知是不是燕國故意嫁禍給秦國,想要引起秦、趙開戰?”
“依我之見,大王應興兵攻燕,為公子報仇雪恨1”
作為親善秦國之人,韓倉出言維護秦國,倒也在蔡鳥意料之中,聞言并沒有露出驚慌之色。
“燕乃弱國,早已心甘情愿依附趙國,又豈敢加害公子?”
“還請大王明察,此必為秦國一石二鳥之計,不僅除掉了公子這個秦國的心腹大患,更是借機嫁禍燕國,使得趙國發兵攻燕,最終導致合縱聯盟被破壞!”
蔡鳥聲色俱厲的申辯者,最終甚至單膝跪在地上,喝道:“無論如何,終究乃我燕國失職在先,若大王欲興兵伐秦為公子報仇,燕愿以舉國之兵充當先鋒!”
“哪怕燕舉國男子盡皆戰死,也誓要為公子向秦國討回公道!”
蔡鳥的一番話,再次引得趙國公卿議論紛紛,不少人都覺得蔡鳥之言頗有道理。
一時間,朝堂之上爭論不休。
有人認為趙嘉死在燕國,趙國就應該發兵滅燕。
有些人卻認為,趙、燕既然組成合縱聯盟,燕國根本沒有必要加害公子,公子嘉遇刺定乃秦國所為,秦亡趙國之心不死,趙應當聯合各國出兵攻秦。
雙方各持己見,朝堂之上很快就響起了激烈的爭吵聲。
“夠了,都給寡人住嘴!”
趙王的忽然爆發,讓所有人都噤若寒蟬,不敢再出聲。
他最終將視線放在一位老人身上,問道:“對于公子之死,龐將軍有何看法?”
始終沉默不語的龐暖聞言,當即上前沉聲道:“臣建議大王先聯絡楚、齊、魏、韓四國組成聯軍,再分別派人出使秦、燕兩國,探查清楚公子之死的相,再以傾國之力為公子報仇!”
“無論是誰害死了公子,此戰趙國都將與其不死不休!”
趙王重重點頭,道:“正合寡人之意,無論是誰害死了吾兒,都與趙國不死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