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零八章 一雪前恥

  野王,秦軍營帳。

  “果不出將軍所料,斷我糧道者的確乃是趙人假扮而成,若非將軍明察秋毫,恐怕我等此時已經與魏國交惡。”

  蒙驁聽著屬下的報告,臉色無比凝重。

  “如此說來,襲擾魏國山陽的秦軍,亦是趙人假扮而成?”

  屬下急忙點頭。

  蒙驁起身,背著雙手在營帳內來回走動著,臉上充滿了疑惑之色。

  他有些想不明白,趙國如此低級的離間之策,非常容易被人識破,按說以趙嘉的智慧,不應該使出如此笨拙的計策才對啊。

  “速速派遣使者前往魏國大梁,將此事緣由告知魏王,以免影響秦、魏聯盟!”

  蒙驁伸手指著一名心腹,沉聲說道。

  “報!”

  然而就在此時,忽有信使匆匆跑進秦軍營帳,聲音有些顫抖的說道:“楚國出兵二十萬相助趙國,魏國為了與趙國結盟,殺掉秦使甘羅,已經起兵十萬與楚軍合兵一處,朝野王殺奔而來!”

  蒙驁聞言大駭,沒想到事情變化的如此迅速。

  “報!”

  “李牧設宴擒獲井忌及兩萬入趙秦軍將領,并且將秦軍圍而殲之,投降者皆為俘虜!”

  “報!”

  “齊相周子統兵十五萬,出平舒而兵臨燕國督亢之地,燕軍敗退,丟城五座。趙將李牧撤掉伐燕之兵,統兵十五萬自邯鄲奔赴上黨!”

  不好的信息,接二連三出現,哪怕蒙驁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心態,此時亦是有些變色。

  本來蒙驁還以為,此番秦國聯合魏、韓、燕三國,縱然齊、楚出兵相助趙國,秦國亦不懼哉。

  卻沒想到,天下局勢瞬息萬變,魏王居然斬殺秦使甘羅,盟趙攻秦。

  蒙驁能夠猜到,魏國盟趙必然有所蹊蹺,若甘羅沒有被殺,說不得還能爭取一二。

  可惜的是,甘羅乃秦國本土勢力杰出才俊,投奔呂不韋門下,也極大改善了呂不韋這些外來戶,與秦國本土勢力之間的關系。

  呂不韋屢次三番令甘羅出使,也正是想要給其功勛,用以拉攏甘氏。

  可是如今,甘羅死在了魏國大梁,必然惹得甘氏震怒,呂不韋若不給出交代,甚至可能再次引起秦國本土勢力的反彈。

  有了甘羅身死這件事,秦、魏已經不可能結盟,秦國反而要出兵攻打魏國,平息內部矛盾。

  如此,秦國就不可能集中所有兵力攻趙,稍有不慎,秦國甚至可能會有兵敗之危。

  “韓國如何?”

  蒙驁想到了至關重要的韓國,急忙出言詢問。

  如今秦、魏反目,燕國被十萬齊軍攻打,哪怕與秦國簽訂盟約亦自身難保,更不可能出兵協助秦國夾擊趙國了。

  秦國能夠拉攏的也只有韓國。

  雖說韓國力弱小,只要與秦國結盟,卻也能夠讓秦國就食于韓,能夠極大減輕秦軍遠征的后勤負擔。

  只要糧草充足,以秦之國力,未嘗不能擊潰心懷鬼胎的趙、楚、魏三國。

  “啟稟將軍,前往魏國之使者剛剛發來信息:只要秦國愿意戰后,將上黨還給韓國,韓國愿意與秦永結盟好,不復為敵。”

  蒙驁聞言,這才長長舒了口氣。

  “只不過…”

  蒙驁聽到這個轉折,心再次提了起來,喝道:“只不過什么?”

  “只不過韓王還說了,韓國屢遭戰亂,兵馬所剩無幾,不愿參與正面交戰,愿意派遣五萬兵馬,替秦軍押運糧草、輜重。”

  說到這里,信使不由垂下了腦袋。

  蒙驁聞言,略作思量當即笑道:“韓國士卒戰力一般,縱然上了戰場,也起不了太大作用,且后勤輜重亦需要兵馬護送,韓軍只要能夠保我糧道不失,亦無不可。”

  蒙武聞言,卻是憂慮的說道:“糧草輜重乃三軍之根本,全部交給韓人押送,若彼突然反悔,必置我軍于危險境地,望將軍三思!”

  蒙驁捋了捋胡須,繼而點頭道:“汝此言倒也不假。”

  思量半晌,蒙驁說道:“若韓王愿將韓國太子送入秦國為質,秦自然會滿足其所有條件,否則韓國必須派遣兵馬相助秦國抵御列國。”

  與此同時,秦國以樊於期為將,以張唐為督軍,帶領戰將百余人,將兵二十萬,浩浩蕩蕩奔赴韓國。

  此二人,皆為秦國本土派系,歷史上樊於期曾大破趙軍,只是由于派系不同,呂不韋欲借李牧之手除掉樊於期,卻被樊於期反將一軍,派人起草征討呂不韋檄文四處發布。

  可惜眾秦將畏懼呂不韋權勢,不敢出兵協助樊於期勤王,全都處于觀望之中。

  后來呂不韋被殺,樊於敗余李牧之手,再加上樊於期曾經發布的檄文,揭露了呂不韋欲趙姬茍且之事,已經被秦王記恨,遂不敢返回秦國,逃亡入燕被太子丹收留,宗族父母皆被秦王政殺害。

  待荊軻刺秦之際,荊軻欲借樊於期首級獻于秦王,以求得到秦王秦人,樊於期為報宗族父母之仇,自刎獻上首級贈與荊軻。

  至于張唐,在秦昭襄王之時,多次帶兵攻打趙、魏兩國,深得趙人記恨,趙王甚至許諾,得張唐首級者賞百里封地。

  本來有呂不韋掌權,二者想要統帥大軍的機會并不多,可惜蒙驁面對趙嘉之時屢戰屢敗,這次伐韓亦被趙嘉摘了桃子,呂不韋面對國內的巨大壓力,只得啟用二人為將,出兵相助蒙驁攻趙。

  加上蒙驁率領的十萬秦軍,共計三十萬秦軍精銳,哪怕對于如今的秦國而言,仍舊有著極大負擔。

  上黨郡,長平。

  趙嘉看著手中書信,臉色無比凝重。

  趙嘉抬頭看向李斯,忽然問道:“申岐之地,還能調動多少兵馬?”

  李斯垂首答道:“若是將歸入趙國戶籍的匈奴人也一起征調,可得三萬精壯,只是匈奴人依附不久,若全部征調入伍,難保不會出事。”

  趙嘉沉吟半晌,道:“此戰關乎趙國生死存亡,必須征調所有能夠征調之兵馬。”

  “傳我命令,征調申岐之地十八歲以上,五十歲以下男子入伍,并且將頭曼以及原匈奴各部首領前來長平!“

  “此番,將在長平一雪趙國之恥!”

飛翔鳥中文    趙公子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