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岐之地,中陽。
“君上,此戰消耗甚巨。”
“然由于獎賞有功士卒太多,雖獲得許多戰利品,卻沒有多少落入官府囊中。”
“那些被俘虜的林胡人,也要花費巨資供養。”
“更兼其遷入申岐之地的匈奴人,都可以免租兩年,官府根本入不敷出!”
“現如今,官府既要有償雇傭許多匈奴人服徭役,又要還以前從各國商人那里借來的錢財,還要支付新建房產的巨大消耗。”
“申岐之地,已經負債累累,不堪重負了!”
李斯拿著厚厚一疊文書,臉上滿是焦急之色,就連頭發都白了不少。
申岐之地這半年來巨大的開銷,幾乎壓得李斯喘不過氣。
半年時間,申岐之地蓬勃發展。
無論道路、溝渠還是房地產,都搞得繪聲繪色。
由于申岐之地欠了各國商人不少錢,不得不給予他們優惠政策,以致申岐之地聚集的商人越來越多。
百姓們生活的變好,再加上各國大商人的入駐,促使申岐之地商業蓬勃發展起來,已經成為了各國商人心目中的圣地。
可惜的是,商業稅收遠遠比不上申岐之地那龐大的消耗。
趙嘉慷慨的表現,固然讓恢復自由的匈奴人,都能夠安于現狀愜意的生活在趙地。
可惜,每當李斯看著府庫那巨大的支出,都感覺頭暈目眩。
他深知,繁華的申岐之地,已經虛弱到了何等程度,簡直比那些匈奴部落大首領還要窮。
至少有幾個匈奴部落的大首領,不僅依靠戰功還清了外債,還聚斂的不少錢財以及奴隸。
李斯的傳統觀念中,官府應該收入遠遠大于支出,并且府庫有極大盈余,才算是國家富強。
可是現在,申岐之地表面十分繁華,官府卻窮的叮當響。
李斯非常擔心,當官府借不到錢的時候,政權雖談不上崩潰,卻也會讓政府公信力大大降低,甚至會讓境內百姓怨聲載道。
只因為,拿不出錢的官府,就不能繼續兌換以往的諾言。
趙嘉接過文書,隨手翻看了幾下,說道:“不就是欠了些許外債嗎,只要還能借到錢,就沒什么好擔憂的。”
“君上還想繼續借錢?”
李斯聽到這里,表情極度精彩,甚至有些跟不上趙嘉的腦回路。
趙嘉理所當然的說道:“官府缺錢,要么開源、要么節流。”
“申岐之地處于高速發展期,若開始節流,不僅會讓以往規劃都成為泡沫,還會導致官府公信力降低,引起一系列社會問題。”
“既如此,那就只有開源了。”
“所謂開源,就是要增加官府所能控制的錢糧,要么用本事去賺錢,要么就是繼續向各國大商人借貸。”
“這些,都是非常簡單的問題啊!”
李斯聞言,忍不住吞了吞口水,說道:“可是,官府已經欠下各大商人許多錢糧、貨物,他們又怎么可能繼續借貸給官府?”
趙嘉詫異道:“不正是因為,官府已經欠了各大商人許多錢糧、貨物,他們才會繼續借貸給官府么?”
“若不借貸,導致官府運營出現問題,又怎么可能還清貸款?”
“還不了貸款,各國大商人也就血本無歸。”
“先生倒是說說,他們會不會繼續借貸?”
李斯聽到這里,卻是有些目瞪口呆,忽然感覺自己的世界觀被顛覆了。
他細細思量,居然發現自己無從反駁趙嘉的言論。
是易地而處。
李斯自己若是唯利是圖的大商人,借貸給申岐之地無比龐大的物資以后,在對方沒有還清債務以前,絕對不愿意看著申岐之地官府倒臺。
那樣的話,李斯就會血本無歸。
趙嘉看著李斯目瞪口呆的模樣,繼續說道:“更何況,作為向這些大商人借貸的條件,官府還向各國大商人開了許多優厚政策。”
“申岐之地的美酒加工坊、天香樓,甚至是紙張、書籍的輸出,這些大商人都參與其中。”
“縱然是為了持續獲得利益,這些大商人也絕不會坐視官府落入難堪境地。”
當初趙嘉向各國大商人借貸,雖然憑借自己聲望,能夠借到不少錢糧、物資。
然而,由于趙嘉所需錢糧、物資太多,哪怕其本身有著巨大名望,那些大商人也頗為猶豫,不敢冒著傾家蕩產的風險,借貸巨資給申岐之地。
為了穩住這些大商人之心,順便將他們和申岐之地利益綁在一起,趙嘉索性拿出眾人垂涎已久的美酒加工坊、天香樓,以及是紙張、書籍等物品作為抵押。
當然,趙嘉抵押的只是銷售份額,而非將技術轉讓出去。
這些技術,也是申岐之地能夠蓬勃發展的根本所在,被保護的嚴嚴實實,每年為此殺死的間諜,都數以百計。
無論美酒、美食還是書籍、紙張,都是各國勛貴不可或缺的奢侈品,缺口極大。
饒是如此,趙嘉仍舊刻意限定出口份額,為的就是保持價格優勢。
可以預料,在這種經營模式下,能夠拿到固定銷售份額的商人,絕對能夠賺得盆滿缽滿。
既然有利可圖,各國大商人也就被綁在了趙嘉的戰車上。
他們,絕不會坐視趙嘉所處政府出現大問題。
繼續找這些大商人借貸,他們心中固然會有些不滿,卻也會繼續支持申岐之地。
李斯思索半晌,終究還是搖頭道:“話雖如此,然長此以往,商人們會發現,所賺取之錢財遠遠比不上借貸給官府之錢財,這種借貸運營模式總會有崩潰的那天。”
他語重心長的說道:“君上發展申岐之地之心,李斯自然知曉,然凡事都應該量力而行,步步為營。”
“眼下最為重要之事,莫過于發展申岐之地本身,利用賦稅壯大己身,憑借外物以及取巧,終非長久之策。”
李斯的話,說白了就是:步子邁得太大容易扯到蛋,君上還是悠著點,要靠自己才行,不要搞歪門邪道。
趙嘉聞言,卻是笑著搖了搖頭。
李斯固然有丞相之才,眼光終究還是被時代所局限著,根本不了解趙嘉在做什么。
趙嘉如今所使用的政策,乃是赤字財政。
赤字財政與財政赤字,兩則雖然只是順序有所不同,意義卻迥異。
后者只是單純代表國家支出大于收入,以致政府財政出現負增長,也就是所謂的財政赤字。
赤字財政,卻是一種經濟發展理念。
公元1929~1933年,發生了世界性經濟危機,許多國家人民收入都大幅度降低,失業以及經濟的萎靡讓各國舉步維艱。
為了為解釋和解救危機,赤字預算論紛紛出現。
其中,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以及美國經濟學家漢森的理論最具代表性。
他們認為:財政收支平衡不是國家理財的原則,負債多少也不是衡量一國財政穩定的尺度。
資本主義經濟,之所以陷入了長期蕭條和危機,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
國家為了促進就業和消除危機,應該積極進行經濟干預,采用擴大國家預算支出的方式,舉辦公共工程,增加政府投資,增加軍事訂貨,支付出口補貼等。
國家在實行這些政策中,難免會出現巨額赤字,卻可以刺激社會總需求,增加就業機會,繼而增加國民收入,緩解或消除經濟危機。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西方許多國家使用了這種政策,才讓各國經濟迅速恢復。
雖說從長遠來講,這種經濟理念有著極大缺陷,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可至少在短時間內,能夠極大拉動國家內需,讓經濟蓬勃發展起來。
趙嘉知道,申岐之地想要效仿資本主義的擴張,就必須讓境內經濟蓬勃發展,繼而對外形成侵略性。
可惜的是,百姓收入較低,以及商業的不發達,嚴重制約了資本的擴張。
為了解決這種問題,以官府買單的方式增加國民收入,再以此為突破口拉動內需,促進申岐之地經濟的蓬勃發展,也就成了最有效的解決方案。
赤色財政,正是趙嘉搬出來的施政理念。
當然,若僅僅依靠向各大商人借貸,就想要支撐起整個申岐之地的發展,絕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這種事情,只能應急,而不能成為長久之計。
至于如何賺錢,趙嘉早就想好了。
后世居高不下的房價,以及各地的棚改政策,不知讓多少年輕人為了買到一套房,而拿走了父母一輩子的積蓄。
饒是如此,絕大多數家庭仍舊要向銀行貸款。
一套房,不僅賺取了長輩前半生的積蓄,還讓年輕人下半輩子活在還房貸的陰影中。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房產商人利用一套房,賺走了普通家庭兩代人的收入與積蓄,通過這種非暴力的剝削手段,短時間內極大促進了各地經濟的發展。
這種施政模式,趙嘉完全能夠借鑒。
無論是那些匈奴首領,還是立下戰功獲得大量收益的士卒,官府怎么把錢財賞賜給他們,同樣可以不費吹灰之力的壓榨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