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章 李牧

  “潛龍在淵,騰必九天。”

  這是趙嘉對自己說的話,也是說的未來戰神李牧。

  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

  當趙國老輩名臣、武將凋零以后,李牧就會宛若彗星般崛起,威震六國。

  那個時候的李牧,風光無限,甚至被趙國封為武安君。

  這是趙王在告訴所有人,李牧就是我趙國的白起,也是趙人心目中的戰神。

  事實上,李牧也的確如此。

  他如同白起那般戰無不勝,如同白起那般戰功赫赫,也如同白起那般被封為武安君。

  甚至于,就連他們的結局,都驚人相似。

  兩位絕世戰神,盡皆功高震主,結果被上位者冤殺,令人扼腕嘆息。

  所不同的是,白起被秦王冤殺以后,秦國仍舊名將輩出,最終橫掃六國,統一天下。

  反觀李牧,死去以后沒幾年,趙國就被秦國所滅。

  李牧死,趙國亡。

  當后人讀到這段歷史的時候,不知有多少人嘆息痛罵,為李牧嘆息,為趙王昏聵怒罵。

  邯鄲城內驛館,并不算簡陋。

  只是李牧返回京都以后,不被趙王召見,卻滯留于驛館內,反而是種莫名羞辱。

  驛館內,三十出頭的李牧,臉龐宛若刀削般棱角分明。

  他身材挺拔雄壯,身上氣息隱晦沉凝,雙目宛若天上寒星,光芒璀璨。

  “哎!”

  李牧起身,重重嘆了口氣,棱角分明的臉上,卻是露出些許愁容。

  “王上此次召我回邯鄲,北疆守將易主,難道多年謀劃,就要毀于一旦?”

  這些年來,李牧在北疆投入了太多心血。

  他真的不愿意看到,自己多年謀劃化為泡影。

  “將軍,有人拜訪。”

  就在李牧心中煩悶時,忽然聽到隨從稟報,當即收斂愁容,心中卻是有些疑惑。

  “我回邯鄲數日,不僅受到王上冷落,就連朝臣也不屑與我為伍,無人前來拜訪。”

  “今日國宴,勛貴幾乎都去赴宴,何人會來拜訪與我?”

  李牧眉頭微皺,出聲問道:“那人可曾通報姓名!”

  隨從答曰:“啟稟將軍,那人自稱王長孫趙嘉。”

  “王長孫趙嘉。”

  “他不去參加國宴,反而前來拜訪我這個畏戰如虎之輩,倒是有趣。”

  李牧低聲呢喃著,臉上卻是露出莫名神采。

  趙嘉雖備受驪姬打壓,王長孫身份畢竟擺在那里,似李牧這等邊關重臣,不可能不知道。

  “有請!”

  李牧整理衣冠,而后親自前去迎接。

  卻說趙嘉帶著喻竹,兩人買了不少東西,前來驛館拜訪李牧。

  不曾想,李牧治軍極嚴。

  縱然此次回京,李牧只帶領數位隨從,這些隨從也都謹守軍令。

  哪怕趙嘉貴為王長孫,在沒有得到李牧允許以前,隨從仍舊將其擋在門外。

  為此,喻竹還有些憤憤不平。

  反倒是趙嘉,見狀卻是微微頷首,暗贊李牧治軍有方。

  “末將李牧,見過嘉公子。”

  李牧看到趙嘉以后,急忙上前行禮。

  趙嘉亦是趨步上前。

  “聽聞將軍鎮守邊塞數年,保我趙國百姓無礙,某代趙國百姓謝過將軍!”

  趙嘉此來,本就帶著結交之心,自然不會自恃身份,行倨傲之事。

  他看到李牧以后,亦是急忙回禮,語氣、動作極其真誠。

  李牧見狀,眼睛卻是微微瞇起。

  若是換成以前,李牧乃駐守北疆的將軍,掌管著趙國北方軍政大權,乃是不折不扣的土皇帝。

  那個時候,縱然李牧名聲不好,也有不少人前去刻意結交。

  只是如今,李牧已經被免職征調入京,可能還會遭到趙王責備。

  所謂樹倒猢猻散。

  再加上李牧這些年的確名聲不好,故此不少人都開始與其刻意拉開距離。

  他卻沒想到,這位王長孫趙嘉,不僅親自前來拜訪自己,禮儀還如此周到。

  換做以前,李牧未必會在意趙嘉的結交。

  只是如今,自己明顯已經失勢,對方還如此真誠的前來結交,李牧就需要考慮一下了。

  “公子請進。”

  心中如是思量,李牧卻也沒有表現出來,將趙嘉、喻竹二人迎到驛館正廳。

  “我有事情與李將軍談,喻竹你將酒菜擺下,就待在外面吧。”

  喻竹頷首,非常聽話的擺上酒菜,而后站在門口,并且識趣的帶上了房門。

  李牧見狀,眼睛卻是微微瞇起,心中疑惑之色卻越發濃烈。

  二人落座,寒暄了片刻。

  李牧忽然說道:“嘉公子可知,李牧此次回京,已經被王上免去官職,正是戴罪之身?”

  李牧想不明白,趙嘉此行目的,這才故意出言試探。

  趙嘉微微一笑,道:“此事與我前來拜訪將軍,有關系么?”

  面對李牧的試探,趙嘉回答的很干脆。

  前來拜訪你,不是因為你以前位高權重,也不會因為你現在落魄,就瞧不起你。

  想拜訪你,那是因為覺得你值得拜訪。

  僅此而已。

  李牧了捋著胡須,就這么直直盯著趙嘉,道:“如今正值國宴,邯鄲城內達官顯貴無數。”

  “人們都說我李牧膽小懼戰,乃趙人之恥。”

  “公子不去拜訪他人,反而前來見我李牧,卻是為何?”

  李牧,不僅僅是一介武夫。

  否則,他也不可能戰無不勝。

  直到此時,他仍舊有些看不清楚趙嘉,這才繼續試探。

  他駐守邊關數年,終日殺牛犒賞士卒,教士卒習練騎射,卻始終不敢與匈奴人交戰。

  匈奴人每次來犯,烽火臺發出警報以后,李牧就會收攏人馬、牛羊、物資躲進營壘固守。

  不僅如此。

  若有人膽敢出去捕殺匈奴人,反而會被李牧治罪,嚴重者甚至會軍法處置。

  正是為此,李牧才落得個膽小怯戰的名聲。

  趙王數次責備李牧,他仍然我行我素,這才被解除兵權調回朝中。

  李牧就想知道,自己落到了如此下場,又有什么值得趙嘉看重。

  趙嘉將酒爵斟滿,而后緩緩放下酒壺,斂容道:“嘉此來并無他意,只因仰慕將軍耳。”

  李牧先是一愣,繼而自嘲道:“似某這等名聲狼藉之人,哪里值得嘉公子仰慕。”

  趙嘉長身而起,正色道:“敢問將軍,駐守北疆數年以來,消耗國庫錢糧幾何?”

  李牧沉吟半晌,道:“北疆與塞外通商,又能自由支配附近城池錢糧,再加上邊軍耕田、放牧,完全能夠自給自足。”

  “這些年來,并未消耗國庫錢糧。”

  說到這里,李牧神情也有些驕傲。

  相比起以前的邊塞守將,李牧絕對是最令趙王省心的一位。

  否則,趙王也不會在其龜縮數年以后,才將李牧免職調回邯鄲。

  趙嘉再問:“敢問將軍,駐守北疆數年以來,傷亡士卒、百姓幾何?”

  李牧毫不猶豫答道:“某駐守北疆雖未建功,卻也保境有方,匈奴縱然連年來犯,亦皆空手而歸。”

  “邊疆軍民、牛羊、財物,損失寥寥。”

  聽到這里,趙嘉當即躬身鄭重行禮,道:“將軍既有如此潑天大功,如何不值得趙嘉仰慕?”

  李牧無言以對。

  從這些方面來講,李牧絕對是最優秀的邊疆統帥。

  他既不消耗國庫錢糧,又沒讓匈奴人搶到東西,也沒有讓趙國損失實質性東西。

  只不過,數年以來李牧的消極避戰之策,已經讓趙國淪為笑柄。

  不僅其余塞外異族嘲笑趙國無能,各國亦是如此。

  被人嘲笑多了,絕大多數趙人都將罪責歸咎于李牧,卻是忽略了李牧的功績。

  李牧臉上露出惆悵之色,將酒爵內烈酒一飲而盡,默然不語。

  趙嘉深吸口氣,道:“將軍知道,若連年與匈奴征戰,只會烽煙遍地,空耗錢糧,死傷慘重,而無絲毫裨益。”

  “龜縮不出、被動防御,雖看似顏面盡失,卻能保境安民。”

  “夫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將軍正是此等良將。”

  言畢,趙嘉再次深深作揖。

  “夫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李牧低聲呢喃著這句話,而后說道:“恕牧愚鈍,嘉公子此言,出自何處?”

  趙嘉笑道:“孫子云:古之所謂善戰者,勝于易勝者也。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

  “嘉讀兵書至此,有感而發罷了。”

  這句話,其實乃三國時期的曹操,在讀《孫子兵法》時候做的批注。

  趙嘉不能明言,只得謊稱乃自己所說。

  李牧聞言,眼中光芒大盛,贊道:“真沒想到,嘉公子對于兵法,居然還有如此了深刻了解,某不及遠矣。”

  趙嘉卻是苦笑道:“嘉雖熟讀兵書,終究沒有經過實戰,乃紙上談兵之輩罷了,如何能與將軍相提并論?”

  兩人盡皆喜讀兵書。

  打開話匣子以后,他們談論越發和諧,頗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趙嘉常年生活邯鄲,也借此良機詢問了許多邊塞之事。

  在李牧的描繪下,無邊無際的大漠,直插云際的狼煙,數之不盡的羊群,以及奔騰不息的騎兵,都讓趙嘉面露向往之色。

  不僅僅是邊塞景色。

  那慘烈的戰爭,以匈奴人連年寇遍的烽煙,也讓趙嘉聽得內心沉重。

  “某只恨久居深宮,不能像邊關將士那般,提槍躍馬征塞外,馬革裹尸大笑還!”

  聽到激動處,趙嘉拍案而起,厲聲喝道。

  “提槍躍馬征塞外,馬革裹尸大笑還!”

  “說得好,為這句話,李某敬公子!”

  李牧呢喃著,眼中光芒越來越盛,繼而起身敬酒。

  這場談論,持續了許久,兩人都對彼此有了極大好感。

  眼看天色漸晚,趙嘉才戀戀不舍起身,向李牧告辭。

  李牧起身相送,到了驛站門口,趙嘉忽然側身壓低聲音道:“嘉嘗聽聞:備周則意殆,常見則不疑。”

  “將軍不動則矣,動必石破天驚!”

  李牧聞言,臉色微變,瞳孔也劇烈收縮起來。

  注1:李牧者,趙之北邊良將也。常居代雁門,備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輸入莫府,為士卒費。日擊數牛饗士,習騎射,謹烽火,多間諜,厚遇戰士。為約曰:“匈奴即入盜,急入收保,有敢捕虜者斬。”匈奴每入,烽火謹,輒入收保,不敢戰。如是數歲,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為怯,雖趙邊兵亦以為吾將怯。趙王讓李牧,李牧如故。趙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將--《史記》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搜狗小說手機版閱讀網址:.sgxsw

飛翔鳥中文    趙公子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