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十五章:趙妃子的家

  “第一:如果你不愿意把它分享出來,那我可以讓實驗室里的幾位同事不要外傳。”

  “第二:你如果愿意把它分享出來,我可以幫你把玻璃纖維的拉絲方法,發到我們工業委出版的知識科學期刊上。”

  “雜志那邊會根據這項小技術的實用程度,來支付相應的稿費,只是在署名問題上,可能要用我們吳城工業委實驗室的署名。因為知識期刊,似乎還沒有高中生投稿過稿的歷史。”

  “這不是說知識期刊的編輯們目空余子,瞧不起你這位高中生。你這項技術,發表到我們期刊上完全沒問題。”

  “只是你想一想,省工業委對你們興趣小組三人的處理意見還沒下來,你這邊就投稿要在工業委的期刊上發表技術,顯然編輯們會考慮省工業委的面子問題。”

  “如果署名實驗室,文章我們來幫你整理,我們還要欠你一個人情。”

  “第三:你若想自己署名,也可以把這項技術總結一下,投稿到其它科學期刊。”

  “你們興趣小組都有渠道弄來國外期刊,肯定知道國內哪幾種期刊適合你去投稿。”

  幾條意見說完,張源文靜靜等待眼前這位年輕人吐露自己的看法。

  平心而論,給出的三條建議,每一條都經過張源文認真斟酌。

  或許眼前這位年輕人會覺得,他想把署名弄到吳城工業委實驗室下,有拿別人成果往自己臉上貼金的嫌疑。

  但他真要想貼金,完全可以把署名弄成自己。

  他如果想這樣做,沒有人能阻止。

  他不想。

  既然姜九陵的署名,現階段不適合在知識這種含金量很高的期刊上出現,那他就不會把署名弄成個人。

  他欣賞眼前這位意氣飛揚的年輕人,他看好這位年輕人的未來。

  如果他想把姜九陵這三個字的署名發表在期刊上,張源文也愿意幫他一把,只是發表的期刊含金量可能會降低許多。

  這畢竟是一項專門針對稱號工程師們,平日里訓練自己能力的實用性小技術。

  其它雜志期刊更多針對普通人,從雜志編輯到讀者,都很難明白這項技術的具體用途。

  可能甚至會有讀者認為,把一根好好端的玻璃棒,抽成迷宮一樣的玻璃線,不是吃飽撐沒事嘛?

  稱號工程師們極少會有人去訂購那些偏向民科類的雜志期刊,那樣太掉身價,也浪費時間。

  以實驗室單位來署名,發表在稱號工程師普遍訂閱的知識上,無論利益還是名聲上,都可以做到最大化。

  它可以給他轄管的實驗室帶來小小名聲,可以給這位年輕人帶來一筆不錯的稿費,實驗室的同事們和他也會記住這個人情。

  他希望姜九陵選第二種,卻認為姜九陵會選擇第三種。

  因為在雜志期刊上發表自己文章的感覺,就像被暗戀許久的女生公開表白一樣,充滿難言的喜悅和成就感。

  這種可以出風頭的事情,年輕人哪里能拒絕?

  “主任,如果發表在知識期刊上,稿費是不是都給我?”姜九陵壓根就看不上玻璃抽絲,這種毫無神秘感的技術。

  “那當然。”

  張源文有些沒反應過來,他只想著,文章發表在知識上,名聲等于在吳城工業委這里,哪還有再去分一位高中生稿費的道理。

  “您覺得這筆稿費能有多少?”

  “這個…”張源文想了十多秒,才結合以往發表的類似文章,估摸出稿費數字,“如果個人署名,我估計只有五百到八百。以單位科室署名,稿費會更高一些,可能在一千左右。”

  “那就沒問題了。”

  姜九陵輕松愉快,“我選第二種。”

  張源文驚訝問,“你不想讓自己的名字出現在雜志期刊上嘛?”

  “雜志期刊沒什么稀奇吧。”

  “除了知識、科幻世界、社會科學等,或是國內一些科研機構出版的專業刊物,我因為資歷問題,不太好上外。”

  姜九陵洋溢著信心,“像國內那些科普類刊物,我覺得就算想拿下其中一張版面,我唯一要做的就是把字數湊夠。”

  “或者我寫幾篇作文,寫幾個既夸離奇,還帶點小香艷的故事,也能隨隨便便投到故事會,說不準稿費還不錯。”

  “虛名這東西,沒有稿費在。”

  “你確定,上不上專業刊物,只是因為你的資歷,而不是你的水平?”

  張源文覺得真不能夸姜九陵,一個標點符號都不能夸的那種,“年輕人,知識藏在謙虛的大海中,這句名人名言,你們學校走廊掛過沒?”

  姜九陵搖了搖頭,“主任,您估計稿費能有一千,那先預支我幾百行不行?”

  “你缺錢?”

  姜九陵心想你看我穿這土掉渣樣,也知道我很缺錢啊。

  渾身上下不足十塊錢的日子特別難過,哪怕姜九陵一直想去探望趙妃子,也實在不好意思兩手空空地去。

  家里那頭紅豬還不知什么時候能賣掉。

  張源文將信將疑地摸出錢夾子,里面只有兩張一百元,和一張五十、幾張十塊的零錢。

  “你…想預支多少?”

  第四套人民幣,姜九陵小時候也經常用,對此并不陌生,“250吧。”

  “260吧,250不太好聽。”

  張源文磨磨蹭蹭半天,才終于咬牙從皮夾子里抽出260塊。

  他的心隱隱作痛,工資被老婆管著,錢包里這些錢,是他這個月零用錢的事實,他怎么可能好意思和姜九陵說。

  可他都愿意把署名變成實驗室,張源文更不好意思說出“不預支”。

  張源文咬著牙,看著只剩下二十多塊零錢的錢夾子,痛心道:“260,你拿去吧。”

  “等…等知識期刊的稿費到了,我讓人通知你。”

  姜九陵嘿嘿一笑。

  走在路上的時候,姜九陵覺得腰板都挺直了不少。

  260塊啊!

  對于姜九陵目前處境來說,這可是一筆巨款。按照記憶里的物價,這筆錢去橫掃校門口小賣部完全沒有問題。

  出了工業委大院,姜九陵極為奢華地伸手攔了一輛人力三輪車。

  門橋街、圍棋巷。

  這里距離姜九陵家有兩公里路程,這里是趙妃子的家。

  縱然三個月以前的記憶已經變得模糊,趙妃子的住址姜九陵依然能夠記住。

  在門橋街的百貨商場里轉了十多分鐘,姜九陵把六十塊錢,變成了四盒大紅紙包裝的起士林巧克力,一斤大白兔奶糖,和幾個水果罐頭。

  以前的自己總想著逃避。

  現在成熟的自己,不會了。

飛翔鳥中文    工業法典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