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九章家有大事4
在春書立的家長權威和兄長地位的威懾下,春天和四叔春書家先后出師敗北,兩個人垂頭喪氣地低頭喝悶酒,大有出師未捷身先死的悲哀,酒桌上的氣氛一時間有些沉悶。
此時,春天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妻子許丹的身上了,也許只有許丹這個做兒媳的出馬才有可能改變父親春書立固執的老腦筋。有一點春天心里很清楚,那就是父親春書立一直對許丹這個兒媳婦高看一眼,許丹在父親心目中的形象也要比自己這個做兒子的好得多。再加上許丹畢竟是“外人”,春書立也不會在兒媳面前不顧形象地指手畫腳或者像對待春天那樣破口大罵。這些,都是許丹的優勢。而此刻,一直在喂兒子吃飯的許丹也意識到自己該出頭了。
“爸!您誤會四叔的意思啦!”許丹一邊給兒子喂飯,一邊笑吟吟地開口了,“四叔所說的移風易俗啊是指改變舊的和不好的那些風俗習慣,這可是近年來國家和各級政府大力倡導的的社會新風哦!像喜事新辦、厚養薄葬、節儉養德、文明理事,遏制紅白事大操大辦和鋪張浪費陋習,倡導生態安葬,采取骨灰寄存、樹葬、花葬、草坪葬、骨灰撒散等綠色生態安葬方式。在1997年的時候,總設計師逝世后不就是進行的海葬嗎?您當時不也在電視里看直播了嗎?這就是移風易俗的典型事例!一代偉人都能身體力行積極參與,我們這些做老百姓的干嘛還要固守著老傳統不放?像村委會近期提倡的婚事簡辦,倡導年輕人按照基本生活所需置辦結婚嫁妝,反對女方結婚索要高額彩禮及巧立名目索要其他禮金等行為,提倡旅行結婚、集體婚禮等新式結婚方式。這些都是移風易俗,這樣做是為了形成良好社會風尚”
不得不佩服許丹的這一張巧嘴,把“移風易俗”這四個字分析的頭頭是道,春天和春書家在一旁聽了不由連連點頭。
“小丹啊!你說的這些道理我都懂,我也不是不明事理的死腦筋,可是小雨結婚這件事情并不是像你們想象的那么簡單”還真如春天所料,對于許丹的這一番說教,春書立并沒有像對待春天那樣大發雷霆,而是慢聲細語地娓娓道來,“首先,結婚并不是小雨和何欣妍兩個人是事情,而是兩家人或者兩個家族之間的事情,如果我們真的搞婚事簡辦,人家女方那邊能同意嗎?如果人家女方那邊不同意,而我們卻非要堅持這樣做,那不就等于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嗎?其次,小雨的婚事也是咱們老春家的一件大事,家族里的老老少少和親朋故友都得一一邀請到吧?如果按照戶山地區的婚俗,婚事等于是連著辦三天,結婚當天家里得擺幾桌吧?二朝的那天也得擺幾桌吧?還有三朝的‘看三’也得擺兩桌吧?只有這樣才能把那些人情都給打發過去!要是小雨和何欣妍搞旅行結婚,那他們也就是結婚當天在家里舉行個結婚儀式而已,第二天就得出門去旅行了吧?新郎和新娘都不在,那二朝和三朝的酒席還怎么擺?如果喝酒的客人看不到新郎和新娘敬酒,那咱家還不得被人在背后戳著脊梁骨給罵死?所以啊,你們不要把事情想的那么簡單”
在兒媳許丹面前,春書立一股腦地把他的擔心和想法講了出來,春天在一旁聽了卻暗自一樂。
“爸!您說的這些問題都不是問題,我能一次性全部給您解決!”春天再次發話了。
“就你?”春書立一臉的不屑,“如果你能把這些難題圓滿解決,那我就答應讓小雨去旅行結婚”
“一言為定?”春天趕緊追問。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春書立回答得也不含糊,因為在他看來就憑春天的能力根本就解決不了這些困難。
“好!四叔你給我作證啊,省著我爸賴賬!”春天很干脆地應了一聲,朝著春書家使了個眼色,便掰著手指頭說開了,“首先說第一個問題,旅行結婚是小雨和他女朋友何欣妍兩個人早就商定的事情,何欣妍的爸媽一開始也不同意他們搞旅行結婚,主要是人家顧忌咱們的面子,怕這樣做讓咱們老春家丟臉!人家何欣妍的父母都是小學教師,那可都是有知識有文化的人,根本就不會去計較這些老傳統,所以說,只要咱們這邊同意婚事簡辦,人家女方那邊根本就不是問題!”
“你確定?”看春天說的振振有詞,春書立追問一句。
“我確定!”春天的回答非常肯定,“只要您同意婚事簡辦和旅行結婚,我下周末就讓春雨和他女朋友回來親自跟您說,或者讓何欣妍的父母來一趟親口跟您說都可以”
此時,春書立等于是已經被春天逼進了死角,雖然不知道春天所說的話有幾分真假,但春書立也只能硬著頭皮先答應了。心里還想著反正還有第二個難題,如果春天找不出一個可以圓滿解決第二個難題的方式,那自己到時候再反悔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