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〇五二章 喬遷大禮3

  第一〇五二章喬遷大禮3

  孫吳冬和桂國興的談話幾乎可以用“不歡而散”四字來形容,桂國興看出了孫吳冬有幾分惱火,可一時又不知道該怎樣來化解這份尷尬,只好借口寫明天的教師任課安排計劃,悻悻然從校長室告辭了。

  桂國興走后,孫吳冬點上一支煙悶頭吸了幾口,突然又想起了晚上要約韓長征去家里赴宴的事情,便掐滅了煙頭拿起桌頭的電話撥通了韓長征的手機。

  “小韓啊!今天讓你破費了”孫吳冬略一寒暄就直奔主題,“晚上有時間嗎?我想請你到家里吃頓便飯,呵呵,你就不要客氣啦,搬家酒總是要給你補上的嘛!再說了,咱們兩個人正好可以好好嘮一嘮”

  韓長征在電話中假意推辭一番便接受了孫吳冬的邀請,韓長征正需要這么一個單獨相處的機會和孫吳冬說幾句心里話。

  昨天上午孫吳冬搬家韓長征根本不知道,昨天晚上校委會成員給孫吳冬“燒炕”韓長征也絲毫不知情。其實,就是韓長征知道昨晚校委會干部為孫吳冬“燒炕”他也不會去,撇開韓長征的個人身份不說,就是因為有宋秀文在場,韓長征也不會去。去了互相添堵不說,要是一言不合再打將起來,還不得讓他人看了笑話?

  昨天下午,在孫吳冬和韓長征的個別談話結束之后,韓長征便早早地坐上公共汽車回了縣城。

  公共汽車行了一路,韓長征暗自琢磨了一路。

  韓長征琢磨的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該用什么方式取得孫吳冬的信任,又該以什么樣的方法說服孫吳冬跟他同流合污,以達到共同瓜分學校食堂利潤的目的。雖然說孫吳冬在跟韓長征談話的時候說得義正辭嚴,又是本著“公益性”和“非營利性”的原則把學校食堂辦成“良心工程”,又是要讓學生在學校里感受到“家”的溫暖,還要學校食堂根據營養原理改學生善膳食結構,在韓長征看來這純粹就是扯淡。要真是按照孫吳冬的說法來辦學校食堂,估計戶山中學大院里沒人會去接那個又苦又累的差事。“無利不起早”的道理人人都懂,要是沒有點好處誰會主動放棄前勤文明體面的工作去又臟又累的后勤?除非是傻子!

  說句實話,韓長征是真的舍不得放棄學校食堂這塊“大蛋糕”,沒有學校食堂的利潤,韓長征拿什么在縣城給妻兒買房?雖說現在房子已經買了,可這兩年學校食堂利潤的大頭都讓前任校長錢進拿走了,落在韓長征手里的那點錢剛剛夠買樓房的首付,樓房裝修的時候韓長征又找七大姑八大姨借了一萬多塊,現在韓長征正指望著學校食堂利潤給他填補借錢的窟窿呢。不過,韓長征膽子再大也不敢一個人偷偷摸摸黑掉學校食堂的利潤。韓長征很清楚,這種事情如果東窗事發,輕者開除公職,重者鋃鐺入獄。所以,做這種事情韓長征必須拉上一個人做墊背的。

  毋庸置疑,大權在握的孫吳冬是做墊背的最佳人選。不過,在摸不透孫吳冬底牌的情況下,韓長征不敢輕舉妄動,也不敢不聽孫吳冬的指示。韓長征也考慮好了,開學這幾天的食堂膳食還真的需要加一點葷腥,要不然孫吳冬那邊還真的交代不過去。萬一孫吳冬心血來潮去學校食堂巡查呢?

  琢磨來琢磨去,韓長征最后決定從孫吳冬的搬家“燒炕”和給孫吳冬的孩子買禮物開始試探一下孫吳冬的態度。韓長征認為這是一個比較穩妥的辦法,最起碼這種方法讓孫吳冬不容易拒絕。還有,活了三十多年了,韓長征一直堅信“世上沒有不吃腥的貓”這句話,只要跟孫吳冬的交情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那接下來要說服孫吳冬就是很簡單的一件事情。

  韓長征回到縣城已是下午五點,因為害怕百貨大樓下班給孫吳冬的孩子買不到禮品,所以韓長征出了車站就直奔“戶縣百貨大樓”而去。

  戶縣百貨大樓是戶縣供銷總社所屬的一家經營日用百貨的龍頭企業,位于縣城中心位置,與長途汽車站隔街相望。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戶縣百貨大樓曾經是縣城最繁華的購物中心,也是人流量和客流量最密集的商業區。

  近幾年,因為受改革開放、市場搞活和個體經濟發展的沖擊,再加上體制制約等因素,原先是供銷社系統銷售行業龍頭老大的“戶縣百貨大樓”經營每況愈下,甚至已經出現了資不抵債和入不敷出的局面。可是,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就已經成立的供銷合作社系統,幾乎已經伴隨著共和國成長到了現在,大多數供銷系統上上下下的員工過慣了高高在上的壟斷行業的日子,腦子里根本就沒有憂患和發展的意識。因此,以“戶縣百貨大樓”為代表的戶縣供銷合作社系統在經濟改革發展的大潮中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沖擊,幾乎已經到了病入膏肓和茍延殘喘的階段。

  1995年,黨中央、國務院從繁榮農村經濟發展的高度,下發了《中共中央關于深化供銷合作社改革的決定》(中發〔1995〕5號),《決定》明確指出:“供銷合作社是繁榮農村經濟的重要力量,重視、加強供銷合作社,農業、農村、農民就得利受益;忽視、削弱供銷合作社,農業、農村、農民就受到損害。從這個意義上說,供銷合作社的問題實質上是農業、農村、農民問題。”自此,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重新組建。

  1999年,國務院針對當時供銷合作社經營機制不活、為農服務不強、人員負擔及債務包袱沉重、虧損不斷增加、難以適應農業和農村新形勢的要求等現狀,為進一步深化了供銷社改革,又下發了《關于解決當前供銷合作社幾個突出問題的通知》(國發〔1995〕5號)。

  兩個中央5號文件的下發,為供銷合作社的發展和改革指明了方向。各地供銷社圍繞體制機制創新、基層社改造、企業改制、農資供應、農村流通網絡建設及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等做了不少工作,許多地方供銷合作社所屬的企業經濟實力得到增強,其地位也明顯提升,不少地區的供銷合作社又重新煥發了生機。為此,戶縣供銷合作總社也嘗試過對全縣供銷系統進行改革,只不過,因受職工思想、經濟條件、保障制度等各方面的制約,改革成效一直不大,以“戶縣百貨大樓”為代表的供銷合作社龍頭老大就這樣半死不活地支撐著戶縣供銷系統幾千名職工的生計。

飛翔鳥中文    九朝杏壇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