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五一章 清明掃墓

  時間的軌跡運行到了1995年4月份,春天帶領著吳曉和孫曉菲一起迎來了4月5日的“清明節掃墓”活動。

  為了學校團委組織的這第一個大型集體活動能順利開展,春天可謂是費盡了心思,光是活動方案就組織人員在一起討論了三次。

  最后,春天決定以“敬懷先人、學會感恩、回報社會”為主題,通過活動教育學生愛祖國、愛家鄉、愛學校,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社會實踐能力。

  本次“清明節掃墓”的活動內容總共分三個部分。

  活動內容一,走近清明節,開展學習清明文化、緬懷感恩活動。這一方面的工作由各班班主任負責,召開主題班會,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育,班會材料要在會后上交校團委,孫曉菲負責給各班主題班會拍照留影。

  活動內容二,組織師生到云臺山烈士陵園祭掃烈士墓活動。這方面的外聯工作由春天負責,安全工作由吳曉和學校后勤負責,烈士陵園前的宣誓和敬獻花圈活動由孫曉菲負責。

  活動內容三,活動結束后,每個學生寫心得體會一篇、辦手抄報一份、主題繪畫一張,各級部收齊后統一上交校團委,由校團委精心挑選后在校內進行布展。

  活動進行期間,由春天負責向《戶縣日報》和《戶縣教育通訊》分別報送通訊稿兩篇。

  整個活動中最操心的人是春天,先得把活動方案報趙志強審批。

  趙志強對于搞什么活動無所謂,他最關心的是學生安全問題,萬一出點什么事故,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雖然春天已經提前勘測好了路線,也已經跟學校后勤和鎮派出所取得了聯系,請求了他們的幫助和支援,并且還列了一個詳細的安全工作預案,可趙志強還是不放心,又聯系了他的妻子譚艷,讓鎮衛生院派了一輛救護車和兩名醫生護士一路相跟著保駕護航,趙志強心里才踏實了些。

  云臺山的烈士陵園,位于云臺山半山腰,只有十幾座墳墓,安葬的都是抗日戰爭時期在云臺山戰爭中犧牲的烈士們,每個墳墓前立著一塊石碑,上面鐫刻著每一位烈士的生平和英勇事跡。

  烈士陵園有一位由鎮民政所安排的退伍老軍人在這里值守,春天已經跟老軍人聯系好了,由他負責給學生講述英烈們英勇抗擊日寇的故事。

  至于進山的道路,春天也提前去勘測過,路況還算不錯,是村民上山的生產路,并排走兩隊學生正好。不過就是陵園面積有點小,不能一次性容納這么多的學生。根據實際情況,春天只能安排學生們以級部為單位舉行祭奠活動,活動結束后從側面小路返回學校,然后下一批學生再進行同樣流程的祭奠活動。

  這樣安排活動時間會久一點,差不多要費時一個下午,這可就苦了孫曉菲和給學生講述英烈事跡的老軍人,同樣的工作要重復做三次,講得兩個人口干舌燥,春天只好不停地給兩個人遞水。

  還好,到下午四點多鐘的時候,活動圓滿結束,師生們安全返校。

  春天少不得又得又要跟鎮派出所、衛生院的工作人員和看護陵園的老軍人一一道謝。

  幾天后,春天他們的辛苦勞動有了回報,校內學生心得展覽和手抄報、繪畫展覽評比,贏得了全校師生的一致夸獎。

  同時,春天送往《戶縣日報》和《戶縣教育通訊》的稿子,被兩家新聞單位各選發了一篇,并配上了大幅的活動照片。

  趙志強樂得合不攏嘴,這可是戶山中學有史以來第一次上報紙,尤其是家喻戶曉的《戶縣日報》,上面配發的是學生出發前趙志強給學生做動員的圖片。趙志強如獲至寶,把這張報紙壓在了他辦公桌的玻璃板下面,時不時地瞧上一眼,心里就會樂開花。

  春天再一次通過他的不懈努力,向戶山中學的師生們展示了他的工作能力和工作實力,也讓其他人看到了他的優秀,看到了他昂揚的斗志和飛揚的青春風采。

  本書來自,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飛翔鳥中文    九朝杏壇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