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梟雄志 一千二百六十三 豫字旁邊有頭象
郭鵬決定下令統領海軍的定海將軍太史慈率領大量海船和一萬海軍士兵南下。
途中攜帶一批揚州丹陽大營里的精銳軍隊,然后再一起南下,湊足兩萬人。
這批軍隊常年生活在江南地區,已經熟悉了江南的暖濕氣候,前往交州也不會出現不耐酷暑的情況,作戰也會非常簡單。
用海軍繞開陸上艱難的道路,兵分兩路。
一路在珠江口登陸,攻略南海郡,然后往西進發。
一路則直接到交趾郡沿海一帶,直接登陸交趾郡,對交州的核心地區發起打擊。
理由自然就是平叛,并且問罪交州牧張津和交趾太守士燮。
用這樣的理由把這兩股勢力從交州連根拔起,接著強制推行清丈土地政策,短時間內就能把弱雞的交州地方勢力蕩平。
然后,交州就是中央直轄了。
作戰部隊從海軍和丹陽大營里抽調,作戰總指揮為太史慈。
部隊后勤則從揚州調運,一樣采取海運策略,最大限度利用海船和海運,最大限度利用當地資源,以減少戰爭損耗。
郭鵬也不想為了這個如今的蠻荒之地耗費太多的錢糧。
江南的開發工作非常耗錢,郭鵬掃蕩豪強莊園得到的錢財之中的一部分用在漠州的建設和大運河的建設上,剩下的一股腦全部投入了江南開發,為了增加江南開發的速度。
小冰河步步逼近,時不我待,郭鵬已經能感覺到自己的時間不多了。
用不了多少年,淮河流域都能在冬天結冰了。
零度等溫線的南移對于農耕民族來說是一種巨大的毀滅性的打擊,不止遼東,不止河北,整個江北的農業都要遭到重大打擊。
長江以南都難說會不會受到影響,真正安全的地方反而是嶺南。
而嶺南現在的開發等同于沒有,開發起來嶺南之地也少耕地,多丘陵,分擔不了多少北方的壓力。
可以起到大作用的,估計還就是紅河平原這一塊一年三熟的寶地了。
土壤肥沃,氣溫暖濕,一年三熟,把中原先進的農業技術轉嫁到這里來,這里很快就能成為天下糧倉,希望之光。
郭鵬預計魏國只有十年時間,十年時間若是不能把紅河平原打造為糧倉,不能把嶺南地區的農業初步發展起來,小冰河期就十分難熬了。
還有海運和大運河。
南糧北調工程需要海運和運河,尋常陸路運輸根本就無法考慮,效率太低,速度太慢,軍隊出征都是問題,更別提支援全民。
沒有海運和大運河,江南和嶺南的糧食也無法轉移到北方支援。
海運可以把糧食從嶺南轉運到大運河,再由大運河把這部分糧食轉移到中原腹地,轉移到關中地區和關西地區。
海運甚至還可以直接把這部分糧食轉移到幽州、平州,直接支援二州,確保二州的穩定。
損耗固然是有的,但是這種大規模的突破時間空間限制的南糧北調工程,本身就是非常艱難的。
所以郭鵬現在把懲治貪官污吏的事情全部交付給程昱主導,讓程昱大殺四方威懾群臣,而他則全身心投入大運河的修建工程。
一刻都不能遲緩了。
延德二年開始,大運河工程就被提上日程。
之后在政治風暴的同時,大運河工程也在不斷的推進,并從最初抵達洛陽的計劃修改為延伸到河北,抵達冀州。
通過大運河溝通南北交通,從河北到洛陽再到江南的杭州灣地區。
具體計劃是充分利用春秋戰國時代和秦漢時期修繕的古運河工程還有自然水道,把南北交通連接在一起。
大運河的修建并非是憑空挖水道出來。
挖水道肯定是要挖,但是這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利用前人修繕過的運河工程還有自然水道,以此最大限度的縮減成本。
春秋戰國時期,吳越爭霸,吳國和越國都曾經北上爭霸,所以當時他們也明白江南的交通劣勢,于是開鑿水利工程和運河。
現在江南地區也是有著春秋時期的先人開鑿而后人維護的古老運河。
通過這部分運河,把杭州灣地區和長江聯系在一起,在通過長江水道把江南淮南聯系在一起,再通過淮河把淮南淮北聯系在一起,進一步直通中原腹地,進一步對接洛陽和河北。
這巨大的工程從延德六年左右就確定要進行了。
延德六年開始,魏帝國進行了大運河修繕的初步勘探工作。
延德七年,具體的方案提交皇帝審核,郭鵬召集御前會議商討,確定實施。
延德七年下半年,大運河工程開始全面推進,南北兩路同時進行。
借助北伐俘虜的大量鮮卑、烏丸人的人力,以及延德九年平叛繳獲的財力、物力,大運河工程進入了高速鋪開的進程。
盡管郭鵬俘獲了人數超過百萬的鮮卑人和烏丸人,但是他們還有其他很多事情要做,比如修繕蜀道之類的,工程量巨大,死亡率高,攤到大運河工程上,人數略顯不足。
于是郭鵬只好下令征發運河沿途周邊地區的民夫,以村鄉為單位,發起動員詔令,獲得大量人力,一起推進大運河的修繕。
挖掘新的水道,拓寬、整修古老運河與自然水道,商討運河走向,測繪一切數據,以及實時反饋給中央政府等等。
延德九年因為叛亂的發生,工程稍微受到了一些影響,不過也不大,地方民兵的活躍限制了豪強叛軍的活動范圍,他們始終沒能進犯到大運河工程區。
所以工程區的那些烏丸人和鮮卑人自然也沒有逃跑的希望,整個工程保護的還是很好的。
叛亂平息之后,郭鵬手上又多了一批勞動力,這批勞動力被全部投入了大運河的工程之中。
為此,他專門設置了一個運河公署,任命南書房侍讀諸葛瑾和龐統分別擔任運河公署的正副負責人。
運河公署直接對他負責,由他負責協調處理一切,一切都要讓他知道。
皇帝直接負責運河公署,可見皇帝對運河的重視程度,人們只當皇帝重視運河是為了溝通南北交通,以便于更好的控制南方,但是對于皇帝提出的什么氣候嚴寒糧食減產之類的,群臣大多數認為這是笑談。
糧食怎么會說減產就減產呢?
氣候怎么會說變就變呢?
春夏秋冬四季輪回,古已有之,所謂氣候變遷,不過是無法確定的推測罷了。
盡管是皇帝,這種話依然不能讓群臣信,大部分人都覺得皇帝在危言聳聽,說這樣的話肯定背后有更深刻的政治意義,哪怕是支持他的,也把這種事情視作政治投機。
并沒有人相信小冰河和糧食減產的未來真的會到來。
隨著魏帝國不斷開發江南領土和推廣江南屯墾,魏帝國每年的糧食產量還是在不斷上漲的,絲毫看不到下降的趨勢,就和人口的數量也在不斷增長一樣。
郭鵬就不知道該怎么讓他們相信商朝時期黃河流域還能跑大象,到處都是熱帶樹林,他們現在生活的地方還是猛獸的樂園。
要不然豫州的豫字為什么旁邊有個大象呢?
而且晉代最高峰也就統治兩千萬多一點的人口,渡河南下以后對北方更是沒有顧忌的資格和必要了。
和如今魏帝國直奔八千萬的人口不是一個數量級別,雙方要面對的局面完全不同。
有些事情沒法兒說,但是真的到了糧食減產的時候,他們就知道厲害了。
而要真到了那個時候還沒有準備,魏帝國就真的要面臨大自然的降維打擊了。
這種規模的人口,會死很多人的。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