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三百二十七 汝南袁氏政法大學VS潁川郭氏律法職業學院

  這年頭,不管是學習《孟氏易》還是學習《小杜律》,都能做官。

  這一點是沒有區別的。

  二者的區別在于做官以后的發展以及上升瓶頸,而非能否做官。

  因為掌握了《小杜律》的傳承,潁川郭氏也掌握了獲取相當一部分法律解釋類別的官職的機會,在某些官職上更是有壟斷性代代相傳的資格。

  如果不是文法類士族被儒門士族打壓地位,潁川郭氏這種掌握家傳書籍并且得到某一類官職壟斷性傳承地位的士族,也不該是二流士族。

  天下士族之中,掌握家傳經文并且有授徒權的士族,又有多少?

  潁川郭氏就是其中一支,只不過是文法專門類別的。

  儒門五經十四家法是主流,潁川郭氏這種掌握非儒門家傳經典的就是非主流了。

  可不管主流還是非主流,都是士族,都是可以通過學習去做官的,是真正意義上的上流社會,羨煞旁人。

  區別當然也有。

  汝南袁氏家族的族學是大學,汝南袁氏政法大學。

  潁川郭氏的族學是大專,潁川郭氏律法職業學院。

  可這也是高等教育啊,還愿意對外族子弟開放。

  天下豪強地主太多了,而士族就那么些,更別說家傳書籍的士族了,任何一個掌握家傳書籍的士族都是值得豪強地主腆著臉追捧的。

  而且大漢天下最多也只能有十五所大學,其中私人辦學的就有十四所,只面對士族子弟。

  只有雒陽太學這一所公立大學會招收寒門子弟,但主要是面對官僚的,寒門子弟五十歲才能去上學。

  除卻大學,大專的數量也不會很多,而且基本上也是面對士族子弟,地主豪強家里的寒門子弟受教育的機會極其稀少。

  郭氏子弟學成了可以通過家族手段當官,最高也能做到兩千石啊。

  能嫌棄這種出身的只有自己本家人,外人早就羨慕的流口水了。

  曹氏家族在譙縣風風火火,在中央也是風風火火,官職權勢遠超過在地方做縣令的郭單,但為什么還要以家族嫡女和郭鵬聯姻呢?

  就是看中了潁川郭氏家傳《小杜律》的優勢。

  和郭鵬聯姻,促成郭鵬在官場上的發展,以此讓郭鵬得到潁川郭氏宗門的重新接納。

  最差也能為曹氏家族的部分子弟爭取到學習《小杜律》的機會,從而為曹氏爭取到轉型為士族的機會。

  這是多少豪強地主做夢都不敢去夢到的機會。

  曹氏抓住了。

  所以當初曹嵩才那么高興,那么緊張郭鵬,那么在意郭鵬。

  家族傳承啊!

  某種意義上來說,袁紹家族能讓人做官,郭鵬的家族一樣有這樣的能力,只是規模和影響力相差甚遠,但是在核心本質上,并無區別。

  這是歷史上的曹操和現在的郭鵬最大的也是完全無法彌補的差距。

  出身的差距。

  當郭鵬在很早以前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就知道自己必須要和潁川郭氏宗門和解。

  即使當時郭鵬并未決定是要爭霸還是要干別的什么,他也清楚,必須要和宗門和解。

  等到他決定要爭霸天下的時候,就更加在意這一點了。

  必須得到宗門的支持,得到家傳的《小杜律》教育團隊的支持,掌握他們,然后,以此作為自己最重要的吸引人才投效的核心競爭力。

  當時郭某人甚至有點埋怨自己那個天真的祖父。

  不過想到那位祖父無論如何也看不到今天,也就算了吧。

  通過種種手段謀取到了青州刺史的職位之后,郭鵬就秘密找到了郭鴻,向他轉達了自己的看法。

  郭鵬建議郭鴻火線辭職,回到家鄉,然后把宗門遷移到青州來,在自己的保護之下。

  郭鴻來不及深思熟慮,就遇上了朝堂大變,不久之后,更是巨大的變亂。

  郭鴻被嚇壞了,想起了郭鵬的警告,于是不再遲疑,立刻辭官,回到潁川就帶著整個宗族忙不迭的往青州跑。

  他們前腳走了之后不久,荀彧就回到了潁川,把自己家往冀州帶,再之后不久,涼州鐵騎把潁川肆虐的一塌糊涂。

  郭鴻深深的為自己的決定感到慶幸,又為郭家能出一個真正的人才感到欣喜,于是發動郭氏宗門全力支持郭鵬。

  除了早期投效的郭嘉和郭瑞,現在還有三十多名郭氏子弟在郭鵬麾下的郡縣從事文法類工作,未來有成為一郡一縣主官的資格。

  所以在外人看來,郭鵬也在想方設法的提升自己家族的階層,從二流士族跨越成一流士族。

  他們認為郭鵬正在朝著掌握五經十四家的某一家的家法傳承、正式成為一流士族的事業而努力前進。

  或者干脆就是把《小杜律》的地位給提升一下。

  這很難。

  郭鵬壓根兒也沒想著讓郭氏成為一流士族。

  他發動郭氏宗門來到自己身邊為自己服務,主要就是為了把潁川郭氏律法職業學院這所學校帶在身邊,為自己服務。

  郭鴻說自己年齡大了,不想再做官了,于是郭鵬就建議郭鴻在齊國學宮內開設法律類專業學科,招收自己麾下那些地主豪強或者是三流小士族出身的文臣武將的家族子弟入學學習。

  戲忠的家人,程立的族人,樂進的族人,于禁的族人,糜竺的族人,陳宮的族人,夏侯氏和曹氏的未成年子弟,等等等等,都在齊國學宮之內跟隨郭氏的教育團隊學習《小杜律》。

  郭鵬表面上的動作和目的,這些部下當中的聰明人未必看不明白,但是限于故吏的身份,更因為郭鵬給了他們權力和接受教育的資格,他們的屁股自然不會歪。

  而是會成為郭鵬最堅定的支持者。

  郭鵬不僅招收這些屬下的子弟,也愿意招收其他的豪強地主家的子弟,給他們一條進身之階。

  以此換取沒有被黃巾軍和呂布掃滅的青兗二州豪強地主的全方位投靠。

  這些人還是存在的,雖然相對于四年前是斷崖式的數量下跌了,但是依然存在,依然把持著一部分土地和人口,為了爭取他們的支持,郭鵬則以受教育權相交換。

  交換了他們族人之中優秀的子弟的投靠,以及相當一部分土地和人口。

  為了接受教育,這些豪強地主是不會吝嗇付出相當大的代價的,權當交學費了。

  除此之外,這份受教育權還能爭取青兗二州境內境外的一些二三流士族的分散投資,他們也愿意分散一些子弟來投靠郭氏,學習《小杜律》,出仕于郭鵬,給家族多爭取一條出路。

  最后,郭鵬還選擇了一批出身黎庶、被郭鵬任命為村長鄉長之中比較優秀的黎庶人才,將他們納入其中學習《小杜律》。

  從豪強地主到士族,中間隔的是萬丈深淵。

  家傳經典,就是搭建在萬丈深淵之上的吊橋。

  有的橋寬,有的橋窄。

  袁氏的橋寬,郭氏的橋窄。

  但是都是橋。

  雖然《小杜律》不能和《孟氏易》相比,但是勝在可以真的得到學習的機會,是做官資格的保底,郭鵬真的愿意向外人傳授這些法律知識,幫著他們提升階層。

  還是那句話,二三流士族也是士族,蚊子腿再小也是肉。

  被郭鵬此舉籠絡的人和家族可不在少數。

  本來質任制度和郭氏故吏就讓郭鵬集團的勢力非常穩定。

  現在有了潁川郭氏律法職業學院榜身,作為這所職業學院的主導者,郭鵬有了更大的吸引力,集團勢力更加穩定了。

  很多地主豪強和三流小士族前來投靠郭鵬,也不僅僅只是看中他的勢力大,名聲響亮。

  更深層次,也是沖著他的家族所掌握的《小杜律》的傳承而來的,希望可以讓子弟學習《小杜律》,學習統治知識,將來得到轉型士族的機會。

  這是士族的出身優勢,先期優勢,是地主豪強出身的軍閥們所無法比擬的優勢,是曹操劉備孫權無法比擬的優勢,也是袁紹袁術占盡優勢的根本原因。

  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一切,能壟斷知識,就是那么可怕。

  他們的優勢還更加巨大。

飛翔鳥中文    東漢末年梟雄志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