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離留下曲靈風和火工頭陀,讓曲靈風在太湖附近建一座山莊,作為今后鐵掌幫在江南的一個中樞。
曲靈風持鐵掌令,自能調動人力物力,完成此事不難。
只不過蘇離接下來大半年得潛心練功,如有意外,兩人合力,除非是那幾個人阻礙,否則什么事都能擺得平。
且曲靈風就近還可以去找黃藥師,如此一來,更是萬無一失。
解決這些雜事,蘇離自是帶著阿蕪北上。
阿蕪見蘇離帶著自己,大為高興,一路上山山水水也是飽覽不盡,只是她卻不知道蘇離帶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真經的梵文總綱。
原來金國之中,佛教亦是大盛,阿蕪耳濡目染下,亦學了天竺梵文。蘇離無意間問出來,自是不能舍了阿蕪。
這一日,終于來到華山,蓮花峰在望。
此峰千仞絕壁,簡直只有飛鳥能渡。
蘇離饒是輕功蓋世,亦不敢帶著阿蕪上去,獨自一人在山峰里搜索。這山峰自古以來都有高人隱士在其中鑿石穴而居,企圖得道成仙。
他們的石穴個個都險峻異常,自古罕有人至,蘇離一個個搜索下去,九陰真經沒找到,倒是尋了好幾本失落已久的道書。
好在這些道書大都是絲帛為材質,到底完整保存下來。
蘇離自是不客氣拿走,他甚至另外起了一個心思,那就是將道書中最艱澀古樸的一本選出來,就近上終南山送給王重陽。
王重陽見了必定歡喜,如果轉而去研究道書,也可以拖延一下王重陽的武學進境。
反正為了天下第一,他不打算要臉了。
他又生怕王重陽從道書里悟出什么東西,決定送書之前,特意抹掉一些文字,如此一來,王重陽真能悟出什么來,算他倒霉。
至于華山論劍之后,蘇離把九陰真經白送給王重陽都行。
若是他沒找到九陰真經,自己悟出的鐵掌功以及襄陽劍冢的存在都可以告知王重陽。
那無招勝有招,草木竹石均可為劍,乃是數十年后,四大宗師都不能抵達的境界,王重陽就算創出神照經,離這個境界差距怕是還有不少,這人情送回去,怎么也能抵得王重陽的多番照顧了。
而且蘇離還打算深入古墓一趟,將玉女心經尋出來。
林朝英女俠的玉女心經到底還是能克制王重陽所學的,即使王重陽能創出神照經,可之前武學的根子定是還在,如此一來,他又多了一分勝算。
蘇離暗自計算,自己得將九陰真經、玉女心經以及襄陽劍冢三大奇遇傍身,才有機會于明年華山論劍奪得天下第一。
缺了哪一樣,怕是都要勝算大減。
哎,不是他不努力,他開掛別人也開掛啊。
五絕之中,任何一個都是百年難遇的武學奇才,出現在同一時代,簡直是奇跡。
譬如段家的一陽指一共有九品,練到第四品就可以修行傳說中的六脈神劍。自古以來,段家能修到第四品的人都甚為稀少。
而如今的南帝段皇爺,據蘇離估計,指力應該介于二品三品之間。
若不是六脈神劍已經失傳,光是段皇爺這一關,蘇離都難過去 這些日子,蘇離也從阿蕪口中得悉了降龍十八掌的秘訣。但意義不大,降龍十八掌的關鍵在于勁力的變化,而不是掌法招式。
蘇離便是一樣和洪七使出降龍十八掌,肯定也不及對方造詣深,變化自如,何況洪七已經開始完善降龍十八掌。
只能說能多個心理上的優勢,聊勝于無。
念及對手個個都不好斗,蘇離也不歇息了,終于在搜羅了數日數夜后,在蓮花峰絕頂附近的一個極小的甬道里發現了九陰真經。
原來這甬道竟是黃裳以九陰神爪生生挖出的,只容得下一個孩童的身形通過,又用石頭封住最里面的口子,自是杜絕了一些小動物攀爬至此,將真經帶走或者毀去。
好在蘇離的鐵掌功內外兼修,他自己也學過縮骨功,硬生生鉆了過去。
取出真經后,蘇離心懷大暢。
他在山下找到阿蕪,兩人就近尋了一處石室,蘇離將真經牢牢記誦下來,參悟其中武學,亦讓阿蕪翻譯梵文總綱,順便也把真經背下來。
阿蕪武學遠不及蘇離,故而翻譯的梵文總綱,還得蘇離拾遺補缺。饒是如此,也有十來句不通順的地方。
要么是蘇離武學境界未至,不明白其中真意,要么是翻譯出了問題。
蘇離也不強求,知道總綱里最重要的部分是對真經陰柔武功的糾正,講的是陰陽互濟的武學道理。
再練上一二十年武功,再關心這個都不遲,現在談還為時過早。
不過哪怕有這十來句不通順之處,蘇離亦通曉了鐵掌功糅合玄冥神掌的關竅。終于將這門掌法完善,只需勤加練習,終能將這門掌法與丐幫的降龍十八掌并列。
如此一來,他的掌力或陰損,或剛猛,實是能讓人防不勝防。只是在至陰至柔和至陽至剛的瞬息轉換上,尚有心無力。
不過后世武當山那位大宗師,年過百歲,才解決了這個武學疑難。蘇離自不認為,他比那個更勝王重陽的武學大宗師悟性還要高明。
故而蘇離并不糾結于此。
他和阿蕪將真經牢牢記住,互相詢問多次,絕無一字錯漏,甚至連梵文總綱都將發音生生記住,分毫不差。如此,蘇離才將九陰真經毀去。
蘇離有心讓阿蕪接替自己事業,算是自己利用她這么多的虧欠。
他心里隱隱有個想法,如果真不能完成任務,那就跟阿蕪過一輩子吧,反正阿蕪長得還不錯,他不吃虧。
只是數次的輪回經歷,讓他僅在這一個世界打滾,蘇離多少有些不甘心。
阿蕪自不知蘇離的心思,可這些日子的經歷,也讓她明白,九陰真經是至高無上的武學秘籍,對于習武之人的誘惑,就像亂世中傳國玉璽對那些英雄豪杰的誘惑一樣,根本不可能與旁人分享。
哪怕蘇離有為了讓她翻譯梵文總綱的緣故,可是也不必將真經全數給她背下。
她生長在金國皇宮,見慣為了權勢,父子相殘,兄弟反目。
如蘇離這般誠心,自是難能可貴至極。
她感動得不能自已,更是每晚都要回想真經內容,生怕有一字錯漏。
只不過她倒是多想了,蘇離如果真能完成任務,起碼是要給王重陽和黃藥師一人留一份的。
蘇離想來,大家都是好兄弟好朋友嘛。
“是時候給王真人送禮去了。”蘇離雖則想起都臉紅,但給王重陽送大禮的心意很堅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