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七七七章 蒙恬之謎

  馮劫使燕,以不伐秦則伐燕,韓廣從之,允八萬兵合縱。

  彭越使齊,奉上田角、田間,田榮喜而戮,允齊兵十萬合縱。

  彭越又暗會齊相廣,得其助,不使榮知,齊亦謀恪事。

  張敖與鐘離昧使楚,楚王籍欲盟主位,趙從之,允兵二十五萬,主謀。

  項籍又遣范增使漢,劉季允,許出兵十五萬,遣蕭何使韓。

  范增走后,張良諫劉季曰,扶蘇之秦勝極,漢毗之,需請越助,劉季遂遣張良赴越。

  蕭何使韓,韓王信不敢逆,傾兵兩萬隨漢王,亦入盟。

  張良使越,趙陀亦從謀恪,卻不言入盟,張良乃返。

  至此,六國合縱,七國謀恪之事成也,合允兵七十萬,詐稱百五萬,各方約定十二月,會于澠池!

  雍王扶蘇四年,歲首初六。

  在嚴駿的連番催促下,扶蘇結束了對刑徒軍的裁撤。

  擇合七萬人入北軍,蘇角為將主,楊奉子、董翳為輔,楊奉子由此怨嚴駿不成事。

  擇十四萬三千人退伍,均論功落籍于內史、河東、巴、蜀等郡,家室隨行。

  擇三千五百四十一人罪,殺三百三十二人,章邯、王離等戴罪不宣,皆待登基后,與趙高等共論。

  刑徒軍整編落地,扶蘇開始糾結要不要把趙地數郡吞進肚子的問題。

  嚴駿諫曰,當務之急在咸陽,諸強不靖也,趙鄰雁門,隨手可取,事不宜急。

  扶蘇覺得有道理,下令頒師,直趨函谷。

  大軍拔營后,趙地諸郡幾乎是趕著尾巴迎趙王反正。十月十九,趙柏還邯鄲立都,趙國正式復國。

  歲首二十六,扶蘇二十五萬大軍抵駐函谷關。

  李恪與扶蘇相見,議定北軍駐藍田,由咸陽將作整補重建。諸騎駐寧秦,墨軍歸建守函谷,牧騎還鄉,敘功抵役。

  嚴駿不同意。

  他以函谷關小,請墨軍協守谷口外之三川軍城曹陽,另調塞上宮衛共萬人入函谷關,侍衛王駕。

  扶蘇與李恪皆覺得有理,發令調蒙沖將宮衛南下,雍廷隨行,臨蹕于華山下的大城寧秦,為雍國臨時的理政核心。

  因為雍境盤龍道直通到陽周的關系,十一月初二,軍政皆到位。

  扶蘇邀秦假相羌瘣赴寧秦,雍秦兩廷開始緊張地考量人員,商議兩廷合并事務。

  有些事定得很快,如明確胡亥為偽二世,扶蘇擁有合法繼承權,在新廷中以雍廷為重等等。

  但有些事也定得很慢,譬如扶蘇該稱二世還是三世,胡亥死后,是否以廢帝身份入宗廟等等…雙方各執一詞,難解難分。

  最后李恪站出來,言偽帝非廢帝,不僅不入宗廟,不計世序,連原有的二世紀年都要廢掉,循始皇帝舊例,改為王扶蘇紀年,以示正統。

  考慮到扶蘇稱的不是秦王,是雍王,紀年從實,稱雍王扶蘇紀年。

  放在現在這個秦廷,李恪的威望豈止于濤天?

  他一表態,以羌瘣為首的諸秦官員登時就泄了氣勢。

  羌瘣掙扎了許久,問:“若主逆非廢,三載秦官,何以自處…”

  這才是爭辯的關鍵。

  主為逆,則臣自然從逆。問題是大秦的問題不一樣,他們口中那個僭越的偽皇帝才是始皇帝真正的繼承人,細說起來,扶蘇才是逆,李恪等雍臣才是從逆!

  胡亥太不像樣,大秦風雨飄搖,秦廷眾卿基于對大秦的一腔忠誠把正統打成僭越,為的是救秦于威,卻不代表他們愿意為此搭上自己的名聲和家族的前程。

  從逆屬賊,可是要被唾罵萬世的。

  羌瘣眼巴巴看著李恪,李恪輕嘆了一聲:“主為逆,卻非臣逆,你們只是被胡亥、趙高聯手蒙蔽了。王上,您覺得呢?”

  扶蘇微微一笑:“恪之意與孤略同,秦廷之罪在胡亥趙高,不知者,不為罪。”

  皆大歡喜!

  談判順利地進入到細節完善,且氛圍比之前幾日更顯融融。嚴駿憂心地看著人們臉上由衷的喜悅,越發地,堅定了謀恪護秦的心意。

  兩日后,函谷關。

  雖名為護駕,但王駕如今卻在寧秦,蒙沖每日料理著函谷關的瑣事,悠然自得,輕松寫意。

  他一如往常般歸府,還未入門,就在府外見到了一個熟悉的影子。

  “偖…公子?”

  偖,蒙偖,此人是蒙毅的嫡長子。

  二世元年,胡亥趙高二人以蒙恬逃雍,罪夷蒙氏三族,與恬最親的蒙毅一家自然也在其列,蒙偖更是首當其沖。

  可他居然沒死…

  蒙沖一時震驚難言,拽著蒙偖的衣袖,欣喜地不能自己。

  他不是蒙氏的族親。

  其家祖多代以前隨蒙氏,每一任都是蒙氏的忠心家臣,故變蒙姓。

  蒙沖自小也是隨著蒙家的幾位少主長大的,本以為會成為其中之一的衛士長,誰知機緣巧合,經蒙恬引薦,后來成了扶蘇的衛士長,還做了家臣。

  可他與蒙偖的關系卻不必說,幼時的友人原本早死,豈料卻突兀地出現在眼前。蒙沖喜甚,當即就想拉著蒙偖,與扶蘇分享這個喜訊。

  可蒙偖臉上卻沒有太多欣喜。

  “沖,我且問你,伯父被你等藏在何處?為何我尋遍雍廷,也未曾尋到伯父尊名?”

  “恬公?”蒙沖有些發愣,“恬公從未入過雍境,王上與相國皆猜測,恬公或是被胡亥密殺了。”

  “我去過廷尉!”蒙偖滿臉猙獰,“趙高將死之人,一口斷定伯父逃雍,我又去問閻樂,閻樂忙不迭承認自己奉高之命殺了伯父!”

  蒙沖更迷了:“如此說來豈不顯而易見,趙高扯謊啊。”

  “可是!有宮內人與我說,李恪曾與趙高密談,要閻樂承下殺伯父之名,為其…擔下罪事!”

  蒙沖大驚:“偖公子謬矣!相國品行高潔,我自小便識得,他對恬公敬賞有佳,絕不會妄害忠良啊!”

  “那…何以咸陽風聲鶴唳,略從高者皆被罷廢,反趙高之女,閻樂之子僅被驅出官邸,早已離了咸陽,安活無恙!”

  “禍不及妻兒。一女子一稚童,也不曾做過惡事。他們不享尊榮便罷了,何必趕盡殺絕?便是雍地新律中也鮮有禍及家眷之罪,并無不妥啊?”

  “新律?”蒙偖如夜梟般笑起來,“新律不曾行于秦,何以參新律!我看,這怕是李恪與趙閻二賊的交易罷!”

  “公子!”

  “沖,我且問你,伯父若入了雍廷,將任何職!”

  “這…”

  “伯父乃軍神,又是王上座師,王上信任他,若入雍,定為三公之位,兼領上將軍銜,可對?”

  “當對…”

  “如此一來,李恪可還能如現在這般招搖?政,政一言,軍,軍無二,大雍軍政皆以恪令為尊,我聽聞王上親征討逆,反被強令不可干軍事,可是如此?”

  “此另有隱情…”

  “我只問是否如此!”蒙偖怒言打斷,“李恪此人,無君無上,無法無天!莒公,義信宗親,為庇我性命擔盡風險。趙高勢大,他不過為保家族稍從其言,李恪便罷了他的職,奪了他的爵,貶作庶人!莒公不堪此辱,自縊于宅,何以趙高血脈卻能逍遙?非陰謀耶?”

  蒙沖弱弱駁道:“可那莒公家人不也無恙么…”

  “其家人無懈,何以有恙!罪及家人耶!”

  蒙沖被整個壓住了…

  蒙偖深吸了一口氣:“沖,你家族忠護蒙氏百年,今殺伯父之人便在眼前,你可愿助我?”

  “公子,相國絕非…”

  “連你也成了李恪之走狗么?何時入墨?若李恪有朝一日要殺王自立,你掌刀耶?”

  蒙沖呆呆地看著,良久…

  “請…公子示下,蒙氏家臣沖,無令,不從…”

飛翔鳥中文    大秦鉅子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