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七七零章 武關十二,烈士暮年

  霸下上升起一面純黑色,以銀線滾繡出疊山圖案的方旗。

  滄海興奮地舔舔嘴唇,大手一揮,那萬余的深衣猛漢就兩兩分組,奔向連山。

  連山戰車是墨家機關術發展至今,反樸歸真的代表之作。

  在研討之初,李恪本想以傳說中的唐陌刀甲與支撐起宋人半個天下的步人甲為模版,輔以蒸汽動力,設計出一種立于車上,攻守皆備的機關重甲。

  這個思路甚至在墨家最高級技術會議上討論立項了。

  然而一波三折的是,以李恪為首的設計組一連出了三套設計,卻被以徐夫人為首的制作組皆連否了…

  沒錯,李恪有能力設計出一套汽動助力,甲堅刀利的超級戰甲,但那要涉及十萬到幾十萬枚不等的精細零件,且其中大部分因為對精度的要求,只能由一只腳邁進鑄劍師問檻的頂級精匠手工打磨。

  以結構最簡單的第三套設計為例,徐夫人給出的預算是集狼山秘坊與蒼居秘坊之合力,耗時三年,成一套。

  李恪迷茫了。

  他把這件事放了整整半年,終于在一次少年營的考核當中,頓悟了問題所在。

  隨著墨家設計能力的提高,歐冶家鑄匠水平的升級,李恪已經鮮少親自設計新式機關。

  近幾年中,只由他一人獨立完成初稿設計與精細結構調整的唯有兩件,那就是雉和盤龍。

  余下的便是最復雜的四不肖綜合系統,也是由他與何玦、泰、何玨、憨夫等一干機關師水準的墨者共同完成。

  這就生成了一個問題,他飄了。

  設計越來越復雜,細節越來越繁瑣,仿佛不把機關結構打造得無人知其然,他就失去了向他人炫耀的本錢。

  痛定思痛,他推翻了連山的整個設計思路,以軍械的標準制定要求,最終定下設計堅固、結束簡單、結實耐用這三條帶有極強蘇式風格的標簽。

  這不僅是他的轉變,也是整個墨家在機關風格上返樸歸真的開始。

  在主體結構上,定稿的連山車放棄了人型,選擇了壁厚半寸的生鐵柱型,樣式頗像文藝復興時期的郵桶。

  其攻擊方式也放棄了助力式揮臂,而是改用最純粹的機械動力旋轉。

  握刀的方式也徹底廢除。因為需要來回旋轉,武器定為兩面開鋒的大劍,且是完全嵌在機關上,一把位高六尺,一把低在三尺,索性連劍柄與劍萼都一道省卻。

  而在平穩設計上,連山選擇了取自窮奇的叉型千斤頂支撐,這又放棄在作戰中的行動能力,使其可以最大限度增加自重,減輕重心驗證的壓力。

  最后在動力設計上,連山標配一臺兩缸增壓爐,一個鍋爐室,平時切換到輪軸,輔助駑馬驅車,戰時切換到主體,用于機關旋轉。

  這樣的設計簡單直接,大部分零件都可沖壓完成,而且對操作者的身體狀況不再有過高要求。

  之所以依舊全部選擇猛士,很大程度上其實是營主滄海的個人審美。

  這就是連山!

  滄海站在車上,向著鼓聲傳來的方向獰笑抬頭。他的僚士為他打開連山甲的大門,他走進去,自內側三道反鎖。

  連山的艙內設計依舊是簡潔風格,正中有一張現代風格的藤制轉椅,四周是二尺高,拇指粗,縫隙極密的觀察隔柵,正前是兩桿操作桿。

  上圓箍連接上劍轉臺,下圓箍連接下劍轉臺,兩條中軸并行豎直,直貫艙中,位置就在轉椅背后,被擦得油光發亮。

  對滄海龐大的體型而言,這個寬近丈,長近丈五的艙室是偏小的,但他喜歡這兒。

  隨著這幾年年歲漸長,尤其是為了救下扶蘇,斷指重續之后,他明顯感到了衰弱。

  去年他與旦在隱秘處戰了一場,十招一過,他再難招架。

  他不得不承認烈士暮年或許是有理的。

  他老了,便是他們二人皆能對此戰之事守口如瓶,連李恪也不知究竟,可他依舊還是老了。

  滄海有種強烈的感覺,或許再兩三年,他的力量,他的體能會退化到二流乃至三流武士的地步。到了那時,李恪可能會要他相妻教子,安享晚年…

  李恪不是武人,這種蠢事李恪不僅做得出,而且半點不會覺得不妥。

  怎能如此!

  滄海一生英雄,敗盡世之豪杰,難道到死的這一天,他卻要蜷曲在棺里,枯瘦而亡?

  怎能如此!

  就在這時,他看到了連山的樣機。

  他喜歡這棺。就算再老,就算再衰,他只要蜷曲在這棺里,在亡死之前,就仍是那個天下無敵的滄海君!

  這里,會是他的歸宿。

  他深吸口氣,貼著壁,擠到座椅。他探腳找到控制臺下的供氣筏門,輕輕一壓,踏板立陷。

  這時,邊上的通訊管傳來僚士那頭滿是嘈雜的聲音。

  “營主,我把動力切到您那兒了,現在開始加壓。”

  入墨這么些年,滄海還是聽大不懂墨家那些個奇奇怪怪的術語,但無所謂,他已經學會了回應。

  “維持四級壓強區間,不必省料。主公說窮奇今日要一級解秘,就對面這點人物,撐不過片刻的。”

  “嗨!”

  不同于連山大旗的單打獨斗,同時升起的紫絹金邊的窮奇大旗下面總是會掛滿各色各花的三角小旗。

  那些小旗代表將令,每一面的意義,身為營主的狄都爛熟于胸。

  “令!全營依布陣四分,每列百五十車!首列諸元二千至千五,次列諸元千五至千,三列諸元千至五百,四列隨敵蹤進退!”

  “依鉅子令!秘一等。備蚩尤矢,各取發索,十發疾射,自決戰機!”

  “始動!”

  一聲長長的長音,整個窮奇大陣忙碌開去,開弦者開弦,校標者校標,有壯士撬開一旁木箱,用設于車上的小型龍門,從松軟的干草中取出一枚枚奇型的特種矢,輕架于矢槽。

  窮奇的一等秘矢蚩尤,或稱爆破矢,是專為大規模密集戰陣所制備的特種矢。

  從造型與材料看,其已經徹底脫離了傳統弩矢概念。

  主體藥倉為燒瓷材質,可以有效減輕自重,且便于塑形、開裂和飛散。形狀參考空氣流體,稱飛魚腹,腹大,頭圓,前端圓潤,尾端收束。

  藥倉以插槽與粘膠方式與矢脊結合。

  脊仍是鐵質,便于調整全矢重心,增加飛行穩定。其頭部有便于斜插,保護藥倉的梭型角尖,中尾部則創造性應用雙翎結構。中翎短小,用于破風增速,尾翎寬大,用于穩定空程。

  雖然放棄了傳統弩矢的箭型,但因為反復優化結構,其射程并未隨之驟減,勉強維持了二千二百步的遠射極限,穩定射程則在兩千。

  弩矢裝罷,第一、第四列窮奇當時擊發,一輪齊射掀開戰端,三百枚腹大寬尾的無翼飛魚斜掠上天空!

  武關第二戰場,戰,啟。

飛翔鳥中文    大秦鉅子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