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六七八章 陳涉、吳廣

  三月,季春,虹始見萍始生,極北之地冰雪消融,中原諸郡暖意漸濃。

  隨著交通日漸繁盛,這一冬半春發生在大秦西北的樁樁件件也不可遏止地散布到天下人的耳朵里。

  傳聞中,皇長子扶蘇據西北七郡作亂,始皇帝怒而謁殺,扶蘇不從,斬殺天使,以至始皇帝積郁暴斃。

  傳聞中,始皇帝急病,欲傳位扶蘇繼承大統。李斯、趙高因一己之私篡改遺詔,擁立胡亥,胡亥囚殺始皇。

  傳聞中,始皇傳位扶蘇,李恪殺之而反。始皇郁斃,臨死前傳位胡亥,欲討西軍。

  傳聞中,胡亥為二世,懼扶蘇聲威名望,故假始皇帝之名殺兄。扶蘇已死,李恪挾扶蘇之子,反秦裂土。

  傳聞中,胡亥以高爵為餌,誘殺扶蘇,李恪從此令,不日便將攜扶蘇頭顱歸往咸陽,登極為相。

傳聞中  茫茫多的傳聞,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世人無從分辨,只能從一道道傳遍天下的驚蟄當中搜尋信號,自作分辨。

  然而依舊分辨不出。

  陰山、平城、句注、樓煩、白于、賀蘭六關俱鎖,陽周建關將上郡一分為二,關城亦鎖。

  西軍并雁門軍三部,轄下七郡私擴為八郡半郡,兵二十萬。

  北軍歸內史,駐云陽,亦擴軍至二十萬眾,另有六部尚在整編。

從這些信息看,李恪與咸陽似乎已經準備好一戰了可是  李恪晉徹侯,封武安君。

  胡亥納墨家女子何鈺為壽春夫人,又重用墨家機關師何玦營造皇陵。

  諫議大夫周青臣彈劾李恪,反落得大辟棄市,夷滅三族。

如此來看,李恪在胡亥的心中,甚至比在始皇帝心中更得重用何真何假  世人祈盼著政局的明朗,說得更現實些,他們祈盼的其實是大秦的政令能盡快恢復正常。

  二世當政,秦律在嚴苛之余正變得越來越難以琢磨。

  當政之初,他將北軍調防云陽。云陽官倉糧不敷用,他便令各郡官倉轉運填倉。

  于秦人而言這是再正常不過的徭。大秦立國數百年,本就是憑著一場場轉運將全國物資匯于一處,支撐起秦軍無敵的蓋世勇名。

  但這一場徭卻與眾不同。

  往日應徭,官府會避開春耕秋收兩季農忙,一路飲食公出公支,百姓付出勞力,官府承擔消耗。

可這一次,不僅應徭人數多,時間長,春耕農忙不許稍停。進入內史之后,官府竟連基本的供給也停了,要求勞力自決飲食,不可動用官府一粒米糧此令一出,田地荒蕪,函谷東西,百姓皆怨緊接著,十二月,始皇帝下葬不久,天下驚聞陪殉者達四萬之巨  百姓本不愿相信這等奇談怪論,因為驪山修陵跨度四十余年,先后耗費人力百萬,其中多有隱宮刑徒,便是現在也有二十余萬人在驪山上還土栽樹,壘陵造山。

四十余年傷、死四萬是可信的,但一次陪殉四萬何其愚也  可二世隨后卻宣布將在藍田修陵,征天下四萬戶子承父業,為帝作陵。

這道御命遠不僅是承認了四萬人殉陵的謠傳,更是似乎在說,就連新征的四萬徭民也難逃殉陵的下場徭乃徭,死是死徭民何辜,舊痛未平,卻赴新死  天下一片哀鴻之聲。

  在遍野的哀鴻之中,徭民開始出現大規模的將陽,有些地方甚至是壓徭的亭長領著徭民集體將陽。

  遇山而藏于山,遇水而藏于水,中原處處盜匪橫行,其中又以北軍乍離,官府無力的燕趙七郡最為嚴駿。

一萬多戶將陽落草,二世大怒,發閭左十萬謫戍漁陽世人驚惶  若將大秦視作一個巨人,內史為其心臟,閭左便是大秦遍及全身的骨髓精血。

  閭左不應徭役,享受特權,他們無論貧窮富貴,相比閭右往往都對大秦有更強的認同感。

  西軍、北軍乃至于趙佗統領的那支名聲不顯的南軍,大秦的常軍健卒多由閭左子弟構成,二世此番征發閭左,等同于親手動搖了大秦的根基。

特權不再,閭左無依,下一步莫非二世要廢除二十級軍功爵位,使奴隸為草芥,黎庶作豬狗  新鄭郊野,棗園鄉,棗園里。

  棗園鄉是黃帝當年帶領臣民栽種棗樹的地方,鄉治之外有大片的棗園,棗園之中有野舍一座。

  這座野舍沒有名字,但在天下豪杰口中,它卻有一個如雷貫耳的名字,韓公子館。

  韓公子館的主人是韓襄王的庶孫,橫陽君韓成之弟公子信,可相比于這兩個顯赫的身份,他更為人所知的卻是第三個身份,那便是張子房的主公。

  世上傳聞,張良當年散盡家財刺秦,事敗而逃,親弟病死。橫陽君為撇清關系,親自為官府作了張良的畫像,而公子信卻三番五次接濟他,不僅幫助張良熬過了最難熬的一段歲月,還為他贖回了祖宅。

  故事平之后,張良放棄了韓國的正統繼承人橫陽君,視公子信為主公。也正是因為張良的活躍和聲望,中人之姿的公子信才得以在豪杰之中闖出名堂,與楚之項梁,趙之趙柏,齊之田譫共尊為“新四公子”。

這是極高的尊望,尤其在始皇帝身死,二世胡亥又越來越凸顯出昏庸的當下,尤顯尊望  三月中旬,發閭左謫戍漁陽的御詣傳至新鄭,公子信大喜過望,急召張良館中問策。

  正在彭城參與四公子密謀的張良五日而至,一入館中,便向公子信朗笑道賀“恭喜主公,賀喜主公,秦二世自取滅亡,反秦復國,大勢已成”

  公子信手中酒觴當即滑落。他目瞪口呆問“大勢真成了”

  “大勢成矣”張良振奮感嘆,“此番我代主公往彭城赴四公子會,見到了齊公子譫的信臣田廣,楚公子梁的信臣范增,趙公子柏的信臣張耳,俱多智廣謀之人。我四人聚而密議,皆認為秦二世多行不義,武安君李恪怕是不日便會據西北而反。天下將亂,大事可期”

  “李恪會反”公子信不信道,“若他會反,二世為何不順了周青臣的意治他謀逆,反要晉他為徹侯那可是二十四歲的徹侯啊,這世上何曾有過”

  “此事主公便有所不知了。”張良感慨道,“李恪才絕天人,絕不能以年歲估之。我當年與其頗有交道,深知此人不能為名爵所動,二世如今對他多番討好,正說明他已有反意,不可挽回”

  “連徹侯都不可挽回莫非,他想做皇帝”

  “在我看來,他并非自己想做皇帝,只是想讓扶蘇做皇帝。”

  “廢立”

  “正是廢立”張良哈哈大笑,“李恪有西軍,據西北,二世有南北二軍,據中原。這一番龍爭虎斗,誰也不敢輕言必勝。而他們亂戰之時,便是六國復辟的絕佳之機”

  公子信整個人振奮起來“我等當如何做”

  “伺機而動,合縱六國。”

  “機在何時六國何在”

  張良深吸一口氣“六國者,公子柏復立趙國,耳君與魏公子豹有舊,將說動其復立魏國。我去尋橫陽君復立韓國,楚公子梁已尋得楚王之孫,將復立楚國。齊國自然由齊公子譫復立,燕國無主,當尋一賢能,立為燕王。如此六國俱全,秦治分崩,足可聚天下強兵,以抗虎狼”

  “那機呢是不是要等到秦地戰起”

  “李恪與二世開戰自是其一,卻不是最好的時候。”張良冷笑一聲,“我,范增,趙柏,項梁,田榮與李恪皆熟識,尤其是我與趙柏。李恪雖不滿胡亥為二世,已有了廢立之心,但此人野心極大,又顧全大局,若六國在他戰起之時復辟,他會立刻與二世何解,哪怕只是暫時的,也不會予我們做大的時間。”

  “那該如何是好”

  “自然是尋一只替罪的羔羊。”

  “羔羊何在”

  張良輕輕從袖里抽出一枚竹簡,遞給公子信“我等聚議,自天下豪杰中篩出幾人,一番議論,又定下兩人。”

  公子信皺著眉看著竹簡“陽城陳涉,陽夏吳廣陳郡豪杰”

  “二世預備發中原閭左謫戍漁陽,而恰好,這陳涉、吳廣二人正是閭左。”

飛翔鳥中文    大秦鉅子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