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九八章 大隱隱于市

  站在山脊上,李恪遠遠看著大軍拔營,御駕西去,終于長長舒了口氣,一時間,只覺得整個天地都驟然開闊。

  始皇帝給人的壓迫感太強,若不是前有慎行護持,后有扶蘇幫襯,他都懷疑自己能不能堅持到最后。

  伴君如伴虎!

  他對慎行感到由衷的欽佩。

  一個顫顫巍巍的老爺子,能堅持陪始皇帝這樣的人物下上整整一夜的棋,十七勝,一敗。

  只是李恪仍有不解。

  一夜頂多六個時辰,兩人能下上十八局,足見始皇帝就是個臭棋簍子,而慎行的棋藝李恪是知道的,就算精神再不濟,他的棋力也不可能會輸才對…

  總不會是故意的吧?

  他帶著疑惑找到慎行,發現老頭面色蒼白,呼吸急促。他急聲道:“老師可是染了風寒?”

  慎行擺了擺手,有氣無力道:“無妨,為師不過稍感疲憊,歇息幾日,足可康復。”

  李恪這才放心下來。他坐到慎行背后,輕輕地為他捶背:“老師,皇帝的棋很臭吧?”

  “何止是臭…”慎行嘆了口氣,“可記得你與扶蘇公子一驚一乍那次?”

  “昨夜之時,如何能忘?”

  “那一手,在皇帝而言,算妙手…”

  李恪劇烈地咳嗽起來,咳了半晌才緩過氣:“既如此,老師何以還會輸上一局?”

  “此事說來…也不是頭次了。”

  “師姊?”李恪好奇道。

  “十年之前,我偶遇凌兒,念其身世,感其天賦,便大張旗鼓拜會辛府,將其收為弟子。此事不知為何被皇帝知曉,他在函谷關外將我截住,非要與我下棋定勝。那時我尚不知他的脾性,寸步不肯退讓,那次共下了三日夜,六十七局…”

  李恪張大了嘴,一臉驚懼:“三日夜不曾合眼?”

  “為師合了,否則也不至落敗…”慎行苦笑道,“十年轉瞬,為師也老了,還要教你經綸墨義,已不敢為了一局弈棋,便將這條老命搭進去了。”

  李恪失聲道:“若是如此,他直接開口換不就得了!”

  “這便是他了。寡恩薄幸,堅忍不拔,天下合該為他所得,六國之人皆不及也。”

  說完這句,慎行顫顫巍巍站起身,在由養和風舞的攙扶下攀上霸下,回屋休息,李恪默默坐在原地,神色不住轉變。

  慎行的話李恪聽懂了。

  始皇帝不愿欠墨家人情。

  天子行事,只施恩,不受恩!所以他給出的一切都是恩,所要的一切都是取,如此他才可以放開手腳用人,到了排布棄子的時候,也可以毫無顧忌地棄。

  此人不可交,但凡是心有抱負之人,卻又不得不交。

  因為他是皇帝!

  李恪長長地哀嘆一聲,一回頭,突然看到一張漆黑的大臉。

  “我!去!”

  他被嚇得不輕,噌一聲躥起來,一蹦三尺遠。

  滄海君哈哈大笑:“小子,你在想甚?”

  李恪滿臉陰郁,冷冷問道:“你叫我甚?”

  “小…”

  “本想趁著老師休整這幾日去買些酒肉,看來某人食起米餅也頗合胃口,怕是用不到那些。”

  “先生,敢問可有煩心之事?滄海必刀山火海,萬死不辭!”

  這就是混不吝吧…

  李恪無語地看著他,看了半晌。

  “半刻之期,洗漱,更衣,尋靈姬換好繃帶,否則直到陽城之前,我皆保你無酒可飲。”

  “得令!”

  隆隆轟鳴,云霧隨行。十數日后,霸下行進到陽城郊外,在潁水河灘的蘆葦蕩中掩住形體,引擎熄火。

  李恪抻著懶腰從后艙下車,一回頭,看到滄海君罵罵咧咧背著一席六七尺方的竹編小榻跟在身后。

  那榻就牢牢捆扎在滄海君的肩背,榻上有扶手,有靠背,還依照生物工程學撐出柔軟的腰背支撐,慎行舒舒服服坐在榻上,臉上全是滿足之意。

  與始皇帝的一唔讓李恪發現了慎行的老態,考慮以后常有跋涉,李恪就專門設計了這個人力馱榻,讓老邁的慎行可以舒舒服服度過這段旅程。

  而眼下,是背榻第一次投入實用。

  好好的山大王混成馱馬,滄海君心中必然不忿,他邁著大步湊到李恪身邊,甕聲甕氣道:“先生,憑甚是我背?”

  李恪昂著腦袋掃了他一眼,施施然說:“由養他們要留在霸下鉆研木牛,師姊被誠意邀請,一旁助手,眼下唯有你我隨老師去往陽城,不是你背,便是我背。”

  “你的老師,你為甚不背?”

  “我等此先便說好了,本著不勞不食的原則,背老師者飲酒,不背者不飲,公平,合理,一如秦律。”

  滄海君嘶聲怒吼:“你本就不飲酒!”

  “然,你飲。”

  時近五月,鳥語花香,一行三人自荒野緩步尋到驛道,順著驛道一路西行,直看到陽城高墻。

  “老師,依您所言,徐師如今仍被掛榜通緝?”

  “官府確是有他的懸賞,不過也無甚大事。他為荊軻打造刺秦利刃乃是行事前三年所作之事,雖號為同罪,實與此事毫無關系,此事在中原之地多有人知,反秦之人不將其視作同道,近秦之人也不將其視作異類,大致可算是無人在意。”

  “無人在意,他便能頂著懸賞,堂而皇之居于官市當中?”

  “隱姓埋名自是難免。”慎行無所謂地笑了笑,“畢竟如今這天下最多的便是法吏,若是真能擒獲刺王同伙,對他們而言可是大功一件。”

  “原來如此。”李恪贊嘆地笑了一下,“隱姓埋名,藏于官市,此人倒是通曉大隱隱于市的道理。”

  慎行眼睛一亮,擊節贊嘆:“恪,這大隱之言,頗得神妙。”

  “小隱隱陵藪,大隱隱朝市。伯夷竄首陽,老聃伏柱史。老師,隱士并非如今才有,大隱之說也非我所創,當不得您如此夸獎。”

  兩人說笑著繳了驗傳、城稅,滄海君繼續裝聾作啞,扮作啞奴,比劃著手勢為難更卒,直到更卒面紅耳赤,這才慢悠悠交出新制的驗傳符文,真正坐實了癃人的身份。

  李恪覺得,這大概算是另一種意義上的隱,中隱隱于癃。

  如此想來,似乎在大秦,刺秦才是成為隱士的先決條件,個中風險委實太大,甚至還不如激流勇進來得安逸…

  他就這樣沒著沒落地想著,隨著人流混入到繁市當中。

飛翔鳥中文    大秦鉅子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