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劑師之稀少。
聽聞在以前,艾伯特城堡都只有一位。
哈維很難想象,那個時候的人們是如何看病的。
不過,自從有了他父親之后,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
他父親提出了要讓每一個村都只要駐扎著一名藥劑師的理念。
“怎么可能做到!”
這是聽到這個理念時,當時所有人內心的第一個想法。
沒想到的是,短短的幾年時間,居然實現了大半了——雖然還有許多瑕疵。
庭院中。
一位正在為病人包扎傷口,看上去二十七八歲的男人,得到通報,發現了站在庭院外的村長和哈維等人。
男子趕緊起身,朝門外走去。
“哈維大人,沒想到您會親自到來。”村醫德里對哈維恭敬的說道。
“藥材都在我身后的馬車上,你讓人搬下來吧。”說著,哈維拿出一個小箱子,“里面是煉制好的藥劑,份額不多,省著點使用。”
“多謝哈維大人。”德里接過箱子,雙眼發亮。
里面的藥劑可是寶貝。
有了這些藥劑,許多本來生存無望的病人,都有了治愈的希望。
把東西都交給德里后。
哈維說道:“你們都去忙自己的事吧,我去巡查一下村子,看看許久不來,村子都有了什么變化。”
看著又回到病人堆中的德里。
哈維想起了他以前心中的疑惑。
那個時候,他一直覺得讀書無用,讀書是浪費時間。
身為騎士,能簡單的識字不就好了嗎?花費那么多時間看書干嘛?
身為農民,連農活都忙不過來,還有心思讀書?
后來,當他的父親提出要在每個存在都駐扎一名藥劑師的時候。
所有人都懵了。
藥劑師?
那可是稀缺萬一。
有天賦的人都要別人手把手教,都要學習十多年時間,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藥劑師。
每個村子一個?
那個時候,他的父親的說法是“我不要求每一個都是合格的藥劑師,不如說是不是藥劑師都無所謂,只要能治病就可以了。”
說著,他父親拿出了一本他親自書寫的《村醫手冊》。
里面記載了十多種常見疾病的治療方法,和幾種常見藥劑的熬制方法。
非常簡陋。
“我需要的,只是能夠讀懂這本書,按照書上記載的內容治病的人,應該很簡單吧?”他父親如是說道。
簡單嗎?
在哈維的眼中,當然簡單。
不如說簡單過頭了。
他自認為,只要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可以輕易學會。
他錯了。
在觀察他父親教導他人學習《村醫手冊》的時候,他非常驚訝。
原來不是說說的。
真的是讓人百分百的完全按照書中記載的方法治病。
發熱一律按照發燒處理。
流鼻涕都是感冒。
割傷了就包扎止血。
肚子疼是吃錯了東西…
太過想當然了。
就算他不是藥劑師,也知道發熱不一定是發燒,頭痛不一定是中風,肚子疼很多時候不是因為吃錯東西。
這種治療方法不是害人嗎?
居然讓這種人做村醫?
簡直是謀財害命!
他立即提出了質疑,并向他父親提出建議。
他得到的回答是:“不用著急,你好好看著就是,之后你會知道答案的。”
是的。
他后來確實知道答案了。
“想要成為一名村醫,最低的要求是能看懂《村醫手冊》,也就是說要識字。”
“貴族中識字的人不少,可貴族愿意常年待在村子里嗎?”
“僅僅是識字這一點,就篩選了一大批人了。”
“之后,雖說是臨時培養的村醫,可對藥材的認識還是需要一些的。”
“常用的藥材有十幾二十中,偶爾需要用到的有一百多種,每一種藥材的藥效都需要記下來。”
“還有一些藥材是很難區分的,和雜草相比可能這是紋路上的小小分別。”
“有些藥材處理不妥當,反而會變成毒藥。”
連哈維本人,想要記住一百多種藥材的藥效、外觀和處理方法,都覺得有點頭痛。
按照他父親的說法,他的文化水平還是初中二年級的。
其他人連小學三年級都不如。
“沒想到,僅僅是死板的按照《村醫手冊》上的內容治病,需要的知識居然是如此的多。”
“那想要培育出一名真正的藥劑師,是如何的艱難啊?”
“幸好,父親曾經創辦的騎士訓練基地中,培養了不少識字的平民,要不然連如此簡陋的政策都無法實行下去。”
而且,哪怕只是如此水平的村醫。
他發現有村醫和沒有村醫,簡直是天淵之別。
在他看來,比庸醫都不如的村醫,居然是許多人吹捧的對象。
有些沒有分配到村醫的村落,居然徒步走大半天去看村醫。
但是。
如論多么受人愛戴。
村醫只是村醫。
是一群小學三年級文化水平的人,拿著簡陋的《村醫手冊》治病。
大部分像發燒感冒之類的小病治好不成問題,稍微嚴重點的就沒有辦法了。
所以。
每一個村醫,每個月都能分配到一定的藥劑份額。
這是由正式藥劑師親自煉制的藥劑。
當村醫遇到無法治愈的疾病的時候,可以使用現成的藥劑。
如果藥劑也沒效。
那可以申請藥劑師身旁的藥劑師學徒前來治病——如果藥劑師學徒來的時候,病人還沒死的話。
藥劑師學徒也治不好。
那可以申請藥劑師——如果藥劑師來的時候,病人還沒死的話。
藥劑師也沒辦法。
最后甚至可以請動他的父親大人——威爾·艾伯特。
當然,這一套流程走下來。
一年半載都過去了。
病人多半也沒有了。
“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艾伯特領地中,正式藥劑師只有三名,每一個都是父親大人十五六歲開始,教導多年的學生。”
“藥劑師學徒也只有那么幾個。”
“父親大人本人更是忙碌無比,哪有時間來這種村落為區區平民治病?”
“不過。”
“未來會越來越好的。”
“村醫的水平會越來越高,像德里這種水平的村醫,遲早會有淘汰的一天。”
“隨著光輝學院的建立,平民們的入學。”
“識字的人會越來越多。”
“文化水平能達到初高中水平的人會越來越多。”
“這個世界會朝著更加美好的方向前進。”
注視著東方大地上冉冉升起的朝陽。
哈維只覺得未來充滿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