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修文,這童子功,乃是正本,也不知道那慕休,是從何而得,”月兒見此,蹙眉道。(看啦又看小說)
“他救了一個小和尚,小和尚報恩,因此送了慕休,一本少林武功秘籍,”葉修文隨口就道。
“你怎么知道?”月兒詫異的道。
“猜的,”葉修文張口就來。
月兒聽罷,氣呼呼的,點著葉修文的腦袋道:“你是不是,一天不氣我,就渾身不舒服?”
“姐姐,你想多了,這東西,怎么來的,與我們有什么關系?
即便是慕休搶來的,少林寺日后也會找楚休的麻煩,而不是我們。
趁著時間還早,我們開始練吧?對了?你還是童子嗎?”葉修文隨口又道。
“比你童子,”月兒被氣得都語無倫次了。
葉修文笑了笑,扯了一下月兒的袖子。
月兒不理葉修文,將自己的袖子,自打葉修文手里扯了出來。
“呵呵,別生氣了,來咱練功,”
葉修文將小冊子,放在床上。與月兒一同上了床。
兩人并排,按照上面的法門,逐漸的伸展了身體。
第一個動作完成,月兒并沒有感覺到有什么不同,問道:“你說,這童子功,真的管用嗎?為何我,一點感覺都沒有?”
“你的姿勢不對吧?我可是有感覺了,”
葉修文信誓旦旦的道。
“真的?”月兒似有不信的道,因為葉修文的姿勢,還沒有她標準呢!
“不信,我幫你矯正一下,”
葉修文宛若老師傅一樣,放下自己的動作,開始,指點月兒。
“下腰,下腰,雙手抱腿,提臀,對就是這個姿勢,把屁股撅起來,很好,很好,一定要保持住啊?”
葉修文指點月兒,而月兒卻越來越覺得不對,眼角的余芒,看到葉修文的壞笑,猛然雙腿向上并攏,夾住了葉修文的脖子。
“喂喂,這要做什么?”葉修文故作驚慌失措的道。
“占我便宜,打死你!”
月兒氣道,兩腳一用力,便雙腿夾著葉修文的腦袋,將他丟下了床。
葉修文前空翻落地,月兒追下床,小拳頭,又打了過來。
因為葉修文太氣人了,不好好練功,給她擺出那種害羞的姿勢。
“投降,投降,”
葉修文舉手投降,但月兒還要打,拳頭即將落在葉修文的臉上。葉修文徒然一本正經了起來,道:“姐姐,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不多了,你還胡鬧?”月兒雖然如此說,但還是停下了手。
“開心一下嘛!這功法不管用,沒感覺,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葉修文搖頭道。
“你不是處男吧?”月兒徒然問道。
“那你,怎么也不行?”
葉修文反問,月兒沒有了聲音。半響,她這才道:“不如,我們將這功法看完,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月兒的提議,令葉修文眼眸一亮。
心道:是啊!看完了不就知道,這部功法,究竟是怎么回事了嗎?
兩個人,再度坐在床上,自打第一頁,仔細研讀。
童子功,共分為八式:
第一式,坐馬托天,葉修文與月兒已經試過了,并沒有任何效果。
第二式,單腿墜落。
功法:左拳拳心向上收于腰間,右臂向前伸直成立掌,掌心斜向前,右腿直立,左腳腳尖上翹向前伸平,膝關節挺直。右腿屈膝下蹲,蹲至臀部接近小腿。挺右膝,上身直立,連做五次,換左腿訓練,
第三式,勾腿盤旋,
功法:兩腿屈膝下蹲,左臂按于襠前,掌心向下,右臂直臂上舉于頭部上方,掌心向上。左腿向身后仆地斜伸,全腳掌著地,腳尖內扣。左腿從后向前做弧形掃踢,掃到正前方屈膝回收,還原。如此連作五次,換右腿掃踢。
第四式,左右涮腰,
第五式,鐵牛耕地,
第六式,龍盤玉柱,
功法: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而立,上身前俯,雙手抱緊左踝關節處,面部盡量貼近小腿。緊接上動,雙手抱緊右踝處,頭隨即移向右小腿旁,
第七式,鷂子入林,
第八式,坐馬縱跳 功法:兩腿馬步站立,間距自感舒適為宜,雙臂平伸于胸前,兩掌掌心向下。隨即雙腿以前腳掌用力點地,身體騰空而起,在空中旋轉180度,落地后仍保持姿勢,唯方向相反,
以上看上去,都沒有什么,就如同第一式的功法一樣。恐怕再看下去,也不會有任何收獲。
“難道,就這么沒了?”月兒有些沮喪的道,因為小冊子的后兩頁,都是她看不懂的文字。
“這是梵文!”葉修文徒然道,而且心中暗罵慕休,也并非那么光明磊落。
他將童子功給了兩人,卻沒有說明,這童子功的精要,乃是梵文所寫。
所以,即便這本小冊子給了別人,只要這個人,不識得梵文,也是毫無用處。
“月兒?你看見沒有?越是道貌岸然的人,越不可信。
這個慕休,表面上看起來光明磊落。但實際上,卻在暗中做下了手腳。”葉修文冷笑道。
“那我去找他去?”月兒氣道。
“誒,不必了,這文字我認得,”葉修文微微一樂。
“你認得?”月兒詫異的道。
“怎么?你不相信?我讀給你聽,”
葉修文說罷,為月兒翻譯道:童子功,實則名為:煉精化炁。這‘炁’字,即代表無形的氣。也可以說是無形的物質。
精在人身,精滿自溢,溢則煉成無體而回精補腦,
葉修文滔滔不絕的道,而月兒的表情,卻是古怪。
抿著嘴,看著葉修文笑,心道:這個葉修文認真起來,也不算那么不可理喻,
葉修文但聞月兒半天沒有聲音,看了月兒一眼,月兒立刻換做了一張冷臉,道:“能看懂,你不早說。還占人家便宜,下不為例,否則捶死你?哼!”
月兒得意的哼了一聲,然后拿著小冊子,再度爬上了床。
有了精要,她便懂了。
之前的動作,并非無的放矢,必須連貫而出,反復多次,引導出自身,唯有處子才擁有的‘炁’。
而這個‘炁’,便當‘氣’講。
這里很奇怪,即便凝血期的武者,都無法感知氣這個概念,但是童子功,卻能導出本源,在最關鍵的時刻,給予敵人,致命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