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棄長生 第四章 修行不易 難勘貪嗔
葛志剛繼續道:“那人明知道我等過去就是要殺郭寧的,可他絲毫不敢動我等,不就是怕了青華派么,再者遼陽國南三州內你可曾聽過清宸派的名頭?”
“不曾聽過。”劉耿搖頭道。
“不曾聽過就對了!”
葛志剛鼓掌道,“整個遼陽國,除了皇室和云翔宗,無人能與我們青華派相提并論。尤其在青南三州,我青華派一家獨大,那郭寧又主動尋釁,言及要與我等尋仇,我等若將郭寧給殺了,區區一個不曾聽聞的外地門派,難道還敢來為一個記名弟子,跟我們青華派結怨么!”
劉耿尋思,確實是這個理,遼陽國以遼陽皇室、青華、云翔三方為尊,共同管治遼陽國。
其下雖然還有不少實力一流的門派豪閥,但比起這三者都差遠了,即便是那些實力一流的門派中,也沒聽說有個叫清宸派的。
自己堂堂青華派弟子,在青華派地界將對方殺了,諒那清宸派也不敢說什么。
葛志剛聲情并茂地說道:“若是放跑了他,得他那筑基師傅照料,日后修為必定比我等外院弟子強,那時我等豈不是砧上魚肉,任他宰割。
他師傅顧忌我青華派威名,不敢以大欺小,他與我等同輩,為了報仇,可就不一定這般顧慮了,我等要是真被打殺了,你覺著青華派會為了兩名外遣的記名弟子,與筑基大修士交惡么!”
見劉耿已然被說得心動,繼續蠱惑道:“如今之計,只有殺了他,才是上策。而且一舉兩得,既消除了后患,又能得了儲物袋和功法寶訣,指不定就能憑此突破到明氣中期,成為門派入室弟子,可不比在這小縣城做一輩子記名弟子強得多!”
劉耿早已心動,再聽他這么一說,頓時下定決心,狠狠道:“就按你說的,有個筑基師傅很了不起么!在我青華地界,照樣宰他,不過事后得到的財物,我需得拿六成。”
說著,眼睛盯著葛志剛,氣勢兇狠,一副只要他反對,立馬讓他好看的神態。
葛志剛連連點頭,道:“這是自然,師兄修行時間比我長一倍,修為遠勝于我,小弟都沒想過能分到四層,師兄實在仁義!”
心中不屑道:“要不是郭寧多了個不知深淺地師傅,萬一需要有人頂包,哪用得著忽悠你。”
他和劉耿一到場,就看見郭寧一手持儲物袋,一手持功法寶訣,想到郭寧不知怎么地,就被高人收為弟子,還以贈送極為珍貴的儲物袋,心中嫉怒若狂,連殺弟之仇都蓋了過去。
山村出了自己一名修仙者就夠了,哪能再出第二個,而且還比自己運道好,難怪自己沒能晉升明氣二層,成為入室弟子,一定是被這小子分了自己的氣運。
必須要殺了他,將來儲物袋這種屬于自己的氣運機緣奪回來!
想到這里,他臉色都不自禁地變得猙獰,
只是天色已晚,劉耿倒并未察覺,他雖然下定決定要殺郭寧奪寶,但想那起碼有筑基修為的高人,心中仍然膽寒,道:“那郭寧是要殺,但不是現在,需得等那位筑基大修士離去了才行。”
再上山去找郭寧,他是決然不敢的。
葛志剛自然也不敢再去,道:“這是自然,郭寧現在只是一介凡人,他要不知死活,自己回山門,他師傅是筑基高人,在這種窮鄉僻壤頂多待個三五八天,剛好這些天我們要組織升仙門接送事宜,待到事情一完成,他師傅也離去了,我等有的是時間和機會收拾他。”
兩人商量著如何殺人奪寶,如何判斷寧沖玄有沒有離去,全沒注意山上沖起一道璨爛流光,寧沖玄現在就已經離開了。
郭寧雖然口中不屑葛志剛,但師尊已然離開,沒了倚靠,雖然斷定葛志剛二人沒膽再過來,但也不會在這陷阱處久留,找藥草除了氣味,隱藏行跡,也不往家走,隨意朝了個方向摸黑連翻了幾個山頭。
走了約摸十來里,來到一處山谷,谷內幽靜、溪水流觴,便找了塊臨溪的大石坐下。
將玉簡拿出來,想了想又放回去,把那套門派制式青衫取出來換上,大小剛好合身。
修行常識里提到過,門派的制式長衫叫做青羽衫,有避塵防蟲等功效,之前沒想起,現在準備在這里過夜,需要防備毒蛇、蜈蚣一類惡蟲,又擔心被發現,不能引火,于是取出來穿了。
想起玉簡中提及,受到攻擊時,青羽衫還能激發一個護體氣罩,能抵擋一些弱小的攻勢,對于剛入門的弟子來說,有些許作用。
于是往胸口捶了一拳試了試,臨近青衫的時候,果然有層淡淡清光浮現,將拳頭擋在外邊,一連試了幾拳,拳力由小及大,到竭盡全力,都不能撼動分毫,隨著力道加大,清光上還生出一道反震之力。
他心里踏實多了,想起那塊圖書管理員的牌子,必定也是件異物,雖不知有什么作用,但也取出來,掛在了脖子上,放進衣服里面,這才重新坐下,取出玉簡,細細觀看起來。
任誰得了這神奇玉簡,看了里面的修行功法,都會迫不及待地想要跟著修煉。
郭寧同樣不例外,鑒于對修行一竅不通,他先去看修行常識,并著重看跟修煉相關的事宜,心中漸漸明了。
世人修行,前期不外乎自身精、氣、神三寶,因三者難以同修,只能側重一方,于是形成不同的類別。
重精著,修肉身,稱之為力道;
重氣著,修經脈,稱之為氣道;
重神者,修感念,稱之為法道。
力道鍛體,藏精納血,由外而內,蘊生內氣,由氣化神,像金字塔一般,是最為循序漸進的煉精化氣,煉氣化神手段。
練到極處,肉身極其強大,可以滴血成湖、只手摘星、乃至破碎虛空。
只是內氣由精血而生,神魂又是由氣血而化,兩者都是以精血為根基,因此肉身越是強大,越像是一個囚牢,將神魂牢牢吸附固束于內不得超脫。
法道修神,感應山河自然,以天地之道為己道,以己道補天道、己心替天心。
一旦心境契合,神魂與一方山水自然韻律相融,便能瞬間悟道,得這一方天地回饋,神魂暴漲,肉身也跟著受益。
這類修士往往善于陣法,借用天地之力,尤其在與心境、神魂相合的地界,如同一方天地掌控者,無可匹敵。
但因神魂與天地同律,與肉身便不再融洽,越是強者越如此,到最后只能舍棄肉身,神魂寄托于天地。
氣道練經脈,只因氣是精、神的紐帶,練氣者,上可化神,下可補身,雖做不到三者均衡,沒有極端的優點,但也沒有明顯的缺點,練到極處,同樣不比二者遜色,如今已成了修行界的主流。
清宸派修的便是氣道。
氣道只是一個統稱,也可分出不少修行類別,其中又以修真體系為主流。
修煉境界分為明氣、筑基、凝神、金丹、元嬰。
至于再上面的境界,這枚傳法玉簡就沒有提到了。
清宸派走的就是氣道修真體系,專修劍道,屬于修真體系中的劍修一脈。
所謂萬變不離其宗,修真體系無論后期有多少流派,前期都離不開明氣、筑基這兩步。
過了半個小時,自覺得將這些知識大致消化了,郭寧才凝神看核心修煉法訣中的練氣心法。
練氣心法一氣清經分有三層,分別對應明氣、筑基、凝神三境。郭寧只看第一層明氣境,只感覺時間過去了很久很久,才堪堪看完。
明氣境,顧名思義就是要明白什么是氣、有什么氣、什么氣能為我所用。
須知天地有清氣、濁氣、靈氣、煞氣、邪氣,人身之中也有煞氣、邪氣,還有精氣、血氣,死后還有尸氣,可以說凡是天地間有靈性之物,都有氣。
有些氣有益自身,有些氣會損害自身,因此明氣第一步要能感應到各種氣的存在,然后辨氣,進而引氣入體,破開氣海丹田后,再運用功法將積蓄的靈氣去蕪存菁。
待靈氣積累到一定程度后,便可以運氣沖竅,可以說明氣境的關鍵便在于沖竅。
人身有一百零八道經脈,合一千二百九十六處竅穴,雖然幾乎所有竅穴都居于經脈之上,但卻都自成一體,各有不同妙用,正因為自成一體,反而與經脈不通,所以每一處竅穴都需引氣破開竅殼。
否則,竅穴不但無用,反而阻礙氣息運轉,原本經脈如同通天大河,竅穴則像河中堤壩,大河本可以讓海量河水肆意奔騰,但因堤壩閘門未開,縱然上游河水再多,也只能流出涓涓細水。
竅穴若是被沖開,便如同掌控了堤壩,開合由心,不但河水奔流無礙,還能加助水勢,提升流速,更別提竅穴自身妙用。
待到煉竅圓滿,百脈具通之后,明氣境也就算練到圓滿了。
當然各門各派心法不同,練法多少都會有差異,但明氣第一步都是先感氣,別無二致。
感氣第一步則是要入靜,待心無雜念,心思純凈之時,五感不受雜念影響,變得格外敏銳,漸漸便能感覺到平時察覺不到的細微存在。
有修煉資質的人則能感應到靈氣等各種氣息,進而進行下一步修練。
郭寧將玉簡收回儲物袋,閉目沉思了一會,便準備修習。
精彩東方文學提供等作品手打文字版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