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718章:雷厲風行

  從看到節目、搜集資料,到獲得授權、劇本完成,邯家女前后僅用了短短幾個月,如此迅疾,是擔心好選題花落別家。

  事實證明,邯家女的顧慮并非多余,就在她拿到授權不久,就有一些制片人向陸勇發出意向。

  寫這個劇本時,邯家女從邶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碩士畢業只有半年,并剛剛開始嘗試創作劇本。

  歷時一個多月劇本完成,她拿給了第一個讀者——父親邯三平看。

  邯三平沒做過多評價,只說了句“題材還不錯,可以拿給別人看了,不丟人。”

  于是,當女兒邯家女把劇本地二稿改好之后,邯三平就把林曉光約到了家里。

  看到林曉光一副喜不自禁的樣子,邯三平笑著問道:“怎么樣?寫的還行嗎?”

  “三爺,我真不是吹捧,您女兒寫的這個劇本,實在是讓人愛不釋手啊!”

  “有句老話怎么說來著,虎父無犬女,果然是名不虛傳!”

  雖然知道林曉光是吹捧,可邯三平還是忍不住笑道:“哈哈,是嗎?那你覺得這個劇本,改編拍攝電影的話,能賣錢嗎?”

  林曉光琢磨了一下,現在不是考慮電影能不能賣錢的問題,而是劇本能不能過審的問題。

  像《我不是藥神》這種,痛戳社會痛點的現實主義劇本,通常是很難通過電影局的審核的,理由嘛,主要還是影響不好,現在老百姓安居樂業,社會發展的這么和諧,人均gdp又這么高,怎么可以拍攝這種有辱市容的電影呢?

  想到這里,林曉光忐忑的問道:“三爺,您覺得,這個劇本能過嗎?”

  邯三平明知故問道:“你是說內容審核吧?”

  林曉光點了點頭:“對啊三爺,這電影局的審核標準,您是最清楚不過的了。”

  邯三平沉思了片刻后,又道:“曉光,這事兒你先別急,審核的標準,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你可以先拿去局里送審,我會幫你更進。”

  “我就問你,如果我把這個劇本交給你去操作,讓你拍成電影,能夠獲得成功嗎?”

  說實話,這個看起來不像是能有太大商業回報的題材,作為一位老江湖地邯三平不可能不清楚,即便他女兒寫出的還可以,也不一定有人愿意投拍。

  于是,邯三平抱著試試看、哪怕只是讓專業人士提提意見也好的簡單想法,幫女兒邯家女把劇本發給了林曉光。

  “三爺,我個人認為,這個劇本題材非常,完全可以操作。”林曉光的肯定回答,讓邯三平特別驚喜。

  “不過三爺,說來說去,還是劇本修改的問題,如果我們把這個劇本拿去送審,估計這兩年,也不一定能通得過審核。”

  林曉光之所以使用“修改”這個詞匯,是因為在審查詞典里沒有“槍斃”一詞,取而代之的是“修改”。

  “修改”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有期的,一種是無期的。前面一種是善意的,具有建設性的;后畫一種則是兵不血刃,彬彬有禮地打入冷宮。

  在林曉光的導演生涯中,兩種情況都有幸遇到過,經驗告訴他,修改意見不怕多,30條也不可怕,越多越具體,越具體越好修改,也就說明只要聽話,通行在即。

  怕就怕寥寥幾筆行文,用詞十分抽象,比如說:整體感覺有些消極,調子比較灰,缺乏正面力量的引導。

  看到這樣的評語,不止林曉光會感覺蛋疼,所有的導演都會心里一緊,汗當時就下來了。

  林曉光時常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按照這樣的標準衡量,《紅樓夢》、《圍城》,包括戲劇大師關漢卿和老舍先生的作品都是應該好好“修改”。

  邯三平語重心長地道:“審核的事情,我已經幫你打聽過了,最近這一兩年,涉癌的進口藥關稅將會向下進行調整,還有個涉及醫改的小組也成立了。”

  看著邯三平一副胸有成無的樣子,林曉光不由感慨,這個世界真的很神奇,總有些人能夠先一步無比精準地“預判”到政策風口的方向。

  林曉光故作激動地說:“三爺,要是令千金這個劇本,能夠拍成電影,那就太了不起了,也許還可以推動現實的進步,它不光光是選材的勝利,更是電影本身的勝利。”

  邯三平擺擺手,正色道:“曉光,啥也別說了,你是咱們國內少有的從來沒有拍過一部爛片的電影導演,我完全信任你的水準,我今天,就鄭重的替我女兒做這個鹿鼎,把這個劇本,全權交給你去操作!”

  “你可千萬別讓我失望啊!”

  林曉光忙說:“放心吧三爺,我一定不會辜負您的期望。”

  回去第二天,林曉光在公司召開了緊急會議,從這里也可以看出,林曉光對《生命之路》這個劇本的重視。

  在電影圈混跡了這么多年,林曉光心里很清楚,自己很難碰到這么現實主義的題材,故事主題呈現的是關懷,溫暖和人性的力量,以及到最后呈現出來的一種希望。

  這是他從影以來第二次碰到這種現實題材的故事,上一次是由他執導的《親愛的》。

  不過,《親愛的》這部電影雖然口碑不錯,但它在票房上的成績,卻并沒有達到林曉光的期望。

  虧是不可能虧的,就是少掙了一點,而且,觀影人數也比《泰囧》《唐人街探案》這些喜劇片少了許多,所以這一次,林曉光學聰明了,他決定把《生命之路》這個劇本,打磨的更商業一些。

  在這次的編劇會議,林曉光決定把公司的編劇團隊,分成三個小組。

  第一組,主要是負責《唐人街探案2》的劇本編寫和籌備。

  第二組,主要是負責《生命之路(我不是藥神)》的劇本修改和編寫。

  第三組,則主要負責給公司挑選、編寫或者購買適合改編成電影的原創劇本。

  當然了,《生命之路》畢竟是邯三平女兒寫的劇本,所以,第二組的組長,林曉光把它交給了邯三平的女兒邯家女。

  會議結束之后,林曉光單獨約談了邯家女。

  雖然是邯三平的女兒,可邯家女的性格很低調,一點兒都不張揚,這讓林曉光感覺很是意外。

  唯不好的地方就是,邯家女的長相有點隨他爸,五官線條看起來硬朗,還有些僵硬,稍微有點整容的跡象。

  寒暄客套幾句過后,林曉光直接進入了正題,開門見山地說:“邯小姐,恕我直言,你寫的《生命之路》的初稿劇本,只能算是一個合格的文藝片劇本。”

  不等邯家女回答,林曉光接著又道:“所以,我希望,我們能把它從70分左右的文藝片劇本,改成一個比較工整的商業片劇本。”

  邯家女半知半解地看著林曉光:“林董,你的意思是說,把這個悲情的故事,改的更美好更接地氣一些?”

  “沒錯,差不多事這個意思。”林曉光點了點頭,又道:“對了,我之前拍過一部電影,叫《親愛的》,不知道你看過沒有?”

  邯家女坦然道:“有看過,它是一部關于打拐的現實題材電影。”

  ps.今天第二更,感謝各位小伙伴的訂閱打賞投票支持,不知不覺,又到周五了,提前祝大家周末愉快!

飛翔鳥中文    華娛之白金年代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