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兵兵嫵媚的白了林曉光一眼:“你有話就直說吧,跟我賣什么關子!”
林曉光笑著打哈道:“沒有,我就是覺得你妹手段高,什么資源都能幫你搞定。”
李兵兵不樂意了,反問道:“誰跟你說,這部電影是我妹幫我談下來的?”
林曉光半知半解地道:“不是你妹介紹鄧文迪,給你認識的嗎?”
李兵兵不服氣地道:“話是這樣說沒錯,可鄧文迪是沖著我的名氣,才跟我妹打的交道。”
“可是…我怎么記得,以前新聞上說《雪花秘扇》的女主角不是你,而是張子怡啊?”
李兵兵得意地道:“國際張已經不行啦,現在是我國際兵的時代。”
“什么意思?張子怡不是挺紅的嗎這幾年?”
“紅是挺紅的,不過那是黑紅,整天都是些上不了臺面的新聞。”
“所以你的意思是說,是章子怡的隕落,才有你出演這部電影的機會。”
李兵兵嘆了口氣:“雖然我不愿意承認,但事實確實如此。”
其實無論女明星,還是男明星,如果要想上位,就只有兩條路,一條是自己牛x上位,另外一條是上面的對頭掉下來了,自己補位。
李兵兵攤上的就是第二種。
去年年底,張子怡的“潑墨門”爆發,一個巨大的利好,便砸到了李兵兵的頭上,她成為了最大獲益者之一。
而《雪花秘扇》這部電影本來是兩個豪門闊太太,鄧文迪和米高梅電影公司總裁的夫人弗洛倫斯·斯隆,外加張子怡一個準豪門闊太太三個人一起做制片人,攢起來的局。
只是沒想到,張子怡折了。
就在張子怡還在到處為電影《雪花秘扇》拉投資時,恰好“潑墨門”曝光。
張子怡“潑墨門”過后沒多久,緊跟著又出了“詐捐門”和“誘惑門”,甚至年初又傳出了和趙薇老公黃有龍的緋聞。
張子怡團隊就忙著曬她在《一代宗師》里練功刻苦訓練的視頻和圖片做正面形象公關,沒時間搞《雪花秘扇》,也就是那時候,被另外兩位真正的闊太太當成了棄子。
于是,鄧文迪找到了李兵兵。
當時李兵兵也想著拒絕這部片子,她覺得自己太累了,演不了,是妹妹李雪和她多次要求,才勉強接下的。
而且,這部片子華宜也不看好,沒有出大錢投入,也沒有過多地宣揚這是他們投資的片子。
不過,總得來說,因為妹妹李雪的堅持,李兵兵這次又進入了個全新的圈子。
走完首映的紅毯之后,林曉光和李兵兵鄧文迪她們還有觀眾一塊,在放映廳里度過了郁悶的100分。
實事求是講,《雪花秘扇》制作精良,技術上方方面面都很到位,導演也很好地掌控著敘事節奏,不急不緩,抽絲剝茁,幾乎所有演員的表演,在火候上也恰到好處,除了全智賢的普通話略顯生硬外。
然而,由于導演過于執著于自己那不溫不火的文藝氣質,致使全片簡直無高潮可言。
在林曉光看來,整部電影最劇烈的場面,莫過于全智賢騎著自行車穿行于夜晚的上海灘,然后出了車禍。
令人著急的是,撞上的一剎那,導演還采用了黑屏處理法。
你說氣人不氣人?
文藝片最重要的氣質是悶騷,但《雪花秘扇》的最大特點是悶而不騷,悶死你拉倒。
當然了,這些還不是最致命的,《雪花秘扇》最大的敗筆還是在故事本身,準確地說,是敗在了對原著的改編上。
《雪花秘扇》的關鍵詞是“老同”,是指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女子,約定結盟為“老同”,如同精神上的婚配,情誼可延續一生。
這樣的關系不是同性戀,也超越了義姐妹和好朋友,不會因彼此間相隔的距離,或是孤獨寂寞,或是一方嫁入更好的人家而拆散,也不會容許其他女孩或是女人介入其中。
小說《雪花秘扇》講述的是發生在十九世紀中國的故事,那時女人必須纏足,有一雙完美的三寸金蓮的人才可以嫁得好人家,女人的生活與外界幾乎完全隔絕。
兩個年輕女孩百合與雪花,在媒婆的撮合下結為“老同”。
但隨著時光流轉,百合嫁入富豪家,而雪花家道中落,下嫁屠夫。
雪花因不愿成為百合的負擔而設計與百合斷交,但在百合死前,兩人誤會消除。
如果是這樣的故事,那林曉光愿意相信,因為那個時代,女人沒有社交活動,更不能與丈夫之外的男性交往,兩個打小相好的女人之間一生牽掛,超越愛情,超越同性戀情的特殊友誼是可能的。
可能是編導有意想顯擺他們超強的駕馭故事和敘事的能力,也可能是怕一個單純的近代故事當代人看不下去,以及考慮了過多的商業元素,電影《雪花秘扇》增加了一條平行的當代線索,并用這條線索引出原故事,兩條線穿插進行。
而現代故事中的索菲亞和尼娜,就是原故事的翻版,尼娜和索菲亞互為對方著想,最后索菲亞為了讓尼娜到紐約發展,故意氣走尼娜,最后又因放不下尼娜,一走神出了車禍,而尼娜最終也明白了索菲亞的一片苦心。
這樣的故事,您信嗎 反正林曉光是不相信的,在當代這個信息高度發達,人際交往完全自由的社會,又不是同性戀,又不是親姐妹(就是親姐妹也沒有這樣的),她們之間的這種同性友誼算什么?
僅僅一個“老資格同性好友”,能解釋通嗎是不是有點強加于人,強加于觀眾了呢 電影首映結束之后,鄧文迪特意請到場的來賓,到五星酒店聚餐。
鄧文迪興致勃勃地問道:“林董,我聽說你是現在國內最懂市場的電影導演,你覺得我們這部電影再國內能拿下多少票房?“
話音剛落,李兵兵也一臉期待地看著林曉光。
林曉光笑了笑:“鄧總是想聽真話,還是假話?”
鄧文迪也笑著道:“當然是真話,別有心理負擔,你怎么想的就怎么說。”
林曉光想了想,接著又道:“那我就實話實說了,我覺得你這部電影突破3000萬應該沒有問題,至于5000萬就有點懸了。”
鄧文迪不以為然地道:“看來林董并不看好我們這部電影啊。”
林曉光笑了:“不是不看好,可能鄧總您一直在國外,并不了解國內的情況。”
不等鄧文迪回答,林曉光接著又道:“鄧總,如果您不認同我的看法,那您覺得,您這部電影能在國內拿下多少票房?”
ps新的一周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