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在香江待了不到兩天,林曉光就帶領著《那些年》的主創人員轉機去了苔北,而華宜總裁黃中磊在西門町出席助威,也為此次巡回路演的終點站劃上了一個圓滿的記號。
短短兩個月不到的時間,電影《那些年》從京城火到香江,再從香江火到了苔北。
這絕對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結果,景柏然和程妍希更是憑借電影里的演出,成為娛樂圈的當紅炸子雞,倆人所到之處,幾乎都有粉絲簇擁。
在苔北的路演結束之后,景柏然和程妍希甚至沒有時間休息,前腳剛塔進酒店,后腳就來了電視臺和雜志記者專程上門采訪。
相比之下,林曉光這個電影導演就顯得有些暗淡落寞了,雖然也有當地記者想要找他采訪,但因為最近這段時間實在太過折騰了,林曉光便婉拒了他們的預約,轉而到黃中磊房間串門,順便跟公司老總暢談一下人生和未來。
當然了,對于程妍希和景柏然的星光蓋過自己的局面,林曉光也沒心里不平衡,因為景柏然和程妍希越火,《那些年》的票房就會越高,這才是林曉光最想看到的。
話說,這次來酒店采訪程妍希的,是苔彎魅力雜志的女記者阿欣。
畢竟雙方都是苔彎人,程妍希和女記者阿欣是老鄉,老鄉見面自然要寒暄客套一番,才開始進入采訪的正題。
落座之后,阿欣拿著準備好的題板,和錄音筆開始采訪程妍希:“拍攝時有沒想到這部電影在兩岸三地反響這么好?”
程妍希微微搖了搖頭:“之前有看過九把刀這本小說,但是沒有想到林曉光導演把他拍成電影的反響會這么好,這一切的一切都已經超出了我的想象。”
阿欣接著又問:“你本人和“沈佳宜”這個角色之間的性格反差大嗎?”
陳妍希沉思了片刻,方道:“有相似,也有不同。相似的地方是:沈佳宜是一個功課很好的好學生,我在學校時也很會念書。但是沈佳宜一定要考到全校第一,每天都認真讀書,我沒有她那么嚴謹,平常會出去玩,但考試之前會努力準備,只要考到前三名就很開心了。”
阿欣饒有興致地問道:“那你有沒有一夜走紅、特別受人關注的感覺?”
程妍希笑著點點頭:“有啊,現在不管走到哪里都會有很多人認出我,讓我簽名。”
阿欣模棱兩可地問道:“心里會不會有一點得意,但是又有一點困擾?”
程妍希肯定地說:“當然很開心,因為一個角色被大家喜歡,都想跟你拍照,這是很開心的。困擾倒還不至于耶…對我來講,人家想跟你拍照、想要你簽名,是因為他們喜歡你嘛。就花一點時間跟他們拍照讓他們開心,也會讓自己開心。”
這邊廂,程妍希和景柏然正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接受記者采訪,另一邊,林曉光則和黃中磊關起門來小酌幾杯。
如果不是因為林曉光身心疲憊,不太想出去溜達,黃中磊這會兒早就出門找姐妹們瀟灑去了,哪會悶在房間里喝酒。
話說,和香江比起來,黃中磊顯然更喜歡苔彎。
其實也沒什么特別的原因,純粹是因為香江這邊妹子的質量一代不如一代,幾乎到了快要無法直視的地步,而苔彎那邊的妹子則要水靈清新許多。
無論過去如何輝煌都好,香江畢竟是個彈丸之地,放眼整個香江,目前仍在這個圈子里活躍著的香江女明星,幾乎都是三十好幾甚至五十出頭的年紀,也難怪黃中磊會對之前的香江之行如此索然無味了。
嚴格點應該這么說,其實香江從2000年開始,就沒有再出過一個明星了,無論是男明星,還是女明星,真的一個都沒有…
奢華的總統套房里。
黃中磊翹著二郎腿,坐在沙發上,端著紅酒杯和林曉光碰了碰,眉飛色舞地說道:“曉光,我剛收到消息,香江那邊的電影票房已經突破700萬了。”
林曉光抿了口酒,不以為然地說:“都上映第三天了才700萬,有什么了不起的。”
大抵是習慣成自然了吧,自從《那些年》在內地票房破億之后,林曉光這兩天對票房的感覺比較淡了,完全沒有了剛開始那會兒的激動和興奮。
別說是區區七百萬票房了,就是一千萬票房,林曉光也只是感覺還好,沒有太多情緒上的觸動。
黃中磊放下酒杯,不解地看著林曉光,沒好氣地道:“700萬還不厲害?你知道香港現在一年有幾部電影的票房能夠達到700萬嗎?”
林曉光自顧自點了支煙,幽幽地道:“有多少部?有沒有十部?”
“差不多,最多也就是十來部。”
“不過,那些基本上都是港片,咱這部可是正兒八經兒的國產電影,這里面的意義可就不一樣了。”
“你想啊,這么多年了,基本上沒有一部國產電影在香江和苔彎大賣過,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林曉光明白黃中磊話里的意思,但說實話,他還真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
這幾年來,仿佛內地的電影,都陷入了一個死胡同,要么是動輒投資破億被罵慘的商業古裝大片,要么就是上映不了卻能在國外拿獎的賠錢文藝片。
所以,這幾天一閑下來,林曉光就在認真思考,同樣是自己導演的作品,為什么《那些年》能夠在兩岸三地都取得成功,而《人在囧途》卻不可以。
“說呀中磊哥,到底是為什么?”林曉光興致勃勃地凝視著黃中磊,期許他能給出一個更好的答案。
黃中磊喝了口死酒,慢條斯理地說:“曉光,我們不妨,從《那些年》的‘成功’,去回望港產片近年的‘失敗’,我認為,最主要原因是,大不分編導們都只懂計算地去拍片,計算明星效應,計算成本,計算綽頭,計算市場…卻沒有像你這樣從‘心’出發,真情實意去拍一部忠于自己,忠于感覺,忠于赤誠的電影作品!
“曉光啊,中磊哥跟你說句真心話,你的《那些年》和《人在囧途》這兩部電影的成功,給了我一個很大的啟示,我現在才知道,原來,這種‘忠于’才是最可貴的!”
ps.感謝書友“nnpostcard”的打賞支持,感謝各位小伙伴的訂閱、投票鼓勵,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