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55章:第一個鏡頭

  三月底,經過雙方協商,影片《人在囧途》的總預算增加到了1700萬,其中黃長田的光線影視投資800萬,林曉光個人投資500萬,許錚則是投了400萬。

  林曉光原本以為,一部喜劇片能夠有1700萬的預算,基本上不會有什么經濟問題,可事實上,第一次擔任導演的林曉光,還是稚嫩手生了些許,很多事情都沒辦法考慮周全。

  首先是取景地問題,為了方便和節省資金,林曉光本想就近選擇在京城拍攝,可是,由于《人在囧途》的劇本中的情節需要,電影里必須要有大江大橋。

  然而,京城是個怪胎,她是全世界唯一一座沒有大河或靠海的超千萬人口城市。

  要知道,從古至今,全世界的城市,甚至城鎮村莊絕大多是都是依靠河流和水域發展起來的,只有個別幾個沙漠國家的城市沒有大的水域。

  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域的地方,怎么會有生命的存在?

  所以,世界上所有城市的興起、發展、以及衰落、神之毀滅、滅亡,都和水域是息息相關的。

  而超人口千萬以上的大城市,更加需要水域,世界上,很多人口超千萬以上的大都是有數十條河流穿城而過的,唯獨京城沒有…

  最后,林曉光不得已,只能把《人在囧途》拍攝地遷至天京,一是天京離京城近,二是因為這里完全滿足電影的拍攝需求。

  這是一個三星酒店,靠近天京影視基地,很多劇組常駐。

  因為寬敞,也為了省錢,林曉光干脆把自己的房間當做劇組的臨時會議室。

  晚上。

  吃完飯,天京突然下起雪。

  林曉光很詫異,心說,現在都四月份了,怎么天京還能下雪…

  緩了緩,林曉光低頭掏出鑰匙,打開門,走回房間,左邊的墻上貼滿了電影的分鏡畫。

  早在三天前,《人在囧途》的分鏡師楊浩宇就把這部電影的重場戲都畫好了分鏡。

  他是國內最年輕的分鏡師之一,之前林曉光在拍攝《李米的猜想》時和他結識成朋友,才被林曉光臨時抓來,友情軟禁了20天,完成了大部分的分鏡。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分鏡圖其實是一個電影非常重要的前期部分,有些人認為畫分鏡會限制想象力,其實恰恰相反,導演和攝影師先確認大致分鏡,分鏡師將其畫出。

  有了分鏡畫,大家才能在現場有更多的空間時間去發揮,而且能更合理地分配器材,節約開支。

  時間雖然很倉促,但楊浩宇非常出色,如果把他的分鏡畫貼在酒店外立面上,跳個樓就能看明白整個故事。

  沙發和椅子還是開會時的擺設。

  忙了一天,明天就要開機了,林曉光早早的躺到床上,給黎小冉發了條信息,就在這時,電話響起,問是否需要按摩。

  林曉光稍有猶豫,對方馬上說:“不好意思,我們這里沒有特殊服務。”

  “難道我的猶豫還透露著色情嗎?”

  林曉光想了想,一怒之下,要了一個頸椎按摩。

  按摩技師很快就上樓了。

  房間滿墻滿桌都是電影的核心內容,為了防止泄密,林曉光把燈全都關了。

  女技師來到床邊,問林曉光:“先生,你是名人嗎?”

  林曉光一驚,心想,都黑成這樣了,女技師要是不說話,我連她的性別國籍都不知道,居然還能知道我是誰,莫非是我的腦殘粉?

  林曉光心下感嘆,果然長得帥,在黑暗中都散發著光芒啊。

  但林曉光還是故作鎮定,問:“為什么這么說?”

  女孩說:“哦,因為我們這里是劇組酒店,經常有演員住在這里,他們為了不讓我們知道是誰,很多都不開燈按摩,你是演員嗎?”

  林曉光笑道:“不是,我是個導演,但我不想開燈。”

  女孩一笑,說:“可是,我眼前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見,只能聽到你說話的聲音。”

  “沒事兒,你悠著點,把窗戶打開,有點光就能看到我了。”林曉光說完,翻了個身,趴在了床上。

  女技師點了點頭,聽話的把窗推開。

  屋里果然亮堂了許多,至少女技師可以通過窗外照射進來的余光,摸索到林曉光的身體,然后幫他按摩。

  窗外面是模仿老上海建造的影視基地,2003年熱播的《金粉世家》就是在那里拍的,吊車把巨大的照明燈吊起,想必是某個劇組在拍夜戲。

  第二天的早晨,林曉光拉開窗簾,街道的地面已經全部白了。

  林曉光給導演助理和制片許錚發了一個信息,讓他們注意安全,尤其是先行的器材車輛,過橋的時候千萬要小心地滑。

  沒辦法,昨晚下了雪之后,地面太滑了。

  到了目的地,已是上午八點。

  大家都很詫異,導演居然沒有遲到。

  隨后,《人在囧途》劇組低調的在天京大街舉行了一個簡單的開機拜神儀式。

  林曉光領著兩位男主演許錚,黃保強,女主角小桃紅,以及女配角左小輕、李小路等人給關老爺燒了注香,放幾串鞭炮就算完事了。

  沒有記者見面會,更沒有其他大牌明星前來捧場。

  只有天京當地的媒體有三五個記者到場報道了一下,主要都是沖著明星們的名氣來的。

  好在林曉光還有二三百個粉絲在現場支持,以及街上千余名市民看熱鬧,顯得還不是很寒酸。

  小成本電影就是這樣,沒有錢搞宣傳,沒有錢給記者報來回機票,每一分每一毛都要扣著算。

  結束了開機儀式,林曉光跟副導演說:“時間差不多了,我們開工吧,攝影師呢?”

  副導演說:“還在路上。”

  話說,《人在囧途》的攝影師孫明,算是林曉光在攝影方面的師傅,早在拍攝電影《生活秀》那會兒,林曉光就跟他學了不少專業知識,倆人私底下偶爾會有聯系,僅此而已。

  起初林曉光并沒打算找孫明來拍的,所謂“殺雞焉用牛刀”,一部喜劇片而已,犯不著請個拍文藝片的大師級攝影師,簡直是浪費人才。

  不過,讓林曉光感動和意外的是,孫明得知他要拍電影之后,居然跟他毛遂自薦,主動要求加入《人在囧途》劇組,聲稱要為林曉光執導的第一部電影保駕護航。

  由于經費緊張,林曉光實在不敢請他,就直接跟孫明攤牌,認為他太貴了,自己請不起。

  孫明這家伙也夠義氣,跟林曉光表示,他可以分文不收,純粹是過來幫忙。

  孫明這么說,林曉光哪敢這么做啊,多少還是要給點的,最少也不能低于市場價。

  而且,孫明是一個做事情非常認真而且特別嚴謹的人,林曉光終于比他先到了現場。

  《人在囧途》的第一個鏡頭是車戲,黃寶強和許錚坐在道具車中。

  這場戲說的是,許錚飾演的老板李成功開著車行駛在路上,黃寶強飾演的擠奶工牛耿手癢,也想開車,結果他開著開著就特么睡著了…

  當時的景觀非常美妙,路邊的松樹上居然掛著雪。

  林曉光坐在后面的跟拍車里,工作人員們把器材都接好。

  當監視器里傳來前方的無線信號時,林曉光有些恍惚,就這樣開始了嗎?就這樣開始吧。

  這個世界上永遠沒有百分之一百準備好的事情,最充分的準備往往意味著你錯過了一切。

  錄音師郭明幫林曉光戴上耳機,確認有聲音。

  林曉光在對講機里和許錚、黃寶強溝通完,細微調整了一下構圖。

  副導演確認器材和車輛就位,場務確認道路已經安全,攝影師孫明確認已經準備就緒。

  林曉光沖著對講機說:“我這里也可以了。”

  場記開始打板,監視器畫面里出現我們的場記板,上面寫著《人在囧途》××鏡一次。

  綠色的standby變成了紅色,場記報板完畢。

  車輛啟動。

  林曉光的無線信號就斷了,監視器里什么都沒有。

  大家都在各司其職緊張工作,林曉光是最終的定奪者,但他的面前一片幽暗。

  Ps.加更第二章,還剩十三章(大家沒事記得留言評論表揚一下,幫蝸橙和本書炒點人氣,不炒怎么火?)

飛翔鳥中文    華娛之白金年代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