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45章:光明背后的陰暗

  被海潤影視雪藏的這兩個月,林曉光一刻也沒閑著,除了積極參與《還珠3》的宣傳活動,還抽空給自己考了張駕照回來。

  過完年,眼看情人節馬上就要到了,林曉光琢磨著,自己和小樰平日里聚少離多,好不容易碰上這樣的特殊日子,總得弄些別出心裁的驚喜,好好跟她浪漫一下。

  2004年2月13日,楊樰接到林曉光在魔都的電話,說明天的情人節要到京城和她一起過。

  2月14日。

  黃昏。

  京城。

  楊樰如約而至,卻沒見到林曉光的人影。

  “楊樰姐姐。”

  一個穿著紅裙的可愛少女站在了楊樰面前,“祝你情人節快樂!這是你的朋友讓我轉交給你的,他在我們店里租了個信箱,這是鑰匙。

  “林曉光!他人呢?”楊樰問。

  “他沒來,一切都是電話預訂的,他只是讓我把這個交給你。”

  那個店鋪有很多信箱,起著各式各樣充滿個性的名字。

  曉光會給信箱取怎樣的名字呢?楊樰正在思索的時候,赫然看見一個信箱上掛著一只穿著婚紗的淡藍色小熊。

  她不由自主地把手里的鑰匙插進鎖孔里。

  只聽見“咯噔”一聲,信箱真的被打開了,里面放著一只包裝得十分精致的小盒子和一張寫了黑字的紙條,以及一支嬌艷欲滴的玫瑰花。

  楊樰看著紙上林曉光的字跡:“小樰,對不起,我失約了,這個盒子里有我送給你的禮物。”

  楊樰嘆了口氣,急忙打開那只小盒子,里面放著一條很精致的項鏈,心形的墜子閃著靈動的光澤,那么純潔,那么璀璨。

  “喜歡嗎?來,我給你戴上。”楊樰一轉身,突然看到林曉光在自己的身后冒了出來。

  又驚又喜的楊樰一下子就被林曉光抱在了懷里。

  隨后,林曉光開著新車帶她往路上奔去。

  “去哪兒?”

  “吃飯。”

  “吃什么?”

  “西餐吧?情人節吃點燭光晚餐,感覺還是挺不錯的。”

  楊樰把嘴撅起來了:“不好,我不喜歡吃西餐,又是刀又是叉的,很難拿,還要注意儀態姿勢,根本吃不香。”

  “那你說吃什么?”

  “火鍋,我要吃好吃的四川火鍋。”

  林曉光愣住了。

  哪有女孩子過情人節想跟戀人去吃火鍋的…

  不過,在這乍暖還寒的季節,吃點熱辣美味的火鍋,還是挺合時宜的。

  話說回來,在這個圈子里,說到吃,又有幾個人比做餐飲業的任權還更了解呢?

  林曉光沉吟片刻,打了個電話:“哎!權哥,你知道京城哪家的火鍋比較正宗?”

  “好不好找?”

  “你去幫我訂個位,要包廂,兩個人。”

  林曉光開著車帶楊樰就去了。

  興許是車技生疏的問題,林曉光總覺得這條路很難開,繞了好幾個圈都找不到進去的路,不得不把車停在附近的大酒店,然后帶楊樰鉆小巷而進。

  店門口狹窄到只能容一輛車進出,若兩頭堵上就塞車了。

  服務員把門一拉,一股濃郁的火鍋氣味撲鼻而來。

  楊樰進門就笑了,說:“沒錯!是這味兒!我的最愛!”

  林曉光幾乎是照著菜單順著叫過來,諾大的桌面上放了一個一個小籃頭,老板娘見了林曉光,親自布菜:“小任特地囑咐說要好好招待您。”

  老板娘在一旁總沒話找話,介紹菜的新鮮和口味的正宗,一會又讓換罐煤氣,一會又讓上點熱毛巾,林曉光先是笑著客套,最后不得不說一句:“一起坐下來吃吧!”

  老板娘愣了一下,趕緊說:“哎喲!你們吃你們吃,我還有事,不打擾了。”這才轉身離去。

  老板娘在的時候,楊樰還要替林曉光顧及一下形象,老板娘這一走,楊樰早已壓抑不住的饞蟲在門合上的一剎那奔涌出來,她舒坦地開始享用晚餐。

  林曉光看楊樰舉著小漏勺,一會兒撈起腦花看看,一會兒舉著腦花再看看,心急吃不到嘴的樣子,笑著說:“你不會把腦花放進去燙?這要煮很久的,一定要煮透,不然搞不好有寄生蟲什么的,很不安全。奇怪,你一個女孩子,還是女明星呢,怎么會喜歡吃這么野蠻的東西。”

  楊樰嗔怒地白了他一眼說:“老土,就你文明,這多好吃啊!像豆腐一樣的綿滑。”

  林曉光又好氣又好笑地道:“你到底想吃什么?你要喜歡吃豆腐,就索性燙豆腐啊!”

  楊樰的表情很輕蔑:“像你這種單向思維的人,是體會不到這種復雜快樂的。我問你,你為什么抽煙?你究竟是喜歡煙頭飄出的煙,還是喜歡里頭的尼古丁?”

  林曉光還真沒想過這個問題,反正抽煙這個嗜好對他而言,喜怒哀樂的時候,都可以往嘴里叼上一根,簡直瀟灑至極。

  “你明知道尼古丁有害,為什么還抽呢?如果僅僅是喜歡煙,那你拿根棍兒在火上烤烤,不也出煙嗎?你享受的既是煙的漂浮,又是尼古丁的癮。這就是我的腦花。既要有豆腐的味道,又要有肉香。兩者缺一不可。至于絳蟲,可以忽略不計。”

  林曉光和楊樰邊吃邊聊,包廂里的氣氛倒也溫馨愜意,這期間,王晶花還托楊樰帶話給林曉光,說的自然是關于簽約的事宜。

  本來這事兒也沒什么,畢竟林曉光最初的想法,就是想跟著“花姐”王晶花干,可今時已然不同往日了,當他此前從楊樰口中得知,王晶花打算離開華宜自立門戶之后,他就不再把希望寄托在王晶花身上了。

  林曉光很清楚,無論華宜兄弟有沒有王晶花,華宜在未來的十年,甚至是二十年,都是頂級影視集團的存在,特別是在做電影這一塊,那是相當的輝煌火爆。

  更何況,就目前來說,加入華宜,對于林曉光而言,就算不是最好,也是最佳的選擇之一。

  所以,林曉光只能拒絕王晶花和楊樰的好意。

  這樣一來,楊樰就有點不開心了,她想要的并不是現在這樣的生活,她在華誼的這幾年過得并不愉快,一年到頭下來,除了拍戲還是拍戲,她早就厭倦了這樣沒日沒夜的生活,也越來越渴望相對安穩和悠閑的日子。

  她希望林曉光可以和自己一樣,跟著王晶花,既能安安心心的拍戲,又有自己的空間和時間,去享受平凡歲月的點滴。

  “你晚上有空嗎?咱倆去看電影吧。”

  楊樰不說話,顯然是因為簽約的問題,和林曉光產生了分歧。

  “不要說不。”林曉光有點命令的味道。

  “不。”楊樰賭氣說。

  林曉光一臉無奈。

  緩了緩,楊樰意識到自己的任性,轉換了個低聲細語的口吻:“曉光,你就聽我一句勸,跟著花姐準沒錯,華宜不是那么好待的,你看我一年到頭,有幾天得閑的日子?”

  “好,你讓我考慮考慮,我決定好了,會提前告訴你。”林曉光耐著性子,敷衍了一句。

  “真的?”

  “真的。”

  “沒騙我?”

  “你總得給我時間考慮不是?”

  見林曉光稍稍有松口的跡象,楊樰又恢復了笑容:“那行,咱倆吃完就去看電影。”

  “想看什么電影?”

  “今年的賀歲檔有哪幾部電影?”

  “《手機》、《無間道3》…還有什么來著,一時半會兒忘了,著什么急啊,去了電影院再說。”

  “行,那咱們走吧。”

  話說,提到賀歲片,很多人都會自然而言地想起馮小崗,這位被內地媒體號稱“賀歲片之父”的男人。

  然而,賀歲檔的前身是賀歲片,最早的賀歲片其實是出現在香港。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每個歲末年初,香江群星總會湊在一起,拍幾部不太在意片酬的電影,把熱熱鬧鬧、辭舊迎新的氛圍通過大銀幕傳遞給觀眾。

  至于內地的賀歲檔,很多人都會想起馮小崗和葛憂,從1997年的《甲方乙方》開始,倆人攜手將賀歲片的概念深深植入人心,并在相當程度上帶動了整個中國電影市場賀歲檔的興起。

  但實際上,內地首次提出賀歲片這個概念的人,并不是馮小崗,而是陳佩斯。

  是的,就是那個曾經在春晚舞臺上家喻戶曉的“陳小二”。

  作為中國電影市場化后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陳佩斯在1995年《太后吉祥》的策劃書上,就打出了“中國第一部賀歲片”的旗號,比《甲方乙方》早了三年。

  當然了,不管怎樣,從《甲方乙方》開始,“馮氏喜劇”就引領了中國電影人爭相競逐賀歲檔的熱潮。

  隨著賀歲檔的蛋糕越做越大,誰都想分一杯羹,于是賀歲檔也和中國電影市場一樣變得魚目混雜。

  毫無疑問,2004年的賀歲檔,馮氏賀歲片《手機》在觀眾中投下了一顆手雷,全國票房突破5000萬元,成為2004年賀歲檔電影票房第一位的影片的同時,也讓一個叫崔泳源的主持人因為這部影片,陷入了漫無邊際的質疑,和充滿譏諷的輿論漩渦之中。

  可惜,沒有人在意真相如何,《手機》還是比下了劉德華、梁朝偉的《無間道3》,另外,《我和爸爸》、《玉觀音》、《地下鐵》、《安娜與武林》等影片,因檔期擁擠,都是來去匆匆。

飛翔鳥中文    華娛之白金年代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