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思安好想知道自己后臺是誰,到底是誰在照著自己。
別人都知道自己是走后門的,可到底是誰家的后門卻不得而知。
來到馬棚,場務拉來一批棗紅馬。通體是紅色的,脖子很長,馬頭高高昂起。
“這匹馬很溫順的,你放心騎,我養的馬不會傷人。”養馬人是個五十多歲的大叔。
張思安點了點頭,拉過韁繩,撫摸著馬頭,從頭頂到鼻子順時針捋順它的毛,這會讓馬很舒服。
不像人,誰要是從你腦門摸到你鼻子,還是來回摩挲,非急了不可。
“這匹馬有名字嗎?”
“有。”養馬大叔將嘴里地煙掐掉,溺寵地看著馬道:“這匹馬叫洪澤,都五歲多了。”
張思安沒養過馬,也不知道這匹馬是什么品種的,以前他只聽說過赤兔。
看著洪澤的眼睛,大長臉,鼻子一動一動的,好有新鮮感。
抓把草料遞到馬嘴邊上,洪澤先用鼻子聞了聞,然后兩片嘴唇勾起草料勾進嘴里,牙齒如割草機一般咔嚓咔嚓嚼了起來。
看起來吃的還挺香…
“大叔您養馬多少年了?”
“打我記事兒起我們家就是養馬的,以前家里養的不多,三五匹馬,沒事兒拉到景區去供游客騎,一天也能掙不少。
后來有個導演在旅游的時候看中了我的馬,等到人家拍戲時候要用馬,就想起我了,租我的馬用。咱家這馬溫順,不怕傷了人,之后好多劇組都來找我,我一想,到不如就專門供劇組了。”
“那您現在有多少匹了?”
“一百二十一匹,平時沒事兒我就各處去,見到好馬就買回來,到現在越來越多。”
張思安指著洪澤道:“我能騎嗎?”
“騎唄,我給你拉馬,你騎一下試試,放心,肯定傷不著你。”
養馬大叔樂呵呵地拉過韁繩,張思安扶著馬鞍蹬上馬鐙,向上一夸,起在了馬鞍上。
騎上馬背的那一剎那,張思安還怕馬驚了,趕緊抱住馬脖子。
“放心,摔不著你。”
張思安愣了一會兒,見馬沒有太多動作,慢慢放下心來,手抓住韁繩,直起身子,挺胸抬頭眺望遠方。
“恰!”
養馬大叔怕了一下馬脖子,洪澤馬聽話地向前走。
張思安也不敢有太多動作,兩只腳踩住馬鐙。
養馬大叔拉著馬繞著馬棚走了一圈,張思安的膽子也慢慢大了起來。
之前一直想去蒙古草原上策馬奔騰一番,沒行到今天在這里實現了,雖然馬跑的不是很快。
又溜了一圈,張思安慢慢地敢一個人騎了,養馬大叔蹲在一旁抽煙,看著張思安騎著馬一圈一圈地圍著馬棚轉。
第一次自己騎馬就跟第一次學會騎自行車的心情一樣,特有成就感,特想一直騎著不下去。
養馬大叔抽著煙,瞧出來張思安的小心思,養馬這么多年了,游客心理什么樣他很清楚。
瞅著張思安那興奮樣,養馬大叔也沒阻攔,等馬真跑起來他在阻攔也不遲,這就是一個金牌養馬人的自信。
張思安繞了兩圈之后自信心有些膨脹了,想讓馬跑起來,但是奈何邊上總有人經過,張思安也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怕操作不好弄個馬毀人亡,也就放棄了這個不成熟的想法。
“吁~”
張思安拉住韁繩,馬很聽話地停了下來,張思安從馬背上下來看著洪澤馬,心里暗想,一定得騎著你跑一圈。
“不騎了?”養馬大叔拉過韁繩問道。
“先不騎了,有機會的。”
“行,反正一會兒你們也得拍戲。”
“怎么就我一個騎馬的,他們怎么沒過來?”張思安好奇地問。
和馬培養感情總不能我一個人培養吧,難道其他人天生會獸語?
“人家頭幾天就練過了,你是最后一個。”
一般拍戲要用馬的情況下都會提前一兩天和馬培養培養感情,方便拍戲的時候用。
張思安心里直罵街,這肯定是有人給他穿小鞋。
環顧四周,看到各個部門的人忙忙碌碌,他很懷疑給他穿小鞋的那個人是導演。
也只有這種為國為民為藝術辛勤操勞的老藝術家才看不起走后門的。
這么說他,我怎么怪不起來他了…
不久,第一場戲開始了,李世民帶兵攻打王世充。
一片空地處,雙方兵馬都已準備好,張思安的騎在馬上,看著左右兩旁的“將士”,一個個嚴陣以待。
張思安心理有些緊張,畢竟是第一次演這么大的戲。
導演正在演員們面前講戲,跟方磊講:“一會兒你先說臺詞,振奮軍心,等“李世民”說到“必勝”的時候,你們的氣勢已經被點燃了,要必勝王世充,氣勢要起來,明白了沒有!”
“明白!”
“好。”周青竹跑到監視器前,看著監視器喊道:“各部門準備,第十三集第一場第一條,開始!”
當喊完開始之后,方磊立刻進入狀態,騎在馬上,金盔金甲,身為秦王的李世民帶領五萬兵馬攻打洛陽。
攝像機推到方磊面前,給個全臉特寫,邊上還有幾臺攝像機拍著其他人,方便切換鏡頭,以拍攝其他將領的表現。
“各位將士!”
張思安聽方磊喊道,氣勢如虹。
“各位將士!洛陽之戰事關重大,此戰是我大唐滅隋之后最重要的一戰。如若戰勝,那我大唐一統天下的日子就指日可待了。
此戰若敗,那我大唐想要一統天下就遙遙無期了。
所以,這一戰,我們一定要勝,大唐必勝!”
“必勝!必勝!”
開機之后張思安一直在努力進入狀態,可越是緊張就越是找不到狀態,越是找不到狀態就越緊張。
好在這一場戲張思安只是個背景,鏡頭全在方磊那里,慢慢的,等到全軍將士喊“必勝”的時候,張思安這才找到自己想要的狀態。
“咔!”
周青竹點了點頭,好演員就是好演員,方磊這小子總是給我制造驚喜。
拍戲也講究開門紅,所以第一場戲尤為重要。
周青竹選擇這一場戲來拍,不只是為了振奮軍心,更是為了振奮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