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9章 滿堂彩

  熒屏上的彈幕,密密麻麻地擠滿了屏幕,遮蔽了畫面,網友們的發言熱情,空前高漲:

  “《奔跑吧,兄弟》大電影是爛片毫無疑問,我這個鐵桿粉絲都看不下去了!”

  “作為鐵桿跑男粉,我也想罵這部爛片,圈錢沒有這么圈的!”

  “最討厭娛樂節目煽情掉眼淚,一大堆三四十歲的人了,玩個游戲還嘰嘰歪歪,不尷尬么?”

  “李老師大才,‘weare伐木累’‘你是豬么’‘做游戲是用腦袋的’‘whatareyou弄啥嘞’等跑男金句全給砸回去了,您借力打力這招用得妙啊!”

  “同樣是九年義務教育,李老師你為什么這么優秀?”

  “您是不是偷偷補課了?”

  彈幕糊滿了屏幕,這期節目網友們互動的欲望太強烈了。

  銀屏中,節目還在繼續:

  “《爸爸去哪兒》系列綜藝節目首播于2013年,剛一播出便迅速風靡大江南北,并就此催生出數檔萌娃親子欄目、感天動地孝子欄目以及路人情緣“異兄異妹”欄目。

  《爸爸去哪兒》成功地將萌娃們打造成了一批小小明星,并充分地詮釋了“父憑子貴”這個詞匯。

  隨著節目的爆紅,萌娃們純真的笑容感染了全國觀眾,也挑起了一些人打算榨取萌娃剩余價值的勃勃野心,《爸爸去哪兒》大電影,因此在五天時間內拍攝制作完成了,并撐開了錢袋走進了影院。

  這樣一檔親子綜藝欄目搬上熒屏,注定會吸引大批觀眾攜妻帶子走進影院,影院內也注定會時不時響起溫馨的笑聲,對于部分觀眾來說,這些就足夠了。明著圈錢自愿上鉤,總比詐騙片強出一百個《逐夢演藝圈》吧?

  但觀眾們不禁有個疑問,本該在電視平臺上播出的節目,有必要搬上大熒屏么?

  我們大多數人雖然想要看到萌娃們燦爛的容顏,但拍成所謂的大電影搬進影院蹭著熱度圈錢的行為,我們總是莫名地反感,并下意識地捂緊錢包。

  不過相對于《奔跑吧,兄弟》大電影,《爸爸去哪兒》吃相還是好看一些的。

  起碼萌娃們的笑容是真的;

  起碼動物園的風光也是不錯的;

  起碼觀影過程是不怎么尷尬的;

  起碼整部大電影是完整的;

  《爸爸去哪兒1》瘋狂收割票房7個億,又于次年二月上映《爸爸去哪兒2》,并豪言將打破10個億的票房,最終以2.25個億的票房“慘淡”收場。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說:‘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我想,觀眾們也不會同一個坑里掉進去兩次!

  彈幕配合著節目內容熱烈回應:

  “一個坑掉兩次?哈哈!”

  “好,批評得好!”

  “有文化的人吐槽起來最致命!”

  “痛快!過癮!”

  “我早就看綜藝大電影不爽了,去看一次被坑一次,謝謝李老師為我們伸張正義!”

  “您所批評的,就是我們的肺腑之言啊!李老師您就是我們觀眾的代言人啊!”

  銀幕內:

  “我們發起問卷調查的時候,有鐵粉問《爸爸去哪兒3》什么時候開拍,又什么時候能上映。我想說大家別等《爸爸去哪兒3》了,就當“爸爸”走丟了吧,畢竟錢不好掙了。

  臺長哈哈大笑:“余額不足,這句話漂亮!”

  總編:“‘爸爸’走丟了也不錯啊,小禮的文案永遠是尖酸刻薄,讓人忍俊不禁,罵人沒臟字,還能氣得人口吐鮮血,你小子嘴損的毛病什么時候養成的?”

  李禮憨憨地笑了笑,一臉的純真無辜,人畜無害。

  銀屏內:“國內市場對綜藝價值挖掘并嘗試著搬上大熒屏,始于一部叫做《樂火男孩》的電影,是《快樂男聲2007》衍生出來的電影。

  接下來的節目內容,李禮完全地梳理了綜藝大電影的發展脈絡,《樂火男孩》《我們約會吧》《華國好聲音之為你轉身》…以及《極限挑戰之皇家寶藏》!

  半個小時后,節目進入了尾聲,到了總結的時候:

  “從《樂火男孩》525萬的票房低谷,到《爸爸去哪兒1》7個億的票房高峰,再到《極限挑戰之皇家寶藏》跌到1.25億票房的窘境。

  千夫所指備受詬病的綜藝大電影的寒冬來了,但不要奢望它真的會退出歷史舞臺,在圈錢的熱忱上,我們的下限往往是某些人的上限。

  我們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除了圈錢這一硬道理外,綜藝節目搬上熒屏的意義究竟是什么?綜藝大電影相對于電視節目來說,它又有什么特別的優勢,值得觀眾拿出幾十塊錢走進電影院,看一場也不清楚該不該叫電影的電影呢?

  難道它的優勢僅僅是換了塊屏幕,“臉”看上去更大了么?”

  一語雙關,再次引爆了網站彈幕!

  “你說誰臉大呢?是圖像放大了,還是圈錢的那些人臉大啦?哈哈,毒舌禮!”

  “毒舌禮!”

  “毒舌禮!”

  “毒舌禮!”

  銀屏內:“我們不客氣地說,綜藝大電影是典型的粉絲效應催生出來的畸形產物,一顆攪動電影市場的毒瘤。

  這么說并不是因為我們介意一些人在電影類型上開疆擴土,開辟出新的電影類別。相反我們尊重商業市場,但你們能尊重一下觀眾么?哪怕節目制作得比電視上好看那么一丟丟,我們也就不說什么了。

  很多觀眾好奇,為什么擺明了圈錢的粗制濫造的綜藝大電影會有不錯的市場?

  其實道理很簡單,對于很多年輕觀眾來說,只要銀幕上有他們喜歡的明星,哪怕他們站在那里傻笑一個半小時,也會有人爭著去貢獻票房。

  這就是高票房爛片的其中一個重要成因。粉絲們,我們真的攔不住,以至于各類爛片如此地傲慢,傲慢到完全不屑于掩飾他們對電影的敷衍了事甚至褻瀆。

  我們之所以制作這期節目,因為我們對未來充滿了恐懼,我們一度懷疑,未來的日子里可能會涌現出如下電影:

  《非誠勿擾》大電影、《天天向上》大電影…《新聞聯播》大電影,以及IMAX版《觀影指南》大電影。

  對了,IMAX版《觀影指南》,你們想看么?”

  彈幕瞬間統一陣型:

  “想!”

  “想!”

  “想!”

  放映室內,眾人看到這番彈幕后,瞬間笑得前仰后合。

  坐在椅子上的李禮苦笑不已,觀眾們現在怎么這么皮?

  節目在一片笑聲中終于要落下帷幕了。

  “最后送給所有華國綜藝大電影一句話,任何試圖將《逐夢演藝圈》拉下爛片神壇寶座的行為,都是癡心妄想不自量力的,起碼人家再爛也勉強是一部電影,你們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

  這就是本期節目的全部內容,我是李禮,我們下期見!”

  臺長帶頭鼓掌:“好,不錯!狠、辣、毒,看這期節目非常有發泄感,繼續保持!”

  “謝謝臺長,我們繼續努力!”

  熱烈的掌聲停下后,總編突然催促道:“小王,快刷新一下網頁,看下網絡數據情況!”

  放映室內所有人,全都坐不住了!

飛翔鳥中文    從影評人到文娛大佬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