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十四章 太乙作浪,大禹治水

  江木高座無極天,周身有一道道靈光綻放,凝聚化作一顆顆星斗,每一顆星辰之上,都有玄奧道韻流轉。

  一顆顆星辰按照特定的位置排列,形成一種無形的連接,恐怖的靈壓充斥在大陣空間之中。

  隨著江木手上印決的變化,大陣之中的一顆顆星斗也發生異變。

  大道本源受到江木感召,融入星辰之中。

  這些吞噬了大道本源的星辰化作諸般異獸法相,有朱雀,有青龍,有太陰玉兔,有太陽金烏。

  只見江木掌心靈光一閃,一方玉盤出現在江木的掌心之中。玉盤之上烙印著一道道精致復雜的道紋。

  “周天星斗,尊吾號令,凝。”

  浩蕩群星驟然璀璨,然后化作一道道神曦,融入江木掌心的玉盤之中。

  江木心念一動,周身有厚重功德金云顯化,最后驟然燃燒,化作氤氳之氣,融入掌心玉盤之中。

  時間一晃,無極天中便過去了三千萬年的歲月。

  卻說洪荒之中,僅僅過去了千載歲月。

  洪荒之中的格局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

  萬族之中,也有不少佼佼者,證道大羅。

  其中,妖族的兩位妖皇更是成就天尊果位,更是十尊妖族大羅出事,被稱之為妖族十大圣。

  然后便是其他的一些大族,這些大族族人不多,卻與世無爭。

  比如玄龜一族,白虎一族等等。

  兩族的族長,乃是先天星神的四大領袖。

  一位統領北方星神,尊為水德星君。

  一位統領西方星神,尊為金德星君。

  俱是成就了大羅果位,如今的洪荒之中,大羅金仙不下百尊。

  若是算上那些被吞噬的世界中的強者,更有上千尊媲美大羅的存在。

  當然,也僅僅是媲美,也只有僅僅幾個世界之中的修行體系,在走到巔峰的時候,能夠真正的同大羅一戰,與大道同在。

  卻說這人族,堯帝早已圓滿飛升火云天,舜帝繼位之后,也是兢兢業業治理人族。

  同時,以孝治天下的傳統,也自舜帝而始。

  隨著時間的流逝,一晃又是上百年的歲月,舜帝也漸漸老矣。

  人族所處的洪荒東方卻生了動蕩。

  江河決堤,河洛暴動,好好江水,掀起萬丈狂濤。

  短短幾天時間,幾乎整個人族的領地都遭了大劫。

  這江水之中有著秘力,縱使金仙,也難以在這江水之上御空而行。

  始祖山中,華胥一直觀察的人族的動態,大水降臨之時,開辟一方洞天,供人族避難。

  “催動九天溺水,水淹人族,這等因果,倒是不知你能否接的下。”華胥喃喃自語。

  上尊已經知會過他,人族將有大難,不可妄動,三皇五帝之中的最后一位,將會應劫而生。

  洪荒之中,大羅不得出手,這場大水,乃是不止一名修行了水之大道的修士,才背后高貴,在加上先天靈物九天溺水的能力,掀起的一場劫難。

  就是掙脫了命運古河的金仙,也無法在水面之上御空而行。

  太乙金仙也只能保證自己不受影響,但是卻不能庇佑其他族人。

  若是背后的這幾位太乙金仙一直作怪,用不了十年的歲月,整個人族領地都會被淹沒。

  卻說如今的人族帝庭之中,舜帝看著滿殿大臣道:“諸君誰有治水之能。”

  人族的高層大多都是修為高深之輩,深知這場大水來的厲害,須得盡快的想出治水之策。

  舜帝話音落下,庭下便有不少人紛紛進諫,將自己所想出的治水謀劃的細節講給舜帝。

  但舜帝都不滿意。

  最后一位叫作鯀的人,將自己的治水謀劃將出。

  和諸人一般,都是筑高墻,將大水攔在外面。

  但是和一眾人不同的是,鯀通過地圖,分析地勢,將在哪里筑堤效果最好,一個個分析出來,說的是頭頭是道。

  舜帝聽完也是大為高興,對于鯀的才能十分肯定,并將治水的重任交付給鯀,同時要求人族任何人,須得以治水為第一要務,并且必須要求任何人無條件配合。

  隨后人族開始了浩浩蕩蕩的治水之旅,一尊尊仙人壘高墻,速度自然是極快的。

  起初效果十分好,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筑堤的速度終是趕不上治水的速度。

  最后江水決堤,昭告鯀的治水計劃失敗。

  舜帝也是龍顏大怒,當初鯀胸有成竹,最終卻治水失敗。

  若是尋常大水,倒是也能治住,但是這次的情況卻不一樣。

  最終才致使鯀治水失敗。

  登時舜帝便要斬了鯀。

  關鍵時刻鯀的兒子,禹急忙求情。

  然后將自己所想的治水之策和盤托出。

  一句堵不如疏讓舜帝雙眼一亮。

  這水非凡水,能夠無限增長,大羅不出,如何能將水水堵住?

  但是疏通卻不一樣。

  這幾年,禹一直在記錄水位增長變化的情況。

  只要疏通的速度大于增長的水量,大水自然可治。

  同時,禹還結合自己父親的一些決策,堵疏并用,自可治水。

  最后禹更是立下軍令狀,治水不成,提頭來見。

  舜帝立時便任命禹全權主持治水一事。

  禹也不負眾望,疏通河道,開挖大渠。

  在父親的幫助之下,堵疏并用,耗時九年歲月,終治大水。

  不論水位如何暴漲,都會順著無數條江河。匯入東海之中。

  最后為了解決無法飛躍河流之時,人族太乙皆盡出動,鋪設一條條巨大橋梁。

  然后大禹又命令人族太乙煉制定海神針,在龍族的幫助之下,定住東海波濤。

  自此,禹便名震人族,更是傳出了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美名。

  一晃便是百年歲月,舜帝已經垂垂老矣,欲傳下人皇之位。

  最終,選擇了在人族之中享有盛譽的禹。

  隨后,舜飛升火云天,大禹繼位。

  大禹繼位之后,自是延續舜帝的政策,勵精圖治,人族也得到了良好的發展。

  但是,終有賊心不死的蠢貨,開始興風作浪。

  這群妖孽搗毀堤壩,堵塞河川,人族再遭水災。

  禹帝大怒,三千人族太乙盡出開始掃蕩洪荒東部的妖族。

飛翔鳥中文    諸天之道叩洪荒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