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女子本來一直坐在地上埋著頭,看董平問自己,便站起身來,只是輕聲嘆了口氣,并沒有說什么。
直到這個時候,董平才算看清了她的長相。
她站在一顆柳樹下,望向遠方的美眸中似乎透露著一股復雜的情緒,白哲的皮膚在淡紫色長裙的忖托下,顯得整個人更加溫文爾雅。
烏黑的發絲垂散在雙肩上,即使是在遠處看著,也能聞到她身上散發出來的清香,仿佛人間的仙女一般,帶著一種超凡脫俗的氣質。
她的年齡大概在二十歲上下,雖然并不是給人的感覺特別驚艷,但是,有種美,是需要細細品味的。
雖然她的臉上帶著一絲憂郁的神色,但是那精致的五官是怎么也遮蓋不住的。
這個女人,肯定是出身書香門第的,怎么說也是受過許多年教育的。
“這位姑娘想必是太勞累了。”董平笑了笑,說道:“這樣,你在這里休息一陣,我們先出去怎么樣?”
那個女人仍然是不肯說話,只是往董平這邊看了一眼。
董平微微搖了搖頭,對劉赟三人揮了揮手,就準備往谷外走去。
“等等,先別走!”
聽到那個女人的聲音,董平停了下來,轉身一看時,那女人已經走了過來,低聲說道:“公子的救命之恩,小女子自然是感激不盡,不過小女子有一事想問問公子。”
“你說。”董平笑呵呵說道:“還有,你叫我董平便是。”
那女子走到了那顆柳樹邊,撫摸著垂下的柳絲,摸了摸自己的發梢,嘴角已經帶上了一絲笑意。
“那么,董公子,你今天為什么要救我,你現在可是得罪了這里的遼人。”
“呵呵,我董平救人從來不看是皇帝乞丐。”董平笑了笑說道:“若是怕這個怕那個,豈不是叫別人笑話練武之人?”
那女子一聽這話,頓時嘴角微微動了動,說道:“你…你說你是董平,那你就是東平城的董都監了?”
“正是在下。”董平略微有些茫然,“不知姑娘怎么認得我?”
那女子微微笑了笑:“董公子不認得我,總認得那東京城的李師師吧?”
“李師師?”
董平聽得幾乎是一頭霧水,這兩人莫非能有什么關系?
“小女子名為李清照,因為來尋找我堂妹的蹤跡,途中發現了一個遼人的密盒,才會被他們瘋了般一直追襲。”那女子說完,從身上取出一個小木匣,手掌撫摸著那上面古樸的紋路,語氣淡然地說道:“公子可能不認識我,你那城中的李師師便就是我堂妹。”
李清照?
董平心中咯噔一下,這才突然想起來,上次自己在東京時,系統好像就查詢到了李師師的親屬,當時就顯示李清照是她的堂姐。
看樣子,她應該是收到了李師師的信,才會想要到山東去找自己。
這李清照,好像還是歷史上的一大才女啊,沒想到今天讓自己給在這里救下了。
想到這里,董平笑了笑說道:“李姑娘,既然如此,你接下來是準備跟我一起走?”
李清照嘴角帶著一絲淺淺的笑意,撥了撥發梢,輕聲說道:“這個是自然,董公子要是愿意收留我,小女子就感激不盡了。”
董平一聽這話,頓時有些心中猶豫著。
現在這個人說她是李清照,而自己卻完全沒法確定,如果這個人的身份有問題,那么把他帶回去,很可能會有著潛伏的風險!
想了想,董平還是微微搖了搖頭,笑道:“姑娘這是哪里話,東平城方圓數十里,豈會缺姑娘你的容身之處?”
“那小女子這廂有禮,先謝過了。”李清照說完,便微微完了彎腰。
“你…”
董平以為她要跪下,連忙上前扶住了她的雙肩,兩人幾乎是貼著身,沒有了什么距離,李清照哪里得知,頓時羞得臉上有些紅暈。
“那個,還請原諒在下的無心之失啊。”董平連忙松開了手,笑了笑,想緩解下尷尬。
“行…行了,這沒什么。”李清照定了定神,又說道:“我認識的一個人在海邊有艘大船,現在趕緊走說不定能碰到他呢,走吧。”
“那好。”董平點了點頭,目光又看向李清照手上的盒子,問道:“這個東西你準備怎么辦?”
“對了,這個盒子還是你拿著吧。”李清照微微一笑,把手上那個小木匣遞了過來。
董平看著那個木匣,準備先收起來,不料他剛接觸到匣身,突然感覺到靈魂深處仿佛被觸碰到了一般。
錯不了,就是那種感覺,內心深處的疼感,仿佛身體已經屬于了別人一般!
只有內心在一陣陣疼,鉆心地疼。
很快,董平已經開始大汗淋漓起來,全身像剛從水里撈出來的一樣。
危急關頭,還是李清照反應快,一下上前奪過了木匣,董平這才能夠喘息過來。
望著那個冒著光芒的木匣,董平咽了口唾沫。
那到底是個什么東西?
董平心中有些冷汗直流,為什么自己心中感覺痛疼的同時,袖中的那半塊玉佩也在一直振動著,仿佛在互相呼應著,一張一弛一般!
雖然很想知道里面裝的是什么寶物,但是自己完全沒法接觸這個木匣,看來只能等回去后在想辦法了。
“行了,那木匣還是由我拿著。”李清照微微搖了搖頭,把木匣收了起來,直接往谷外走去。
董平思索了一陣,仍然想不出個所以然,只得也往谷外而去。
那個木匣里面到底是什么東西?董平沉下心來,邊走邊想,半天過去了還是沒有什么思緒,干脆放棄了這個想法。
與此同時,東京開封府,御書房內。
李綱在室內徘徊著,不時要停下來望著窗外的遠方嘆息一陣。
趙佶站在墻邊,目光盯著上面懸掛的地圖,看了半天才開口道:“丞相,朕看金人一定會同意和我們結盟的,現在還有什么可擔心?”
“臣是在考慮國內的事啊。”李綱走到一張椅子邊坐了下來,嘆了口氣說道:“現在王慶田虎兩大賊寇在淮西河北兩地侵州略府,已經打下好幾座城池,古人云:攘外必先安內,而現在大宋精兵都抽不開身,地方箱兵更是沒辦法應付。”
“恐怕,這些人日后會形成大患那!”
趙佶眉頭皺了皺,又道:“那么,把這些人也詔安怎么樣?”
“詔安?”李綱愣了一下,隨后搖了搖頭,說道:“那些賊寇可是猖狂至極,先不說詔安這幫人有辱國威,他們對待朝廷官員可是憎恨無比,據說已經到了挫骨揚灰的地步!”
趙佶聽得心中煩躁,正想說兩句,卻聽外面響起了一陣聲音。
“報,陛下,海州知州張叔夜前來求見!”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zanghaihua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