跛腳的皇帝 64.海運及送一程
當鄭文在大明宮醒來的時候,已然是十月二十三日的下午。
當鄭文吃過飯后,就到了御書房,批閱奏折。
批著批著,鄭文就發現了一份比較有意思的奏折,這是燕京府府丞賈亮上奏的奏折。
這封奏折有個標題叫請開海運書,內容是這樣的:臣燕京府丞賈亮謹奏:自大乾立都燕京以來,燕京人口漸多,所耗亦日多,而一直以來燕京所需皆依賴河運,但近年來燕京所耗日多,河運已然不足,臣奏請陛下以開海運,來彌補河運之不足!
近些年來,京杭大運河水位降低,泥沙淤積,從江南等地河運而來的物資,成本加大
而海運則運量大,成本低,民間的海運技術已然成熟
臣奏請陛下以燕京府下屬縣天津縣建設港口,先行開通天津至松江郡、金陵郡、泉州郡的海路,試行海運,若是可行,則全面開通大乾海運。
大乾的地方政治統治制度是實行的府郡國、縣、鄉、亭制度。顧名思義,就是基本照搬漢朝的郡國并行制,但又在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改革。
府就是燕京府,在大乾僅一例,因為定都燕京,為區別其他的郡國,故而改名為府,其官長為府尹,品級也因為燕京的政治地供比其他的郡守高半級;郡嘛,就是大乾地方的最高行政區劃,在大乾共有五十三個郡,其官長為郡守;國嘛,就是大乾皇帝對自己的皇室成員進行策封的封地,其官長為國相。
大乾的封國制度自有其特征,首先封國的行政權、軍權是隸屬于大乾中央政府的,其次該地就封的王爺只享有該地兩成的賦稅,其他的一切都歸屬中央,而該地的王爺一旦就封就自動獲得國丞的官職,就相當于郡丞,是一國之中的二號長官,與國相國尉形成三權并立。這其實就是明朝版的藩地制度的變形。
雖然開國之初是這樣的,但是后來經過大乾數代皇帝的變相削藩,偏幫國相,國相才漸漸掌控了一國之中的行政權,軍權被朝庭任命的國尉掌控,而當地的藩王就變相的被架空了,因此藩王就成了混吃等死的類型了。但是你千萬不要小看這些潘王,他們畢竟是世官,流官你再怎么牛,沒點能力也干不過地頭蛇,大乾的藩國制度就形成了詭異的平衡!
而縣嘛,就是次郡一級的行政區劃,一縣之人超過十萬,其長官就是縣令,低于十萬,其長官就是縣長;鄉嘛,就是再次一級的行政區劃,就相當于現代的鄉鎮,其長官就是鄉長,由縣令或縣長委任;亭,就是最低級的行政區劃了,就是相當于現在的村,其長官就是亭長,一般是由縣令或縣長任命當地德高望重者擔任。
這些就是大乾的行政區劃了!
而鄭文看到這封奏折,心中還是很高興的,因為這封奏折很明顯就說中了鄭文的心思。
鄭文心里一直有一個探索海洋的夢想。來自后世的鄭文心里深深的知道,海洋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
想想后來的葡萄牙及西班牙,在中世紀時期憑借著探索海洋而獲得的收獲一舉成為大帝國;再想想荷蘭,那個商人的國度,憑借著海洋,成就了海上馬車夫的威名;再想想后來的英國,憑借著海洋一舉成為日不落帝國,大英帝國的旗幟漂揚全球。就明白海洋的重要性,否則就憑著英倫三島那點土地面積,何以建立大英帝國的赫赫霸權。
但是大乾就是一個天然的大陸國家,龐大的土地面積讓大乾人自豪,也讓他們思想相對保守,鄉土觀念濃厚,想讓他們自發的探索海洋,不到活不下去是不可能的。
但封建國家也有封建國家的好處,皇帝就是這個國家的最高主人,只要皇帝一聲令下,總有人會去做,當然也會有人反對,但那些都無關緊要。否則的話明朝的鄭和七下西洋,不就是明成祖朱棣動動口的結果嗎?
因此鄭文心中的海洋夢,還是有望實現的。但他的海洋夢,他不希望只是一個圖有虛表的形勢,而是能獲得切切實實的利益,像大英帝國那樣殖民地遍布全球,成為日不落帝國!
因此,鄭文必須把自己的海洋夢提升為大乾的國家策略,并切切實實的執行下去,這是一個長期而艱難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因為此時的海洋探索是沒有先例存在的,只能慢慢的摸索,雖然鄭文腦中也有部分海洋的知識,但是知道和去做是兩碼事,知道了并去做但不一定能成功,在這個封建時代,想做成功一件異想天開的事,遠沒有你想的那么簡單!
所以對于國家級海洋探索,鄭文必須一步步慢慢來,這得有人,有物,有技術,還得有支持。當然現下的大乾這些都能滿足,不就是人和船,相關的航海技術嗎?這些大乾都有,大乾并不是一個禁海國家,此時的大乾有水軍,民間是有海航的。而支持嘛,鄭文就是最大的航海派。
但是,此時的大乾朝庭內外不知有多少事等著鄭文處理,鄭文是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這一塊的,所以鄭文必須找一個人具體的負責這一塊,而此時上書給鄭文開海運的賈亮,就讓鄭文眼前一亮!
因為從賈亮的奏折中,鄭文意識到此人腦中還是有很強的海洋觀念,否則不可能看到海運的好處,并大膽給鄭文上書。
因為在這個時代的海運,可不像現代這么簡單,只要有艘輪船,有船員,有會開船的人,再具備相關技能就行了。
這個時代的海運,以燕京府為例,在朝庭歷來對海運并不重視的情況下,燕京的海運的基礎設施是相當薄弱的。要開海運,朝庭的相關支持自不必提,你得打造海船,建設港口,培養水手,這些基礎設施你必須完備。而且你必須重新打造一支水軍,來維護海運航線的安全。否則的話,海運就是一句空話!
但賈亮這個人又是否真的有才呢?值得鄭文委于重視呢?
于是鄭文就決定試探一下他,就在奏折上用紅色墨跡寫道:卿之奏折朕已閱,海運之事繁雜,但好處顯而易見。卿的話,朕亦深為贊同,既然卿贊同海運,必有方略,可直呈于朕!
鄭文就是想看看這賈亮是真的有才,還是瞎貓撞著死耗子。如果是前者,看了鄭文的批閱,必定會有海運的具體計劃上呈給鄭文,只要真是有材有料的計劃,鄭文就打算重用這個人;如果是后者,鄭文就會換一個人執行海運。
于是鄭文就把這封奏折打回內閣,遂又開始重新批閱奏折。
而這時,鄭一就走進御書房,單膝跪地,就開口對著鄭文說道:臣參見陛下!
起來吧!有什么事就直說吧?鄭文放下手中的筆,望著鄭一就說道。
鄭一急忙站起來,走到鄭文面前,并壓低聲音說道:陛下,錦衣衛啟動了在宋王鄭昭處隱藏的暗探,這次燕京城出現的死士,確實是宋王爺的手筆。
而宋王爺的目的,就是明天晚上率領死士進攻大明宮,殺死陛下您!
哦,就憑那點人,想要殺死朕,不會是宋王叔瘋了吧!鄭文聽了,卻是有些好笑的說道。
鄭一聽了,卻是臉色沉重的開口道:陛下,不會有錯,我們錦衣衛已經進行了多次確認。這次宋王爺在燕京城大約聚集了五千人,有三千是絕對的死士,至于其他人則是作為幌子存在,用來進攻燕京的三大糧倉,分散羽林軍的注意力的,宋王爺把這個計劃叫做致命一擊,顯然是做了不成功就成仁的準備。
鄭文聽了,卻是沉默了好大一會兒,方才開口道:不是不成功就成仁,而是抱著必死之心。朕的這位好皇叔,知道這次逃不掉了,這是死前最后的瘋狂,可惜了!
這有何必呢?何必做出大逆不道之舉,畢竟是朕的皇叔,這不是讓朕難做嗎?鄭文是一臉笑著的感慨道。
旁邊鄭一看著鄭文這笑容,頓時就有一股寒意從心底升起,急忙別過頭,不敢再看鄭文的臉。
鄭文就又說道:你們有什么計劃沒有?
陛下,我們錦衣衛的意思是,現在就出動錦衣衛圍捕宋王府,再捕殺京城的這些死士!鄭一聽了鄭文的問話,一臉堅定的開口說道。因為這是能最大安全確保皇帝陛下安全的方法。
鄭文聽了,卻是反駁道:不妥,宋王叔畢竟身份貴重,又怎么能這么草率呢?
更何況宋王叔戲臺都搭好了,不是他唱一出大戲就落幕,又怎么能體現朕對他的敬重?鄭文又是平靜的說道。
鄭一一聽就明白過來了,陛下的意思是,引蛇出洞,關門打狗,設好埋伏,徹底的剿滅宋王爺的這些死士。
只是鄭一卻是有些遲疑了,遂吞吞吐吐的說道:陛下,可您的…安全。
朕的安全,不是有你們嗎?朕在這大明宮就是天底下最安全的地方,朕安全很!你去跟李衛等人商量安排一下,具體的朕就不過問了,朕信你們!鄭文是又開口道。
諾!多謝陛下信任,臣這就去準備。鄭一眼眶通紅,單膝跪地,大聲開口說道。這就是一個君王的信任。
去準備吧!鄭文又說道,鄭一遂起身去準備吧!
鄭文坐在椅子上,又自言自語的說了一句:宋王叔,就讓朕最后送你一程吧!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