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
刑部尚書周闊在回到刑部之后,是面色鐵青,干了這么多年的刑部尚書,他還是被狄平瞞過了倒賣糧食的事,因此他是十分生氣的。
因此他又在刑部提審了狄平。
周闊坐在上首,拿起驚堂木拍了一下,面色嚴肅,語氣卻有些沖,開口就問道:狄平,你膽子真大,你都要死了,又何必隱瞞大乾各地糧倉倒賣糧食的事,嘖嘖,沒想到你還是這糧食倒賣的推手啊!
你知道嗎?郭成死了,被人謀殺的,但他死前準備上奏的奏折最終還是到了陛下手里,你這個戶部右侍郎怕是也沒想到,真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啊!郭大人最終還是扯出了大乾各地糧倉虧空一事,而你就是在戶部的最大的幕后黑手!
狄平,你說說吧!否則也別怪本官下手狠辣了!
跪在地上的狄平沉默了一下,方才開口說道:周大人,沒有的事,該交代的我都已經交代了,至于糧食倒賣一事,我也所耳聞,但的確從未參與!
周闊聽了,噗嗤的一聲笑了,顯然是被氣笑了,遂指著狄平說道:好,你夠膽,竟敢如此戲刷本官,來人,給我當堂重打三十大板!
狄平一聽,頓時臉色一變,但卻是不開口說話。
而站成兩排的衙役頓時就走出四人,兩人拖起狄平,把他臥在一張長條形的板凳上,屁股朝上,兩人各拿著兩支木棍,開始做準備。
打,給我狠狠狠的打,但不要打死了!周闊見了,又開口說道。
于是,兩人拿著木棍,使出吃奶的力氣,往狄平的打去,啪啪啪的聲音頓時就響了起來。
這狄平也是個狠人,竟然硬生生承受了,三十棍打完,居然一聲不吭,只是面色蒼白得嚇人。
周闊坐在堂上看著這一切,就又開口說道:狄平,你這又何必呢?說出來吧,少受些罪,不好嗎?
狄平趴在凳子上,語氣有些不連貫的說道:周大…人,我確實…沒有參與,你讓我…說什么呢?眼晴卻是望著地面。
好啊!狄平你確實是條漢子,許多人三十棍下來該交代的都交代了,你卻還想著抵死不承認,你到底想隱瞞些什么?來人,給我再打三十棍!周闊又開口道。
頓時啪啪啪的聲音又響起來了,狄平這次卻是發出凄厲的慘叫聲,啊,啊,痛死我了……但就是不開口求饒,又硬生生的受了三十棍,才一下子昏了過去。
周闊見了,揮了揮手,并說道:抬下去,嚴加看管起來,不準他自殺。
此時的周闊是愁眉不展,明明這件事已經很明朗了,但重要人物狄平就是不開口,他顯然是在隱藏著什么?是最大幕后黑手嗎?是的話,那又是誰?
是燕王爺?是周王爺?是唐王爺?還是其他人。
此刻的周闊,內心是一團亂麻,但到底要怎樣才能讓狄平開口呢?
而戶部。
新任的戶部尚書楊博正召集在戶部所有官員聚集在戶部大堂里。
楊博站在上首,聲音哄亮的開口說道:本官承蒙陛下信任,從今天開始,本官就是新任的戶部尚書。
底下人一聽,一部分人是面露狂喜之色,顯然這部分人是楊博到戶部之后提拔的親信;一部分人是無所謂,不管誰任戶部尚書他們都能接受;一部分人則憂心忡忡,顯然這部分人是不歡迎楊博的。而此時的戶部左侍郎王成臉上卻是有些陰晴不定,顯然他的心中很不爽。
但是,大家都還是對著楊博一陣恭喜,并對他齊齊參拜!
而這時,楊博又說道:前任戶部尚書郭成郭大人在今天死了,而且我明確的告訴你們,這是一場謀殺案!
楊博望著這些人,卻暗暗的觀察著王成,想看他有些什么表情,只是和大多數人一樣都露出吃驚的表情。
于是,楊博又接著開口道:但是,郭大人死前曾寫了五本奏折,雖未上奏,但這五本奏折仍然到了陛下的手里,郭大人在奏折里說,找到大乾各地的糧倉很多都已經空了,被人倒賣了,陛下看了是勃然大怒,下令嚴查,我們戶部又成了重災區,但也是這次對糧倉嚴查的主力,你們差不多都要忙碌起來了!
楊博一邊說,一邊暗中觀察下面的人的樣子,許多人聽了是一臉興奮,許多人是臉色難看,許多人是面無表情,而王成恰恰是面無表情。
楊博看了,暗暗記在心里,但楊博心里卻認為,這王成或多或少肯定有些問題的,這王成在戶部一做就做了戶部二把手那么多年,不顯山不露水的,而且又是太后的王氏家族出身,要是一點問題都沒有,才是見了鬼呢?而且陛下在郭成閉門思過之后,就從未開口提過讓王成署理戶部,恐怕不僅僅是外戚的原因,怕是陛下心里還是有底的。
而此時的燕京城城府。
楊波正坐在城府大堂之內,在細細的思考到底是誰殺死了郭成呢?
從這五封奏折之中,楊波漸漸覺得自己發現了些線索!
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這五封奏折之中,郭成的語氣有些不對,楊波覺得郭成有可能知道自己要死了,所以奏折之中有那么一股悲意及托付后事的意味。
那么他明知道自己要死了,卻是毫無動靜,心甘情愿的去死,那么他是一定知道兇手的信息,但在奏折中卻是一字都沒有寫下要害他的人的信息,只有兩種可能。
一種是不敢,一種是不愿。
不敢的話,在大乾也只有陛下才符合這個情況,因為郭成惹不起陛下,但顯然這種情況是不符合的,排除。
那么就是不愿,郭成是自己心甘情愿赴死,不愿意透露出兇手的信息,那么這人是誰呢,郭成才不愿意透露出他絲毫的信息呢,也只有他的至親之人!
想到這里,楊波露出了一絲笑容,總算抓住了一些線索了。
至于到底是誰,楊波也拿不準。
于是,楊波就迅速起身,帶著人直奔郭府而去。
在郭府大廳,楊波召集了郭成的直系親屬,郭夫人,兩個侍妾,三個兒子。
楊波站在六人的面前,暗中卻在仔細的觀察這六人,并開口說道:各位想必已經知道了,郭大人是被謀害致死的,而他在奏折中已經表明他知道他自己要死了,而兇手就在你們之中……
這時,郭夫人一臉悲意的打斷道:楊大人不必再說了,夫君是我害死的,你們先出去,我有話要對楊大人說。
其他五人一臉不可置信的盯著郭夫人,而郭成的三個兒子卻是復雜難奈的看著郭夫人,但顯然郭夫人在家中的威望太盛,這五人一言不發,默默的退下去了。
郭夫人也不管不顧的徑直找了一張椅子坐下,有些失魂落魄,頓了一下,才開口說道:楊大人真是厲害,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查到了兇手的具體人選范圍,而且我知道夫君是不可能在奏折中說出來的,楊大人剛才只是想試探吧!
楊波聽了,面色不變,心中卻有些尷尬,卻是一言不發。
郭夫人也不管,徑直開口道:本來夫君死了,我也想陪著他去的,我也只是想最后送他一程,就找個地方默默的死去,我有罪,這一生都對不起他!
本來,我夫君也是個有大才之人,否則的話也做不到戶部尚書這種實權高官!
而就因為我,他漸漸在戶部尚書這個位置上睜只眼閉只眼,逐漸的放任這些利益集團侵蝕大乾的根基,他卻莫不作聲,裝作不知道。
三十年前,風和日麗的一天,我跟他相遇在京城,我們彼此相愛,他身為世家少爺,不顧家族與父母的反對,毅然決然的迎娶了我。
但是,我卻是宋王爺鄭昭的秘探,但我最后還是嫁給了他,婚后我們生活得也很快樂!本來我覺得我這樣脫離了宋王府,也很好的。
直到我夫君做了戶部尚書后,宋王爺才指使我的父母來威脅我,讓我夫君來替宋王爺做事,本來他是不愿意的,但禁不住我父母的軟磨硬泡,在當時的朝局下,審時度勢,也為了我,為宋王爺的勢力在戶部松了一些口子,逐漸的開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直到現在的陛下登基,馬元狄平一案暴露出戶部的貪腐,而我夫君也被陛下指責私心太重,因此我夫君良心不安,遂準備上書陛下,但還是被宋王爺知道了,于是他就先下手為強,讓暗中潛伏在郭府的人下手殺害了夫君,而我卻因為父母的原因只能作壁上觀,你說,我夫君是不是我害死的?
這些天,我一直都很內疚,我想替我夫君報仇,卻是又不敢,楊大人你說我該怎么辦?
楊波聽了,是震驚萬分,沒想到又扯出一位大佬,竟然是宋王鄭昭,這位可是先帝的親弟弟啊!
沒想到啊,這人平時不顯山不露水,竟然暗地里做了這么多事,怪不得先帝就是不同意這位王爺回封地,還以為先帝是多么喜歡他呢,原來是忌憚他,所以才把他變相的軟禁在京城,要是回了封地,那還得了,還不知道會做出什么樣的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