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鄭文一直在忙碌,羽林衛,河北駐軍大營,內閣,長樂宮,工部,鄭文一直都在這些地方轉悠,甚至還到英烈閣所在地轉了轉,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轉化,鄭文看了,心中還是升起了一股豪情,畢竟這些自己還是出了力的!
十月初八,又到了例行朝會的時候!
說實話,鄭文確實不想上這種朝,感覺不那么務實,流于表面,鄭文感覺到這種朝只是為了讓在京的朝臣確認一下他們的皇帝是否安康,僅此而已,至于其他的大事急事還是要鄭文召集各位重臣一起解決,如果在這樣的朝會上解決,等扯出一個結果來,怕是黃花菜都涼了!
但今天的朝會確是打了鄭文一個措手不及。
大明宮大殿之內,鄭文正一本正經的坐在皇椅上。
黃安高聲喊道:早朝開始,眾臣問安!
底下的所有朝臣齊齊向鄭文行了一禮,并一起高呼陛下安!
等他們行過禮,鄭文才例行公事的說道:朕安,眾卿安!
之后,黃安就高喊: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正事來了。
鄭文還覺得例行公事一下就行了!
這時,一名御史就出列奏道:陛下,臣有本奏!
鄭文聽了,也沒什么感覺,就說道:說,朕聽著!
臣彈劾工部尚書孫化,孫化身為工部堂官,不思為國盡忠,以一己之私,在工部任人唯親,排除異己,肆意打壓工部老臣,把工部攪得是烏煙瘴氣,一團亂麻。
臣彈劾孫化有瀆職之嫌,有欺君之罪,臣懇請陛下拿下孫化,即刻命三法司入駐工部,調查孫化的罪狀,并公布于天下,還大乾一個朗朗乾坤!
鄭文聽了,心中卻是一陣無語,望著眼前這個一臉正氣的御使,不知道的,還以為孫化是大大的奸臣呢!
而接下來讓鄭文目瞪口呆的是,又一大票的大臣呼啦啦的一下子彈劾孫化。
這時,鄭文已經反應過來了,這是一次有預謀的彈劾。
而鄭文卻是沒有接到錦衣衛的匯報,心中一陣惱火!
但他腦中的思緒卻是轉得非常快。
孫化對工部的改革是他吩咐的,其具體情況他也是知道的。
改革嘛,必然會觸范到一部分人的利益,有人利益受損,必然也有人因此而獲得利益。
必然會有人站出來的。
果然,又是一票大臣站出來,對彈劾的大臣們一陣反駁,但是又遭到更激烈的反駁!
鄭文看著他們激烈的爭吵,思緒卻是在飄飛。
今天的彈劾必定是預謀的,只是這只是利益受損的大臣們私下的串聯,還是夾雜著皇室的內斗!
是前者還好,鄭文還能忍受。
所謂黨內無黨,帝王思想,黨外無派,千奇百怪!
要是后者,則必然是鄭文的那些兄弟們怕是又不甘寂寞了,怕是還惦記著他屁服下那把椅子。
這是鄭文所不能忍受的!
如果是如此,鄭文要讓這些大臣們知道花兒為什么這樣好,在自己的嚴厲警告下,既然還敢充當馬前足?
只是到底是誰呢?
是燕王鄭莊?周王鄭桐?唐王鄭郊?
還是都參與了?還是只是一個?還是兩個一起?
鄭文的腦中,正一刻不停的在想這些。
靜靜的望著吵作一團的朝堂,鄭文是一言不發,面無表情。
而孫化這個老狐貍,昏昏欲睡,好像剛才彈劾的不是他。
而鄭文仔細的打量所有的內閣大臣,他們都是面無表情,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
鄭文此時的心底也沒什么底,到底是哪種情況?
但鄭文必須讓這種情況停下來,否則朝堂的局勢就會失控,朝著他不可預料的方向偏移,這是他不可容忍的。
于是,鄭文就開口說道:好了,吵吵鬧鬧的成何體統?
至于孫愛卿工部的事情,朕都知道,也是朕吩咐做的,他也只是按命令行事罷了。
你們不必再彈劾他。
而此時的孫化眼中閃過一絲感動。
能讓一個皇帝親自出面維護,不管事情如何,臣子的心中總是會留下漣漪的!
而鄭文此時這么說,顯然是想把臣子之間的爭斗往他這個君主身上扯。
借此來判斷。
這場彈劾是沖著孫化來的,還是沖著鄭文來的。
沖著孫化來的,那么多半是一部分臣子的利益受損,串聯著只是找孫化的麻煩。
鄭文暫時也可以放心了。
如果是沖著鄭文來的,那么多半是自己的兄弟們又按捺不住自己的心了,又想搞風搞雨了。
鄭文必定是要狠狠的回擊的,逐漸的斬斷他們伸向朝野的手,教教他們如何做人。
果然,底下是一片寂靜。
顯然他們也沒有想到鄭文是如此光棍,直接就承認了,把事情直往自己身上扯。
顯然在他們諸多的備用方案中,沒有這個啊!
要怎么辦呢?
顯然這里面還是有政壇老狐貍的,馬上就反應過來了。
工部左侍郎馬元馬上就出列,開口就說道:陛下身為新君,三年不易父志,又怎能如此苛待老臣?陛下這是對先帝的大不敬啊!
語氣中透出一股藐視,顯然是赤膊上陣了,*裸的指責鄭文。
鄭文腦中一回想,就發現這位馬元出自江南,據說曾受過江南謝氏的厚恩。
難道是自己的七哥唐王鄭郊也不干寂寞了,準備跳出來,顯擺顯擺存在感!
但這到底是為了什么呢?
鄭文一時想不透。
想想近來京城的局勢,先是自己的好二哥鄭桐跳出來,被自己狠狠打擊了一番,現在還在舔傷口呢?
這次又是為了什么?自己的好七哥鄭郊又跳出來。
顯然此時的鄭文心中就是這么想的。
還是猜不透啊?
但是自己必須快刀斬亂麻,迅速的處理此事,才能在繁雜的朝局中立于不敗之地!
于是,鄭文坐在皇椅上,大聲斥責道:大膽馬元,你這是在斥責君父嗎?你真是個無君無父之人!
還是親信太少了,否則的話這種話是不該鄭文赤博上陣,當庭說出的。
在明顯能抓住馬元語病的當口,就會有人代替鄭文指責他的。
看來是要抓緊培養親信了。
但顯然馬元并不慌,作為一個政壇老狐貍,什么事情沒見過,這種事他經歷的多了。
馬元不慌不忙的又開口道:陛下,臣說的哪里有錯嗎?問問朝庭諸公,他們的心里又何嘗不是這樣的?
臣身為工部左侍郎,只是看不慣他孫化肆意打壓工部的老臣工,站出來替他們說句公道話而已,臣又何錯之有?
顯然馬元也發現了他語病的錯誤,不該當庭指責鄭文,遂想把眾大臣的注意力轉移到孫化的身上。
鄭文正要開口說話。
工部尚書孫化卻突然站出來說道:老臣自受皇命以來,兢兢業業,不畏辛苦,遍查了工部近十年來的所有檔案。
馬元馬侍郎,可謂是工部的好臣子了,串聯不少工部的同僚,假公濟私,倒賣工部皇家用料,私用工部在籍工匠。
這些都是有跡可查的,馬侍郎,你摸著自己的心問問自己的良心,你對得起自己讀過自己的圣賢書嗎?你對得起大乾朝庭的培養嗎?你對得起你的君父嗎?
馬元聽了,臉色一片蒼白,擅抖著癱倒在地上。
孫化又說道:至于馬元所說的臣打壓工部的老臣工,確實如此,但這些人食餐素位,占著位置,不為國盡忠,只想著為自己謀私利,這樣的人,就該被打壓,臣是什么時候都敢說這樣的話,臣是問心無愧!
鄭文也沒想到,孫化是捏著這樣的猛料,看他不急不躁,不溫不火的,原來是手中有料,心中不慌啊!
而馬元的身后是否是唐王鄭郊,還是其他人,在此刻已不是那么重要了!
而鄭文要做的是,馬上抓住孫化遞過來的刀子,狠狠的重懲馬元,來警告其他人。
至于隱藏在他身后人,鄭文只能一筆略過,但心中卻狠狠的為他記了一筆。
于是,鄭文一副勃然大怒的樣子,從龍椅上站起來,大聲開口說道:好啊!都是朕的好臣子!朕今天也是開了眼了!
刑部尚書,大理寺卿,督察院左督御史,何在?
臣在。從隊列中走出三個人,對著鄭文行禮道。
著令刑部、大理寺、督察院三司會審工部左侍郎馬元一案。
并著令三司入駐工部,就地配合孫愛卿徹查工部,朕倒要看看,這工部到底有多少貓膩。
癱在地上的馬元聽到這些話,徹底昏死過去。
而鄭文接著又說道:朕倒要看看,每年撥銀無數的工部到底有多少用在了實處?
諾!孫化等四人齊齊應命的。
而朝堂上的諸位大臣,臉色卻是各有變化,有的滿臉興奮,有的一臉焦急,有的面無表情……
讓看著這一切的鄭文,心中一陣腹誹!
遂又開口道:諸位愛卿,還有什么事嗎?
沒有的話,就退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