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21.談和

  而此時的鄭文呢,他正在武德殿召集宰相劉健等內閣大臣。

  待眾位坐定。

  鄭文就開口說道:諸位先生,蒙古大汗忽必烈派來了代表,想要與大乾和談,朕也拿不準,想聽聽各位先生的意見。

  底下寂靜了好大一會兒。

  劉健才率先開口說道:陛下,從大乾國內的情況來看,能夠與蒙古人議和是最好的了,國內在短短不到一個月之內,民眾的生產生活已經受到了影響,再來這樣一個月,國內的情況怕是會要更糟,搞不好有些地方會出現不穩,所以臣建議與蒙古人議和是最不好不過的了。

  謝飛卻說道:陛下,臣不同意,動員了上百萬大軍,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卻是不獲一利,朝野民間怕是都會有非議,而軍心士氣怕是會所影響,而陛下的名聲也會受損。

  大乾十幾年的承平,好不容易迎來了武人的機會,他當然不會同意,他作為武人在京的高層,當然要替軍方爭取利益,如果他不反對或沉默以對,他在軍方的地位怕是會受到影響,他當然要反對。

  戶部尚書郭成卻反駁道:你們這些武人就知道打仗,你知道這才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錢糧支出多少嗎?這樣再來一個月,戶部就要破產了,國庫怕是連各位的俸祿都發不出,所以臣贊同與蒙古人議和。

  你,你……謝飛一下子被反駁得啞口無言,面紅脖子粗,看上去一副爆怒的樣子,想要上前打郭成一頓,而郭成也是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

  鄭文見了,有些無語,只好說道:好了,都是朝庭重臣,成何體統,繼續說。

  二人一聽,馬上就偃旗息鼓,各自不再搭理對方。

  兵部趙山卻是開口道:陛下,大乾承平日久,在冊的軍隊怕是有許多不實之處,而且各地的軍備情況也是多年未更換,而且大乾還未做好全面戰爭的準備,既然蒙古人要與大權議和,那就議和,但必須給我大乾些利益。所以臣同意與蒙古人議和。

  接下來的人發言都是同意與蒙古人議和的。

  鄭文聽了,心思卻不在這上面了,雖然這些發言都或多或少提出各方面的原因來支持與蒙古人議和,但是鄭文還是感覺大乾朝庭內部的保守,雖然他也傾向于議和,但是對朝庭的這種風氣還是相當不滿的,心里很是不高興!

  但面上卻是不顯,遂平靜的開口道:那就這樣吧,先讓兵部尚書趙愛卿代表朕去跟蒙古人談談,具體的尺度朕就拜托給趙卿了,勿失朕望。

  散了吧!說完鄭文就起身,一臉面無表情,跛著腳出了武德殿。

  眾臣看著他一步步的走出武德殿,心中各有所思,看來陛下怕是也傾向議和。

  鴻臚寺,大廳內。

  趙山與博赤相對而坐,彼此都打量著對方,皆是一言不發。

  過了好大一會兒,博赤的定力終究不如趙山。

  遂率先開口道:趙大人,我博赤是大汗的特使。想我大蒙古,擁兵百萬,占地萬里,從東到西,從南到北,騎著快馬,不眠不休連跑一個月,都還不能到達邊界,可謂是實力強橫。我們大汗英明神武,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這次前來貴國議和,是因為大汗不想看到貴國血流成河,才派我……

  趙山聽了,嗤之以鼻,遂打斷博赤的講話,不就是武力威脅嗎,遂開口道:不必說這些,想我大乾立國三百余年,底蘊深厚,民豐物多,占地萬里,擁兵數百萬,俊杰才士不可勝數,糧食物資車載斗量,朝中大臣一心為國,民間好戰風氣橫行,陛下雄才大略,這天下又有誰是我大乾的對手,想戰就戰吧,我大乾奉賠到底,只是新帝登基,以孝治天下,不想剛登基就血流漂櫓,聽說蒙古要與我大乾議和,陛下才命我來聽聽你們的條件,看看是否議和。

  互吹嘛,誰不會,不就是往大了吹,再加武力威脅嘛!

  博赤聽了,也是暗暗咋舌,看來這嘴皮功夫,的確不是大乾人的對手,大乾的情況自己又不是不知道,根據自己這些天的觀察和打探,遠不如這位趙大人說得那么好,大乾國內的情況還是很復雜的。如果大乾不想議和,也不會他昨天才到,今天就來和他談。

  只是管他的呢,大汗也想議和呢!

  遂又開口道:趙大人,我們也不用來這些虛的了,我們來說些實際的,大汗確實想和大乾議和,為此我們大汗愿意彌補給大乾些損失,但是大乾必須加大與蒙古的互市。

  趙山聽了,思索了好一會兒,才開口道:互市的事情我不能做主,但是議和的事情,我心中還是有數的,只要你們蒙古人給我大乾戰馬十萬匹,牛羊各百萬頭,我就能做主馬上議和。

  不可能,必須加上互市,而且這也太多了,最多戰馬一萬,牛羊十萬,我們蒙古才能與你們大乾議和。博赤一聽,立馬就否決到。

  趙山聽了,倒也不及,遂笑呵呵的說:別急,慢慢談嘛,只要你們蒙古給我大乾戰馬九萬匹,牛羊各九十萬頭,我保證一定促成加大蒙古與大乾的互市如何?

  博赤一聽,就發現,議和雙方都有意思,這差不多成一個共識了,只是這個賠償,還是太大了!

  遂思考了一下,才開口道:你說的這個加大是有多大?

  身為草原上有見識的蒙古人,他深深的知道,與大乾的互市對蒙古有多重要,大乾每年不知道有多少鹽茶流入蒙古,一旦斷絕互市,許多的蒙古人都吃不上鹽,喝不上茶,所以他在蒙古大汗面前提出議和,忽必烈才會同意,就是給些賠償他也愿意。

  趙山聽了,身為兵部尚書,他也知道互市對蒙古的重要,遂開口道:十倍如何?

  博赤一聽,心中如沸水般沸騰,面上卻是絲毫不顯,才平靜的開口道:二十倍怎么樣?而且賠償太多了,戰馬三馬,牛羊各三十萬,如何?

  趙山一聽,遂討價還價道:二十倍太多了,只能十倍,戰馬八萬,牛羊各八十萬。

  博赤一聽,急了,遂說道:十八倍,戰馬四萬,牛羊各四十萬。

  趙山一聽,又討價還價,一時間是唾液翻飛,唇槍舌劍,為了一匹馬,一頭牛,一只羊,雙方是互不相讓,爭吵得面紅耳赤,聲音越來越高,一時間,整個鴻臚寺大廳都充斥著緊張的氣氛,好不熱鬧!

  最后雙方最終議定,加大十五倍互市,蒙古賠償大乾戰馬五萬匹,牛羊各五十萬頭。

  一直持續了一個多時辰,趙山才走出了鴻臚寺,雖有些疲憊,但卻精神抖擻,才向皇宮走去。

  至于互市的事情,趙山并不擔心,雖然這位陛下的委派中并沒有提到互市的事情,但作為這個時代的人杰他還是有信心說服陛下同意加大互市的。

  大明宮,御書房,鄭文召見了趙山。

  鄭文率先說道:趙愛卿,談得怎么樣了?

  趙山先向鄭文行了一禮,才開口道:陛下,臣受命與蒙古特使博赤進行了談判,最后的談判結果是,蒙古與我大乾議和,我大乾加大十五倍與蒙古人互市,而蒙古人賠償我大乾戰馬五萬匹,牛羊各五十萬。

  鄭文聽了,心中頓時一喜,其實他心里早就想與蒙古人互市,他作為一個穿越者,當然知道互市的好處了,但沒想到的是趙山也會有這樣的想法。

  但面上仍一無表情,語氣平淡的說:趙愛卿怎么會想到與蒙古人互市的?

  趙山聽了,也不慌不忙,組織了一下言語,才開口道:陛下,臣認為我大乾與蒙古人互市,不但能為我大乾獲得巨大的財富,而且變相的在安撫蒙古,加大互市,這樣能讓蒙古長時間的不入侵大乾,大乾就有相當長和平時間,這樣更方便陛下專注的整理大乾,整軍備戰,徹底滅亡蒙古。

  而臣身為兵部尚書,卻是深深知道,我大乾的兵備是該到整頓的時候,十幾年的承平時間,我大乾的兵備已經是漸漸松懈了,底層軍官貪腐嚴重,士兵兵無戰心,而空餉養兵冒領軍餉時有發生,許多地方兵額缺失嚴重,而大乾紙面上的一百八十萬大軍早已不足,而且軍備陳舊,我大乾軍隊早已不是開國之初的那般善戰了,所以臣才昧死以奏,請陛下加大互市力度,與蒙古人議和,請陛下改革我大乾軍隊,否則我大乾百年之內會有傾覆之威!

  說完,趙山雙眼通紅,就對鄭文跪了下去!

  鄭文聽了,就跛著腳,一步一步走向趙山,雙手扶起趙山,才對他說:卿,忠臣啊!

  趙山一聽,雙眼更是通紅,滿面激動,連身體都止不住擅抖,這是他為官數十年來,聽過對他最好的贊揚!

  一生不悔!

飛翔鳥中文    跛腳的皇帝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