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11.改組禁衛軍

  而此時鄭文,卻發現一下子閑暇了下來,不知道該干什么了?

  于是,鄭文,想了想,準備改組自己的禁衛軍。

  鄭文在御書房詔見了禁軍的主要將領,禁軍統領李衛,禁軍丞鄭一,禁軍統領左衛將軍蔣空,禁軍統領右衛將軍李同。

  這四人是鄭文父皇的貼身待衛出生,是親信。

  李衛就不說了。

  禁軍丞鄭一是孤兒出身,從小在皇家孤兒營長大,后來被先帝賜姓鄭,今年四十二歲,看上去一點也不像一個武將,長相陰柔,擔任禁軍丞已經十六年了,表面上看,禁軍丞是禁軍的二號長官,其實不然,這個禁軍丞只是個掛名,他并不負責禁軍的具體事務。

  鄭一其實是先帝的秘衛統領,負責的其實是幫先帝監察文武百官,及民間的各種突發情況。

  這樣一個人,其實幫助先帝處理那些見不得光的事,是先帝的白手套。

  而禁軍統領左衛將軍蔣空,是北地邊軍騎兵出身,曾入職東宮衛率,是先帝的潛邸之臣,三十八歲,看上去高大威武,只是右臉上有一個長長的傷疤,有一些噬血味道。

  而禁軍右衛將軍李同,三十七歲,身材相對矮小,曾入職東宮衛率,非常帥氣,有些現代小鮮肉的氣質,脫下鎧甲,換上文士服,一個妥妥的文人,可他是個武將,他是金陵人,是南方駐軍出身,是個妥妥的南人,但就是在這個南人并不受大乾軍方重視的國度,居然做到了禁軍右衛將軍,這絕對是一個人杰中的人杰。

  鄭文坐在御座上,打量著他下首的四位將軍,心里卻在盤算著自己要怎么開口。

  而下首站著的四位將軍,心里卻在想著這位跛腳的新皇到底找他們什么事。

  早上鄭文在宮城上的講話,他們四人聽了也是一陣激動,一陣熱血沸騰,雖然他們已人近中年,也就一二十年的政治生命了,但是身為武人,他們還是希望能在有生之年,迸發出屬于自己的榮耀,讓自己青史留名!

  只是恨不相逢年輕時,年輕的話,他們還有時間成長,在這個馬上要武功橫行、赳赳武夫的時代,留下不輸于前人的功績,封侯拜爵,出將入相,想想他們都激動!

  但是,這位新皇才剛登基,還沒有徹底掌握局勢,那個武功橫行的時代不知道什么時侯才能到來,他們心中也沒底,但是,他們愿意為那個時代的到來,付出自己的畢生心血,哪怕刀斧加身,矢志不渝!

  鄭文看著他們,吩咐道:賜坐!

  不一會兒,黃安帶領著一些小太監,端起來四張椅子,兩兩對立,分列而置。

  臣等謝過陛下。四人齊齊向鄭文行了一禮,各自坐下。

  鄭文率先開口道:諸位都是禁軍的將領,都是父皇的肱骨之臣。朕身為先皇的九子,以一庶子的身份登上皇位,加上朕是一跛子,可謂是尷尬異常。

  自登基以來,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而且朕向來粗鄙,少時就不知書,不懂禮儀。

  其實,朕也沒想到自己會登上這皇位,說來,這皇位也是充滿了戲劇性,縱觀歷史,也就朕這皇位最奇葩的了!

  朕才剛登基,結果忽必烈那蠻子就率三十萬大軍來攻打山海關,這是在欺負朕年幼,欺負朕剛登基。這是忽必烈在恐嚇朕,讓朕給他些好處!

  但是朕骨子里驕傲的,即使朕是一個跛子,因為朕是大乾太祖的子孫,所以朕發北地之兵要與忽必烈在山海關一決雌雄!

  頓了一下,鄭文又開口道:也有人勸過朕說,陛下你剛登基,國內局勢還是不穩,你支援山海關也就罷了,但是再發北地之兵與忽必烈一決勝負有些得不償失了,說不定國內會有些動蕩。

  忽然鄭文高聲說道:但是,朕對他說,朕已經登上皇位了,大乾的軍隊還是大乾的,忠于朕的!

  底下的四位將軍,急忙站起來,單膝跪地,面向鄭文,齊齊高呼:臣等忠于大乾,忠于陛下!

  鄭文看了,會心一笑,急忙站起來,開口說道:卿等當然是忠于朕的!說完跛著腳下去一一扶起,鄭文依希之間看到四位將軍的眼晴有些紅紅的。

  這怕是被感動的。

  鄭文及四位將軍各自坐好。

  鄭文又說道:朕知道在山海關與忽必烈一決雌雄有些得不償失,但諸位知道朕為什么要與忽必烈在山海關一決雌雄嗎?

  鄭文忽然站起來,情緒激烈的說:因為朕要告訴忽必烈,朕不是那么好欺負的,告訴忽必烈,從此蒙乾攻守之勢異形,寇可往,我亦可往!

  告訴天下人,我大乾的武功時代就此而來!

  告訴你們,朕要在今生之內徹底解決蒙古人,朕要讓大乾君臨天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朕要有生之年,馬蹄踏處,皆是乾土!

  底下的四位武將,頓時情緒激動,齊刷刷的站起來,單膝跪地,聲音高昂的說:臣等愿為陛下效死!

  鄭文聽了,哈哈大笑,開口說道:起來吧!坐。

  坐定,鄭文開口道:朕決定改組禁衛軍。

  李衛站起來,向鄭文行了一禮,開口說道:陛下要如何改組?

  鄭文聽了,說道:坐,朕決定仿漢朝,把禁衛軍改為羽林軍,為國羽翼,如林之盛,為天子親軍。分為三師,左師,中師,右師。

  一師設師長一人,師丞一人,副師長二人,師長帶軍,師丞管理后勤及軍紀軍功,共一萬五千人,一萬二千人為戰兵,三千人為后勤兵。

  一師設三團,為左中右團,設團長一人,團丞一人,副團長二人,一團四千人,為戰兵,團長領軍,團丞負責軍紀及軍功。

  一團設三營,左中右營,一營一千二百人,設營長一人,營丞一人,副營長二人,營長領軍,營丞負責軍功軍紀后勤。

  一營設三連,左中右連,為四百人,設連長一人,連丞一人,副連長二人,連長領軍,連丞負責軍功軍紀后勤。

  一連設三排,左中右排,一排一百二十人,設排長一人,副排長二人。

  一排設三班,左中在班,一班四十人,設班長一人,副班長二人。

  一班設四組,每組十人,一組設組長一人。

  你們決得怎么樣?這是鄭文根據后世的一些軍隊情況,與大乾的禁軍結合,而適當性改革而形成的。

  底下的四位將軍經過一陣沉默之后,決得還是可行的,其一編制增加了,手中的軍力也增多了,這是好事嘛,哪個將軍不希望自己的手下人增多呢?

  其次,是禁軍,不,羽林軍設立得更加合理了,把軍隊的后勤分割出戰兵的體系,軍隊將更加明朗化,打仗的將負責打仗,這樣方便軍隊職業化。

  而鄭文此時的心思呢,確是想將羽林軍設置為軍隊的標桿,他要在羽林軍中改革大乾的軍隊模式,把大乾的軍隊推向更現代化,更職業化,這樣的話更方便大乾的軍隊走出去,實現他的夢想!

  而羽林軍的設置,更偏向現代化,職業化,把后勤與軍隊隔開,防止軍事主官唯我獨尊,擁兵自重。

  鄭文希望在羽林軍中的改革能夠成功,那么他就會推行到全國,把全國的軍隊進行整編,整編成這種職業軍隊的類型,當然了,這需數年之功!

  不一會兒,李衛站起來說:陛下,我認為可以。

  鄭一站起來,開口道:唯陛下之命是從!

  蔣空站起來道:喏!

  李同站起來道:是!

  鄭文聽了,面上不顯,心中卻很高興,看來禁軍已徹底臣服于他了。

  趁熱打鐵,鄭文接著就開口道:好!那朕就認命李衛為羽林軍左師將軍,負責羽軍左師的整編,并對整個羽林軍的整編進行監督,至于所有的軍官認命,皆報于朕,然后施行!

  李衛聽了,心中一喜,站起來,回聲道:喏!

  認命蔣空為羽林軍中師將軍!

  認命李同為羽林軍右師將軍!

  鄭文聽了,又說道:你們回去之后,把各自所需的軍資匯報給我,再從戶部領取。

  至于所缺人員,一萬從京城招,一萬從京城駐軍選拔,其地的從河北之軍中選拔。

  而且,羽林軍必須要有一萬是騎兵,至于軍官的配置,你們三人可以商量著來,集思廣益嘛,但是排級以上的軍官必須識字!

  還有,在羽林軍中,設置一個羽林軍校,由朕親自出任校長,各級軍官出任教官,把羽林中的連及連以下的低級軍官全部放入軍校再重爐回造,朕把皇室收集的所有兵書放入羽林軍校,你們都可以隨便翻閱,進入進校學習的人也是如此,明白了嗎?

  李衛等三人聽了,情緒激動,大聲高喊:喏!

  這位,的確雄才大略,心胸寬廣,他們心中又多了一份忠心!

  因為幾乎所有的皇帝對兵書都是慎之又慎,而這位新皇卻是眼都不眨一下,就把它們拿出來,的確是心胸寬廣,雄才大略!

  要是鄭文知道了,絕對會哈哈大笑,為什么,因為后世各種兵書都爛大街了!

飛翔鳥中文    跛腳的皇帝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