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知秋見到了高要,這個《神話》世界的所謂“反派”。
之所以說他是反派,是因為他老是和主角過不去。
小的時候看電視劇,總覺得主角是好人,和主角作對的一定是壞人了,而到了如今,葉知秋覺得高要若是在他的立場上,倒也沒有做的太錯。
被人欺負了自然要收拾回來,所謂以直報怨,就是這樣的道理。
在宮中不往上爬就會被人踩死,所以往上爬也是很正確的事,畢竟太監之間的斗爭,似乎要比文臣武將之間的斗爭來的更猛更直接,太監之間那是說殺就殺,文臣武將還得找點證據,然后讓皇帝下旨。
至于后面高要變成趙高殘害大秦忠臣的事,葉知秋就不評價了。
一直黑化,黑化到最后,那就成了主角的對面,也成了世界的對立面。
“這位老鄉,原來是武當的掌門,失敬失敬啊。”
高要倒了一碗酒,來敬葉知秋。
武當的掌門,在現代雖然沒有太大的權利,但是那絕對是有真才實學的家伙,如今作為老鄉一同穿越到這個破大秦,高要覺得這樣的人完全可以拉攏。
“大家都是老鄉,來到大秦理當相互幫助。”
葉知秋與高要碰了一杯。
“葉掌門你在現代社會是掌門,我是一個廚師,我現在就以葉老哥相稱了,不知道葉老哥如今在哪里高就,有沒有什么想法?”
高要看出了葉知秋的善意,又給自己和葉知秋倒了一杯酒。
“如今剛來大秦,想法是有的,不過還沒有實行,我打算投軍,做一個大秦的將軍。”
葉知秋笑道。
“葉老哥果然是高人,我高要書讀的不多,但是也聽過一句話:真理只在大炮范圍之內,葉老哥要去當大秦的將軍,真是太英明了,這個想法很好,只要掌握了軍權,葉老哥就可以為所欲為,到時候若是大秦有所變,你我二人聯手,葉老哥在外,我在內,何愁大事不定?這個世道,真的是太亂了,一點都不好玩,人命賤如狗,太監這些下人的命更是賤如狗,要想在這個世上生存,抱團取暖那是一定要的,可惜小川似乎還沒有認清現實,滿門心思的現代想法,他也該醒醒了,這是古代,不是現代,什么平等、自由,都去見鬼吧,始皇帝一句話,不知道要跑斷多少人的腿,他要是一發怒,宮中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高要似乎好久沒有和人吐露心事了,在這個遠離現代社會的大秦,他本來熟悉的人只有小川,可是小川似乎夢還沒有醒,滿腦子的都是現代的東西,認不清楚現實,還總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真不是可以做大事的人!
做大事者,不拘小節。小川還是太幼稚了!
好在今日他碰見了一同穿越而來的武當掌門,這一位要比小川有前途多了,若是和這一位葉老哥合謀,在大秦還是可以干出一番事業的!
“來到這個世界,我們首先得好好活著,然后才能因時而動,高兄在宮中,也要小心謹慎,畢竟,宮里不同于宮外。”
高要叫他葉老哥,葉知秋也回敬高要三分,稱高要為高兄。
“多謝葉老哥掛念,我高要一定會好好活著的,才能做到葉老哥說的因時而動。”
高要點了點頭,隨即再次舉起酒杯。“再敬葉老哥一杯。”
“干杯。”
葉知秋一飲而盡。
“今日能見葉老哥,真是我高要的福氣,下一次我再出宮,一定為葉老哥做我最擅長的美食,宮保雞丁,麻婆豆腐,我都會,比起這里的垃圾食品要好了太多太多!”
臨到走時,高要還不忘下次約見面。
“到時候倒是要好好嘗嘗高兄的手藝。”
葉知秋呵呵一笑,送了高要出去。
“高要啊。”
葉知秋看著離去的高要,內心里閃過了很多想法。
總之,他是沒有想著殺高要的,而是想著和高要合作共贏。
什么反派,都是被世道逼出來的。
葉知秋離了酒館,往自己住的客棧去了,他到客棧的時候,易小川和崔文子的面色都不太好,似乎是剛經歷了一場爭吵。
想都不用想,肯定是易小川回去質問崔文子為什么要讓他偷夜明珠,想甩鍋給崔文子好減輕自己的心理負擔,結果被崔文子給揭穿了。
本就是自私之人,何必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還給他甩鍋?
葉知秋沒有理會這兩個生氣吵架的人,想必用不了多久就會好的,他想了想,繼續看起老崔給他的醫書。
這后邊的內容,又講了些穴位之類的東西,看的葉知秋蠢蠢欲動,想要試一試。
武俠里的點穴,是不是真的存在?
葉知秋看的入迷,都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
他以往比較中二,喜歡看古籍,看的最多的也就是《道德經》《易經》之類的東西,醫道的書看過一些,但是真的很不好看,內容太多,而且不好記,看過一遍也就忘記了,還不如讀讀道家經典,每一句話看起來都很深奧,似乎可以讓人悟道,雖然什么都悟不出來,但是可以用來裝逼…
嗯,很是中二的感覺。
而如今,他走上了修行路,記性比起以往好了許多,耐心也好了許多,再次來看醫道的書,理解起來容易了許多,背起來也快了許多。
葉知秋都覺得自己可以點穴了。
他想找個時間找個地點找個人試一試,當然得那個人同意…
幾日稍縱即逝,易小川已經從先前的夜明珠事件中醒了過來,不過他的心情還是不怎么好。
因為他這幾天還去了宮中幾趟,以復診的名義。
復診雖好,可以見到他最想見到的人,但是復診回去之后,思念有如穿腸毒藥,讓他痛不欲生,所謂見時愈快樂,分開則愈痛苦,但是不見也痛苦,易小川只好借酒消愁。
而這樣的事,被崔文子痛批了好幾次,他勸說易小川放手,這樣長痛不如短痛,否則易小川還可以借酒消愁,那玉漱公主呢,她無酒可以消愁,還得將這一切爛在肚子里,連個知心的人都沒有,那又是何等的痛苦?
若是易小川痛苦指數為一,那玉漱就是十!
何不早放手?
何不早放手?
問世間情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許。
葉知秋觀易小川,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不過葉知秋覺得就這么消沉好像沒什么用,還不如努力向上爬,到時候可以左右自己的命運,說不定可以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
“我果然和高要一樣的想法。”
葉知秋心中思量的時候,又有人來請他了。
“有個高先生,請葉先生去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