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魁 第一百一十六:掌控
酒坊中,一眾村民喝的酒加起來不過數斤,比起此回出的千余斤酒來說九牛一毛。
李不琢心中一算,往年賣酒的凈利潤是五銀銖一斤,人力與糧食花費的成本為三銀銖,算來如今的利潤的確提高了五成左右。
姚仲豫算完利潤,又說:“按往日慣例,這批原漿莊里會賣出去一半,剩下一半留到立春時煮沸,再封壇貯藏。不過,貯藏越久的酒價格越高,我看這次的酒比往年好,不如多貯藏一些,只賣出四成,貯藏六成,大人以為如何?”
“這些經營之事你既然熟稔,就全權交由你做。”李不琢說完,便出了酒坊。
午后,李不琢終于等到三斤回信,見到信上內容,便心下大定。
將姚仲豫喚到書房,李不琢將三斤回信中附帶的機關圖紙推到姚仲豫面前,問道:“這些東西找人趕制,需要多久?”
姚仲豫接過機關圖紙一看,圖上之物似乎是一架龍骨水車,此物常被用來從河中提水,灌溉田地,需要人力踏動。
一看尺寸,卻是比一般龍骨水車龐大太多,尋常龍骨水車有一丈高就了不得,這圖上的“龍骨水車”卻有十丈高,木鏈間距寬也有一丈,原本刮水上行的板葉,也改為了斗狀水槽。
“這個……雖然大些,但看圖上的部件,倒是一般木匠就能制作。”姚仲豫壓抑著心頭疑惑,這樣的龍骨水車,別說是人了,十頭牛都夠嗆讓它運轉。
“全力趕制,多久?”
李不琢雙手搭著扶手,手指在人偶燈盞開關上摩挲著,篤定不容置疑的語氣讓姚仲豫疑慮頓消,回答道:“半月內可以打造完成,花費的話,約莫三……兩個金銖即可。”
“五個金銖,七日內完成。”李不琢道。
“這……”姚仲豫猶豫了一下,想起李不琢輕易讓酒坊利潤提高五成的事實,點頭道:“我去找來別處的匠人幫忙,定不負所托。”
李不琢來到村南邊村長的住處,提了一壇新酒找到江石。
“江老,我有一事欲請諸位鄉親出力。”
“大人但說無妨,只要不是殺人放火,鄉親們自然會全力支持的。”江石今晨出酒時沒忍住喝得多了一些,回來又喝家中藏酒,喝得老臉酡紅卻總覺得不是那個味兒了,見到李不琢手中的酒雙眼放光,卻推脫到:“使不得,小老兒怎能要大人的酒。”。
李不琢不由分說放下酒壇,走到窗邊,遙遙指向不遠處的句芒山。
“這幾日我上山看過幾次。山上有條枯竭的水道,想必是古時山洪沖出來的,只需將其中的亂石朽木搬走,疏通幾處堵塞的地方,若有二十人,只需四五日即可完工。”
江石一怔:“大人是要做什么?”
“挖條引水渠。”李不琢收回目光,扭頭說。
江石酒醒了大半,南麓下的那片湖離北麓有十多里遠,就算是沒有句芒山,平地用水車引水,耗費的人力獸力也太大了。
更何況,中間可橫著個句芒山呢。
不由面色猶豫:“這倒不是什么難事,但大人是要從何處飲水,難道是句芒山南麓?這小老兒卻是……”
“不錯,就是句芒山南麓。”李不琢點頭。
“大人是在說笑?”江石只覺不可理喻。
李不琢呵呵一笑:“自然不會虧待諸位出力的鄉親的工錢。”
酒甕子村人口五十六戶,占地不大,村口一聲狗叫,村尾都能隱約聽見。于是新酒一出,李不琢改良造酒的事不到幾個時辰就傳遍村中,斬妖的威望又更高一成。
但過了一日,李不琢要挖水渠引句芒山南麓湖中之水的消息一傳開,連見多識廣的村長都覺得這位酒莊新主人思維太跳脫,其他村民也開始有了閑言碎語。
畢竟就算話本里的神仙,從紙面上走下來,看久了也會覺得膩煩。李不琢這永安縣魁首,眾村民初見驚奇,眼下也習以為常了,畢竟都是兩個眼睛一張嘴,煉氣士本事大一些不假,但也不至于坐在這邊一張嘴,就能把十里外的湖水吸過來吧。
但到冬天過去大半,糧食收過了,除了入山砍些木柴以外,就只能躲在家里過冬,李不琢出錢雇人的消息一傳出,村里青壯便去了大半,足有近三十人。
雖然去幫工,眾人心底里都認為這活是白干,但李不琢威望雖比不上當年積威多年的姚氏,卻也足夠讓眾村民不偷懶。
三日過去,那條枯竭水道中的亂石被清空了大半,幾處灌木藤蔓浮土堵塞的地方也被疏通。
半山腰上,積著兩寸的薄雪,李不琢站在山崖上,望向下方,見水道被漸漸疏通,村民也精神煥發。
應十一已去河東縣港口等待,姚仲豫趕工的大龍骨水車已快要收尾,酒莊周圍諸事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李不琢隱有諸事盡在掌控的感覺,若有所悟。這并非夜郎自大。他的劍道乃是推演萬象萬物之定數,但如今劍道只是初成,此道關鍵在于“知”與“能”,這一村格局,沒什么大事瞞得過身為酒莊之主的李不琢,而以他之能,也不難影響村民。
這種情況下,若無變數,自然諸事盡在掌控。
這段時日休養生息,發展酒莊,恰恰能讓劍道初成的他溫養道心。
“厲無咎說我的劍道缺乏意志。”李不琢攤開手掌,從這角度看去,恰好覆住山腳下那片村莊。
“若站在山巔,覆住的就是整片山麓,若站在云端呢?”李不琢仰頭一看,高天無云。
收斂心神,李不琢望向南面。
句芒山南麓的湖泊雖與村莊距離十里,但句芒山南面一片山崖下,有座深潭和湖泊間有暗河相連,深潭緊挨的山崖上方十丈之后,是一片不大的死谷,死谷北面地勢最低處,就是李不琢讓村民疏通的那條枯竭水道的源頭。
雖說在北麓的村民看來半山腰有數百丈高,但實則南麓地勢本就高于北麓數百丈。
所以在村民看來,將湖水引至半山腰的無稽之談,其實在所有信息已在掌控的情況下,難度比他們預料的要輕松百倍。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