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南行集 可龍里,蘇家。
滿院的梨花雪瓣,肆意飛舞。
蘇油跪在打盡,蘇洵制題出題評閱指導,比二蘇考試時還盡心。
蘇油有時候都覺得好笑,老堂哥要是以往幾次科舉時,對時文研究這么上心的話,以他的水平,何愁一個進士都拿不到?
不過這份眷顧之心,蘇油還是由衷感激的。
船過嘉州,蘇軾過來,那筆管敲著蘇油的幾案:“收詩了收詩了!”
蘇油正在與時文搏斗,聞言抬起頭:“你做買賣呢?說收就收,問題是這東西能說有就有的嗎?”
蘇軾說道:“不是那些應試詩哦,要有感而發的那種!”
蘇油翻著白眼:“如今我偏偏對應試詩才能有感而發,別的沒有,就問你怕不怕?!”
蘇軾哈哈大笑:“別鬧!好不容易出來一趟,山川壯美,豈能無詩?”
蘇油說道:“堂哥和子由都有嗎?”
蘇軾拿著幾張紙:“自己看…哎呀你小心點河上面風大!”
蘇油接過來,一一觀看。
家托舟航千里速,
心期京國十年還。
烏牛山下水如箭,
忽失峨眉枕席間。
沒說的,冷郁,這首詩老堂哥的。
如今老堂哥的社會地位已經不一樣了。
前年十月,朝廷召老堂哥試策論于舍人院。老堂哥為了嫂子,稱疾不赴召。
他在《與梅圣俞書》中說:“圣俞自思,仆豈欲試者!惟其平生不能區區符合有司之尺度,是以至此窮困。今乃以五十衰病之身奔走萬里以就試,不亦為山林之士所輕笑哉!”
今年朝廷召命再下,老梅亦題詩勸其入京,知道老蘇你怕考試,這回官家答應你不考了,來唄!
好友高義,盛情難卻,只好出行。
一路幾乎都有迎送,然而以前想要的時候,求都求不來;如今自己來了,卻又已經不想要了。
算了,再看第二首。
亂山圍古郡,市易帶群蠻。
庾嶺春耕少,孤城夜漏閑。
往時邊有警,征馬去無還。
自頃方從化,年來亦款關。
頗能貪漢布,但未脫金钚。
何足爭強弱,吾民盡玉顏。
蘇油笑道:“這個不錯,說得正是這幾年的事情,難得有此寬和仁愛之心,你的還是子由的?”
蘇軾得意洋洋:“我的,別以為就你善寫史論詩。”
蘇油笑道:“我的史論詩其實也就一般,待我看第三首。”
放舟沫江濱,往意念荊楚。
擊鼓樹兩旗,勢如遠征戍。
紛紛上船人,櫓急不容語。
余生雖江陽,未省至嘉樹。
蘇油很驚訝:“子由詩力又漲了?這首不錯也!但是還沒寫完吧?”
蘇轍在遠處接話:“好不容易有了詩思!被子瞻活活打斷!趕緊還我…等下,我好像想到了郭璞和嘉州墨鱗,這兩個典故可用啊…”
蘇油從旁邊藤箱里取出來一張紙交給蘇軾:“拿去,再多沒有了!以后也別找我!我要應付時文,敢耽誤我功夫我就寫信給嫂嫂告你!”
“喲!不錯呀!”蘇軾接過來一看,捧著蘇油的詩就朝蘇洵跑過去:“父親,子由,快來看明潤此詩…”
興帆經沫若,脫幘仰烏尤。
佛影傾城闕,梵鈴送渚流。
停云橫老樹,遲日下新洲。
化羽披霞錦,班仙第幾儔。
《蜀中雜記》:“蘇氏辭蜀,舟中酬唱為樂。自眉山至江陵,凡一百零一篇,匯為《南行前集》,軾作《敘》;”
“江陵至汴,凡七十三篇,匯為《南行后集》,轍作《引》;
此共一百七十四篇。油唯其一,然‘化羽披霞錦,班仙第幾儔’句,端有后應。
世人笑謂此集凡一百七十四,獨油價殊昂。
文章兆運,或非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