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40章 精益求精,大道無涯

  (文學度)

  紀寧的黑帝化身有所進益,自然開始返照真身,以七大先天真水蘊含的道韻,打磨已經與元神靈光交融的太極丹胎,精益求精。

  他將手中的天一生水旗輕輕搖動,旗面上有七種道韻流轉,首先誕生的并不是天一真水,而是號稱“萬水源頭”的一元重水,化作一條浩蕩天河,與九天之上的星河交相輝映。

  每一滴一元重水,就仿佛是一顆星辰。

  這正是“天河正法”的核心精義。

  滔滔天河,無頭無尾,不知來去,往復無盡,聲勢煊赫,遠遠超過了人間凡水。

  每當月朗星稀,就能看到一條天河橫貫天宇,把夜空一分為二,一線銀河其長無盡。除非煉就元神的大高手,才能飛騰到星河之中,一窺天河的真面貌。

  當初創出“天河正法”的那位前輩,就是有大機緣被一位前輩帶去天河中游玩,回來后苦思百日,悟出了這門道法的雛形。

  紀寧注視著掌中天河的變化,天河流淌,似星光,似水光,似時光,孕生宙光真水。

  一顆星辰由小變大,上面出現了山川大地,草木生靈,蒸騰的真水精氣與輕柔月光相合,化作太陰真水降落在地上,滋養萬物;與至陰寒氣交融,形成玄冥真水;最后百川匯海,無量水汽凝聚成天一真水。

  天一真水滲透到大地之中,與庚金元氣相合,化作無形真水;與地脈中沉積的污穢相合,化為血河真水。

  紀寧專心致志的推動著手中的天河演化,一元重水可以化作無量星辰世界,宙光真水自然也可以變成貫穿過去、現在、未來的時光長河,血河真水能匯聚成幽冥血海,天一真水化合萬物,囊括萬有…

  最終,萬象破滅,混一歸元,所有衍生出的法理,都變成了太極丹胎成長的養分,而從中流溢出來的太極元氣,正一點點的向著更高的形態演變。

  雖然距離大功告成還有十億八千萬里,這條路能不能走通也是未知數,但是這一步邁出,就已經超越了無數尋不著大道何方的修士。

  時光匆匆,轉眼間數年就過去了。

  紀寧的黑帝化身丹田中的元丹,已經化作了一片浩瀚無盡的星海。無數星辰閃耀,每一座星辰都是由許多符箓真文組成。

  這代表著他已經修煉到了金丹中期,煉就法力真印。在七凰界的玄門仙道中,則被稱作是奠定道基。

  講究的是氣與魂合,道與法合,心與神合。

  練氣修士丹成之后,第一步就是要把真氣積聚到圓滿,直至長無可長,增無可增;第二步則要把畢生所學法術和魂魄真氣融為一爐。

  從此之后,心念一動,萬法隨身。

  紀寧雖然不曾刻意打磨,但是他這具黑帝化身奠定的根基,亦十分雄厚,如今元丹中的真氣還沒有積聚到一半,想要進入下一層境界,還需要慢慢積累。

  他覺得閉關苦修已經無用,這才破關而出。

  這幾年里,天河劍派又有一顆新星冉冉升起,前文曾提起過的焦飛歷時十載,從海外凝煞、煉罡歸來,并帶回了冰魄罡氣、真龍罡氣的修煉心法,被諸多天河劍派的弟子津津樂道。

  紀寧在通天河的水眼中練氣丹成后,就一心一意的閉關修煉,所以天河劍派的普通弟子們并不知曉消息。

  他在出關后,也同樣低調,只和虞笙等真傳弟子走動了下。

  至于虞過以前的人情往來,隨著時間的推移,身份地位的變化,早就已經淡了。

  這一天,紀寧剛從天河劍派七大真傳弟子之首,同時也郭嵩陽真人的親傳弟子陳太真處歸來,忽然有人來訪。

  來的是七大真傳弟子中的方遼,同樣已經練就了法力真印。

  此人修煉的是“三法四訣”中的通天大法,講就是的一線天機通九天,在天河劍派乃是最多人修行的法門,于凝煞、煉罡上限制最少,修行起來最為把穩。

  虞過的姑姑虞笙,在練氣丹成之后,同樣轉修了這一門道法,這些年亦奠定了道基。

  紀寧將迎入了藏珍樓第三十三層,便喚了本層服侍的花妖上來奉茶。

  兩人閑聊了一會兒,方遼這才說道:“虞師弟,我聽說苗疆散仙溫良即將坐化,許多道門弟子都想去碰碰運氣,我亦想要去試試有無機緣。

  只是自家獨力難支,本門中其他真傳弟子都有事情,正好你出關,就同為兄走這一遭吧。”

  紀寧想了想,也就答應了下來,道:“既然方師兄有托,小弟怎敢推卻!”

  方遼面露喜色,問道:“不知虞師弟何時能啟程?”

  紀寧笑道:“小弟身無俗務,隨時都可以。”

  方遼說道:“那我們現在就走吧。”

  紀寧點了點頭,同方遼一起出了藏珍樓,一起施展遁法離開金鰲島。

  在路上,方遼把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一說給紀寧知曉。

  散修溫良在苗疆和中土接壤的十萬大山里修道,因為性子純善,故而時常出山幫助那一方之人,煉制丹藥,救人于水火,故而名聲極大,在十萬大山有“溫祖”之稱。

  后來又被朝廷封為護國真人,護國真君,萬圣真君等等,只是他所修的不是佛道兩家的正宗,修煉八百余年,仍舊不能煉就元神,最近已經傳出了行將坐化的傳聞。

  溫良修行一世,并無弟子傳人,死后的法器定然是要封禁在洞府之中,故而方遼才想搶先一步,去向溫良討取他祭煉數百年的幾件法器。

  溫良畢竟修為八百余年,隨身的幾件法器都厲害無比,尤其是一口隨身煉魔防身的五陽劍,為異派中最獨樹一幟的劍器。

  紀寧暗自回憶,心道:“我記得溫良傳承的好像是七凰界道門十祖中,號稱是‘陣法之祖’的太玄丈人的道統,只是缺少了煉就元神的最后一著,無法證得長生。

  我這次去了,正好討要兩張陣圖耍耍。”

  方遼和紀寧花了月余光陰,才從通天河畔飛到了苗疆十萬大山。

  這十萬大山乃是苗疆和中土的交界,傳說有十余萬座山峰,山脈綿延不絕,有許多民族在其中繁衍生息。

  只是因為十萬大山地勢險要,耕種不易,故而各族人口并不多。

  加之十萬大山氣候惡劣,有許多瘴氣,毒霧,毒蟲,妖獸出沒,窮山惡水,故而連修道人也少有選在這里居停。

  十萬大山最大的三股異派勢力,便是禾山道,萬蠱仙娘,黑沙童子為尊。雖然也有許多小股的異派勢力,但都不成氣候。

  溫良雖然在十萬大山修道,除了偶爾為那些被十萬大山諸異派要害的人說情,或者被那些異派在有了爭斗的時候,請去住持公道,分說情面,一向不管這些異派的事兒,故而那些異派也不愿意招惹他。

  畢竟溫良法術驚人,也是煉氣頂層(地星元嬰期)的高人,禾山道的掌教,九大長老,萬蠱仙娘,黑沙童子,最多也不過筑基期的修為,兩者之間差距實在太大。

  溫良知道這些人的事兒非是他一人能管,何況這些異派自有一套規矩,也并不如何害供奉他們的各族之人,因此轉到和十萬大山的諸異派關系頗為和睦。

方遼倒像是曾到過苗疆,帶著紀寧徑直去投了一家寨子。文學度

飛翔鳥中文    周游仙武世界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